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梅
(延安大学政法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培育整个国家的人民养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和向善的正能量,领导干部的道德模范作用尤其重要。加强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培养他们知荣辱、讲正气、讲奉献的良好品质,挖掘儒家思想化中关于道德修养的精髓,对领导干部良好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始于先秦时期的儒家道德修养理论是中国古代君主统实行德治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修心”。儒家认为,人的本心本性是善,人的善性需要通过后天的努力,在个人的修心养性上下功夫,才能使心性时常保持诚明,如朱子言所言的涵养、省察自身。儒家还极为重视心性修养,“此‘心性之学’亦曰‘内圣之学’。‘内圣’者,内而在于于个人自己,则自觉地做圣贤功夫(做到的实践)已发展成德性人格之谓也。”[1]怎样养心呢?孟子提出:“养心莫善于寡欲。”即应尽量减少与外物的接触,节制欲望,才能保持本心。要以“大体”的心主宰“小体”的眼耳口鼻之欲,因为耳目这些器官不会思考,容易被外物所蒙蔽,心有思考功能,用“心”思考就有收获,不用“心”思考,就不会有收获,“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2]朱熹也认为,不良环境及一切物欲蒙蔽会使人的精神昏味,本然的善心丧亡。儒家对心性修养的论述反映了人的道德自律性,人们在进行道德判断和行为选择时,主要是受自己价值观的支配,而不是外部规范的强制。儒家的“修心”论,非常有益于人道德感的培养和道德能力的提高。
儒家道德修养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就是“修身”。《大学》一书中,对修身的目的和意义做出了概括性的论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3]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学八条目”。“八条目”是儒家道德修养体系的核心内容,其中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是身修。儒家思想更是提出不仅是为官者要修身,而是所有人都要修身,追求“内圣外王”是儒家学者最理想的道德目标。
儒家的修身之学重在“行”,即道德人格的完善的重要途径就是实践。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是儒家修身实践的一个重要表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4],“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4]“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4]儒家思想家在处理义与利关系时坚持的是“利”要服从于“义”,从而成就君子之德。
儒家道德修养理论对中国思想文化以及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历史进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汲取其中的精华,对于当今的领导干部强化自身良好道德修养有着重要的启示。
经过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君子”一词已经变为囊括“仁义礼智信”等诸种品质为一体的道德体系,从表面上看仅仅是对个人道德修养的要求,但这个要求却是孔子对如何实现“善治”目标的理论基础。《论语》言:“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儒家认为,上位者是一个社会风气和道德规范的风向标,因而领导者的个人道德修养对于教化和引导百姓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所以领导者个人的“修身”之道不仅关乎其自身,更是净化社会不良之风气的“清洁剂”。孟子在继承孔子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君子人格的养成要“养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实际就是人的刚正之气、仁爱之心。“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2]这种“浩然之气”是自己内心的追求,而不是外在的规范。要养成浩然之气,首先要“明道”,就是运用自己的理性,达到对义与道的自觉认识,实现理性自觉。其次是要“集义”,就是要坚持不懈地修养与锻炼这种浩然之气。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然之正气,面对外界一切诱惑、威胁,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这也就是孟子曾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长期以来,领导干部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违法违纪行为时有发生,领导干部职业道德上的失范,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更败坏了社会风气。培养领导干部的君子人格,引领社会道德风尚的形成,成为了一项重要任务。领导干部手中掌握着社会的公共权力,履行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工作的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因而当领导干部达到“修身”的目标之后,也才会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
为官者当以廉为要,为人也要以廉为本。因为无“廉”则无“洁”,无“廉”则不“明”。《周礼·小宰注》:“廉者,清不滥浊也。”为政者廉洁,才能辩是非,能自我约束而不贪求;为政者廉明,才能以义取利。有了廉,才能做到身正。儒家的“义利观”主要强调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重义轻利。孔子云:“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更是把“义”看作是一种理想的人格,认为“义”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当“生”和“义”不可兼得时,舍生而取义。“义”应是君子矢志不移遵循的道德规范,“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2]二是居利思义。儒家重义,但并不反对个人利益,只是个人对利益的取得要合乎道义。“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取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孟子也认为:“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不是自己的却取过来,是为不义。合乎道义的利再大,哪怕是像舜接受尧的天下那样大的利,也不为过;不合乎道义的利再小,哪怕是一小筐饭,也不能接受。“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2]儒家的“义利观”在中国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对道德规范和物质利益的实现进行评判的一种价值标准,显然,道德规范在这一评判中处于优先顺序的地位。正是基于这样的思想,朱熹甚至说:“义利之说,乃儒者第一义。”
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人们的思想观念等各方面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在这种快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现实的物质利益与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部分领导干部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开始堕落腐化,不仅损害了公共利益,更对整个社会风气造成了不好的影响,降低了政府的威信。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将腐败问题的治理提高到了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在这样的背景下,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从儒家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面对物质诱惑时要时刻牢记自身的历史使命,见利而思义,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力争达到孔子所提倡的“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境界。
早在夏朝时所着的《尚书·五子之歌》中便提到:“民维邦本,本固邦宁。”“本固”才能“邦宁”,这是“民”之贵之所在。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2]荀子进一步发展了孟子的民本思想,他认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将君民之间的关系比喻成舟水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民对于当政者的重要作用。
虽然儒家的民本思想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为了维护君主的统治,但它客观上也给百姓带来了一些福祉,其中的一些思想精华甚至对当下的社会问题的解决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历史的发展已经向我们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哪个国家和民族重视和关注民生,关心社会疾苦,并与人民血肉相连,那么这个国家和民族就会兴旺和发展,反之则会衰败和倒退。
作为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发挥党员先锋模范的作用,对自己的公仆地位有明确的认识,始终把坚持好、发展好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牢记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时刻将目光放在人民的疾苦之上,解决百姓最关切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国家的凝聚力,进而动员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参考文献:
[1]牟宗三先生全集[M].台北:联经出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6.
[2]朱熹.孟子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30-145.
[3]朱熹.大学中庸章句[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4-5.
[4]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2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