预算绩效是单位对财政预算资金使用后的产出和结果,是财政支出后的效果考核,而预算绩效管理则是通过对预算绩效进行目标设立、实施和评价来考核资金使用效果的财政管理制度,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最重要环节,它可以分为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两部分。
预算绩效管理在政府预算管理中的主要模式有四大类:
一是单式预算,即在一个预算年度内将所有的收支统一在一个总的预算期内进行预算编制,而不必关注收支的性质,单式预算编制简单是其最突出的优点,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单式预算难以对资源配置起到更加合理的分配作用。
二是复式预算,即通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表格来反映国际财政收支计划的一种政府预算形式,它不仅能够反映出政府财政预算资金的使用方向,还能综合反映使用收入支出的结构和资金的性质,但是复式预算与单式预算相比也存在完整性不足的缺陷,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更高效的对财政收支进行平衡。
三是分项排列预算,即根据特定的目标,将每一个支出及其资金来源进行详细罗列,并附加说明,这种模式与当前我国的预算管理较为接近,它简便、清晰,能够明确的反映资金预算是如何分配到不同的使用项目中,但是却在政府支出规模日渐扩大的情况下难以实现强有力的管控。
四是零基预算,即将不考虑之前的预算支出项目,而以实际需要以及实际可能遇到的情况为出发点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逐项审议并进行预算编制,零基预算能够将被淘汰的、没有效益的财政支出项目剔除,把有限的财政资金分配到最需要的部门和项目,有效提升资金使用的效率,但是零基预算存在工作量较大、资金分配和评级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科研后勤事业单位与一般的事业单位相比,其工作内容多以无形的服务行为为主,加上其服务具有后勤保障性,涉及的业务类别和内容较为庞杂,实际的运营管理十分复杂。而预算绩效管理对于化解这种境况具有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一是有利于科研后勤事业单位重塑自身的预算管理组织生态,即预算绩效管理将绩效放在第一位,从而改变了之前的只注重预算执行的问题,将预算管理的重点转移到资金使用效益方面,由此实现了对科研后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组织生态的重塑。
二是重新建构了科研后勤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全新模式,即在预算绩效管理模式下,由于专项采购必须与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挂钩,从而有效抑制了采购冲动,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预算资金的节约,提高了其使用绩效。
三是预算绩效管理有利于单位全员参与,即随着预算绩效管理的开展,对于部门主体责任的实质落实,必然会带动单位全员参与预算管理,满足了预算管理全员参与的基本原则。
虽然预算绩效管理对于科研后勤事业单位来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践中受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局限,其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具体体现在:
当前科研后勤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短期、无序的、参与度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根据预算编制“二上二下”的要求,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时间不够充足,难以有足够时间获取预算编制的基础数据,加上预算和决算存在时间上的重叠,预算编制由财务部门牵头,但各业务科室参与度不高,沟通欠缺,各科室支出的绩效目标和相关的测算依据不够精准,无法有效保证预算编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则是一些单位在预算编制过程中的目标是获取更多的预算资金,因此在预算编制过程中不注重单位实际,编制上报的数据缺乏真实性。
科研后勤事业单位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存在规范化、科学化程度不高的具体表现有:一是预算执行的计划性、统筹性和协调性不足,特别是在涉及政府采购业务时,整体预算与政府采购预算的衔接不够紧密,采购时间过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质量;二是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进度不均衡,存在为了完成预算执行进度而突击花钱的现象;三是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的严肃性不足,调整较为频繁,预算调整频繁一方面造成预算的刚性约束力被弱化,另一方面则加大了备用预算资金,降低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科研后勤事业单位之所以会存在预决算差异较大的问题,主要原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受前期预算编制不科学、不准确、不完整等因素的影响,另一个则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频繁进行预算调整所造成。第三,在预算执行中,科研后勤事业单位突发事件较多导致。
预算绩效评价是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但是在实践中由于多数科研后勤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完善、系统化的评价机制,特别是在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面较为缺乏,从而造成预算绩效评价结果的公信力和合理性较差,进而影响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
结合上文所述科研后勤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笔者的实际工作经验,认为可从以下角度实现对其预算绩效管理的强化:
要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须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对预算绩效管理相关机制进行完善,即要通过建立管理、评价和问责办法及相应的工作流程等途径对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及相关配套制度进行完善,从而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二是要对单位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进行明确,确保预算绩效管理责任的实质落实,从而形成一个从预算绩效管理目标到监督与评价的封闭的责任循环系统;三是要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实现事前计划审批、事中跟踪监督和事后对结果完成情况评价的全过程绩效跟踪,确保预算执行过程的公开透明化。
预算绩效评价机制是对预算管理情况进行评价的基础规范。在实际工作中要对预算绩效评价机制进行完善,应当分别从预算绩效目标、指标、评价方法、管控关键点和问责五个角度来进行:
一是预算绩效目标要明确,即在制定预算绩效管理目标时不仅应当科学合理,还应当简洁可行,易于计算和衡量。
二是预算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构建应当遵循可量化、可判断和可操作等基本原则,并且在进行绩效指标设置时除了要分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还要在每个阶段根据管理需求设置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从而形成一个立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三是对预算绩效评价方法进行明确,目前较为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有比较法、因素分析法和公众评判法等,但是对于科研后勤事业单位来说,因为其主要以提供服务为主的特性,应当以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为基准点,所以建议以公众评判法为主,以比较法为辅的预算绩效评价方法较为合适。
四是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关键点进行梳理,以便于在进行预算绩效管理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并在制度和机制方面予以规范,防患于未然,可以避免在出现问题时再采取应对措施而需要承受一定的经济损失。
五是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问责内容和方式进行规范,一方面是要把事前绩效评价较差、不按规定编制绩效目标和预算执行中与目标发生偏离等预算绩效管理内容纳入问题内容的范围,另一方面则是针对问责单位和部门可以采取减少下年度预算、通报批评或者不安排下一年度预算资金等问责方式。
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反馈和应用工作不仅仅体现在对于完不成预算绩效目标所实施的问责,更重要的是通过预算绩效管理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加以修正,更好的对预算支出进行管理,减少经济损失,并且为下一年的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指导经验。
科研后勤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科研事业的后勤服务保障,对于科研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实践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其在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本着解决问题的目的,针对科研后勤事业单位在开展预算绩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别从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完善预算绩效评价机制和做好预算绩效管理的反馈和应用工作三个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完善对策,以期能够为科研后勤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有所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