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莹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西安 710089)
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的改革,辅导员已经走出之前那种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发展为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高校教师。结合实际情况来讲,虽然我国高校辅导员的地位与待遇有所提升,但是其却肩负着过多的工作量,这严重影响着辅导员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因此,如何明确界定辅导员工作任务,构建完善的考评制度,提高辅导员整体素质,这是我国各大高校需要重点探讨的课题。
1.对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政教育,这是我国各大高等院校辅导员一项重大任务。自从有辅导员这一角色后,无论这一角色有着如何的转变,其始终都是在严格贯彻和执行我国教育方针,并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来进行我国学生的各项德育工作,促使学生取得更加健康的成长。众所周知,在大学生实际生活与学习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也是高等院校设立辅导员这一岗位,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目的。辅导员与高校学生联系最为频繁,始终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列,可在第一时间获取相应信息,与大学生亲密互动,对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全面掌握,进而能够与大学生共同交流生活和情感等问题,并帮助大学生理智解决所遇到的问题,维护校园的和谐、稳定。高等院校辅导员唯有秉持正确、科学的理论路线,并以科学合理的方式来指导青年学生,才能保证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积极辅导大学生的心理。近年来,在西方文化外来文化的侵入下,严重影响着我国青年学生价值取向的准确树立。学生学习精神支柱越发脆弱,心里也越发空虚,从而出现了很多不健康的心理动态,甚至还出现了很多大学生杀人、自杀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我国各大高等院校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在这样的形势下,我国高等院校辅导员必须要主动走出以前那种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注重管理的综合性发展,不但要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且还需要引导好学生的思想,确保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3.管理好大学生日常工作。在高等院校管理过程中,辅导员是独一无二的一部分,辅导员工作牵涉到很多方面,主要从事学生的评先评优、学习管理、档案管理、党团活动等等。辅导员经常与高校学生联系和沟通,高校中各大事务都需要辅导员来传递给大学生。辅导员的工作就是要服务好学生,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提高工作质量,完善服务中的不足,踏踏实实当好学校与学生的沟通桥梁,真正地为学生办事,确保学生可以毫无后顾之忧地安心在学校内学习。
4.对大学生就业进行积极引导。在大学学习生涯中,青年学生所经历的一切事情都是他们日后人生发展中的一笔财富,毫不夸张地说高校是每个人一生中的一个选择路口,辅导员就需要做好指导学生往哪个方面走的工作,引导着青年学生做好自身的人生规划,用规划来实现自身人生价值,让青年学生有意识地不断磨练和提升自我。在大学生要步入社会前,辅导员还应该积极指导学生就业,帮助分析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形势,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建议。帮助学生抓住良好的就业机会,可以稳步走好人生每一段路程,
1.规范青年学生生活,开展各项日常管理。首先,在学生刚刚进入学校后,就需要帮助学生构建自我规范意识,在召开全校教师和新生动员大会中,组织广大学生学习学习手册,并对学习成果严格检验,让学生充分了解高校内的各项规章制度,引导学生要对自身言行负责任,并自觉、主动遵守学校各项行为规范。其次,在军训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随时整理内务的良好习惯,在对学生日常生活大力规范的情况下,引导学生树立起打造干净、文明宿舍的意识。最后,为了能够提高学生的民主性,并提高他们的自律能力。辅导员应指导学生之间自行管理,通过建设学生会组织,减少辅导员的工作任务,细化学生会责任,并将学生会分成生活部、学习部、宿管部等部门,在教师选取与生生推荐下,选取素质高、工作认真的学生来成为学生会的成员,从而帮助辅导员共同管理学生工作。这样既能够彰显出高等院校教学的人性化、民主化,也能够让学生更加自觉规范地进行生活。
2.注重德政教育,促进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对于辅导员的工作而言,也有主次之分,其中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德育教育。在之前的学生管理理念与形势下,辅导员只是传输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德政理念,并用口口相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树立起价值取向。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不会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所以在新时代的今天,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要转变德育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这样才能让学生更深地感悟德政理念,从而推动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
3.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发展能力。在学生管理工作体系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建设校园文明的大环境下,为学生开展了多样化、丰富化的校园生活,对于完善学生的心智发展意义重大。当前,我国各大高校学生都有着自身的兴趣爱好,所以,辅导员应抓住这一特点,大力支持学生构建形式多样的社团组织,如英语社团、话剧社团、旅行社团、篮球社团等等。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爱好特长,选择参加到相应的社团组织中,转变当前学生过度沉迷于网吧等的不良社会风气,让青年学生在多元化的爱好兴趣中全面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形势下,辅导员传统教育功能并未有所转变,但为了能够满足新时代教育教学的要求,必须要在深化传统教育功能上做出相应的转变,确保辅导员这一角色更好地满足新时代下广大青年学生多样化的学习和生活需求。同时,在转变高校辅导员工作职责与管理方式中,我国也可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和做法,但不能盲目借鉴,必须要结合我国国情与高校辅导员队伍实际发展状况,针对性、有目的地借鉴,从而大力强化我国新时期辅导员队伍整体建设水平。
[1]乔颖.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新探[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3).
[2]王子靖,杨丹.对新时期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的思考[J].消费导刊,2010,(5).
[3]刘佳.“三功一心”——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4).
[4]廖国良,李华娟.高校辅导员队伍的发展历史及其价值作用[J].广西教育,2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