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位诺奖得主齐聚北京,“最强大脑”畅聊科技创新

2018-12-05 17:25
中国科技财富 2018年8期
关键词:最强大脑齐聚诺奖

文/本刊记者 史 诗

证明引力波存在的基普·S·索恩(Kip Stephen Thorne)、破解大脑编码秘密的墨瑟夫妇(Edvard Moser & May-Britt Moser)、发现中微子震荡的阿瑟·麦克唐纳(Arthur Bruce McDonald)、设计新型抗生素的阿达·尤纳斯(Ada Yonath)、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黑体形式和各向异性”的乔治·斯穆特(George Smoot)……8月10日-12日,由厚益控股和《财经》杂志联合主办以“共享全球智慧 引领科技未来”为主题的世界科技创新论坛召开,二十位重量级诺奖得主齐聚北京。

这些来自全球的20位物理、化学、医学、经济学诺贝尔奖得主与中国企业领军者展开对话。聆听“最强大脑”探讨尖端科技趋势、未来产业方向、产学研融合落地、传统企业转型的科技助力。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会士Michael Levitt教授介绍了他从事科研的经历,并称他的工作都是基础科学研究,那么基础科学是否有价值?Michael Levitt教授笑称,他并不太关心基础科学研究成果是否有价值,他喜欢这项工作。他表示,如果有配套的公司、律师、专利保护等,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可以转化为应用科学。同时他提到目前,在美国从事基础科学研究的年轻科学家,因为获得的资金支持较少,很多选择了转行。Michael Levitt教授认为应该通过某些孵化器机制来鼓励年轻科学家。

提及气候变化,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斯坦福大学物理学教授、美国第12任能源部部长朱棣文表示,自1975年以来,温度上升了一度左右,温度升高导致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通过卫星,他们精确测量了南极冰川的温度变化,发现冰川温度在不断升高。未来地球温度再上升一度的话,海平面将上升6到9米左右,全球10%的人口将被迫离开他们的家园。如果我们不控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的话,温度将再次升高。

《财经》杂志执行主编、《财经》智库总裁张燕冬表示,在中国强调科技创新的当下,多位诺奖科学家齐聚北京,将激起人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更多的尊重。科学研究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科技成果,但是没有诺奖级的基础研发,原创性的技术突破无从谈起。这提醒人们要摆脱急于求成的功利心态,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同时,如何在发挥政府、企业和应用部门决策的同时,调动各方积极性,让产学研更为顺畅,基础研究的转化更有效率,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次论坛发起人、厚益控股创始人、后EMBA创始人崔巍表示:“对于刚刚经历改革开放的四十年,一直习惯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中国企业家们来说,如何嫁接更尖端的科学技术,如何对待专注在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如何把科学技术转化为企业的生产力,这些都是超高难度却无可回避的新课题,这也正是世界科技创新论坛举办的意义所在。”

猜你喜欢
最强大脑齐聚诺奖
专家齐聚稷山 献计板枣产业发展
聚焦全宅智能影音等多个领域 三大专业技术培训齐聚CIT2021展会
新世纪都有哪些日本科学家获得自然科学诺奖
残雪,为何能成诺奖热?
诺奖也征服不了的好莱坞
First Man
重在参与
“最强大脑”哪家强
两位获诺奖女作家笔下的女性“逃离”之路——《逃离》与《到十九号房》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