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视域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思考

2018-12-05 13:59吴佩玲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13期
关键词:贫困生困难资助

吴佩玲 王 好

(1.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2;2.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1 精准扶贫概念及内涵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作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2015年,习总书记在贵州考察时,进一步就扶贫开发工作提出“六个精准”的基本要求,暨扶贫对象要精准,项目安排要精准,资金使用要精准,措施到位要精准,因村派人要精准,脱贫成效要精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精准扶贫这一概念。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更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高校经济学生资助帮扶工作是国家扶贫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集中体现,更是扶贫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应牢牢把握国际扶贫工作战略部署,以精准扶贫为指导方针,并结合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现状,精准发力,落实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在扶贫教育领域的实施。

2 高校资助帮扶工作现状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是国家基本教育政策。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问题,近些年中央有关部门密集出台相关资助政策措施,如由财政部、教育部、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四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的通知》(财科教〔2017〕 号)等,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扶贫工作落实到位,从制度上保障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资助政策更加完善。

根据教育部发布的《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幼儿)、义务教育、中职学校、普通高中和普通高校学生9126.14 万人次(不包括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和免费教科书、营养膳食补助),比上年增加692.87万人次;累计资助金额1688.76亿元,比上年增加128.51亿元,增幅8.24%。自2007年我国着力构建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以来,资助资金连续十年保持高速增长。其中资助普通高校学生4281.82万人次,资助金额955.84亿元,比上年增加107.87亿元,增幅12.72%。从资助资金来源来看,财政资金占当年资助资金(不含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的比例为65.68%,其中普通高校财政投入469.35亿元,占普通高校资助总额的49.10%。可见,财政投入是国家学生资助经费的主要来源,政府发挥了主导作用。助学贷款是高校资助资金的重要组成,2016年全年共发放国家助学贷款263.21亿元,比2015年增加43.35亿元,增幅19.72%,占资助总额的15.59%,占高校资助总额的27.54%。

目前,在本专科及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业奖学金、“三助”岗位津贴、基层就业学费补偿贷款代偿、应征入伍国家资助、师范生免费教育、新生入学资助、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助学、校内奖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学费减免及新生入学“绿色通道”等“多元混合”的资助政策体系,资助体系更加健全。

此外,除却财政资金外,地方政府,学校,社会资助力量参与高校资助帮扶工作中,在资助人次,资助金额等方面也有一定投入,形成多维度帮扶,多元化资助体系。

3 高校资助帮扶工作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困难

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认定是开展高校资助帮扶工作的前提与基础。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一直是高校资助帮扶工作的难点。受体制、家庭、社会、个人等因素影响,学生贫困原因复杂,其家庭状况难以准确调查,学生心理素质、心理承受力等也各不相同,导致认定工作困难。当前,各高校主要以《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为指导依据,对学生家庭人均收入、日常消费行为以及影响其家庭经济状况的有关情况进行研判。要求学生填写《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和《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并提供相应的辅助材料,例如有效期内的低保证、孤儿证等。此种认定方式在一定程度地上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动机不纯学生申请,受自卑心理影响放弃申请,民政部门等出具的相关凭证信服力不足等问题。同时,学生家庭情况并非一成不变,受突发性事件等的因素影响,其家庭情况呈现动态变化。而当前对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大多为学年初始阶段开展,后期很少对再申请进行受理。难以保证认定范围全覆盖。

3.2 各类资助分配不均

高校由于大多面向全国招生,生源多样,贫困学生分布情况各有不同,不同地区存在经济差异,贫困学生家庭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在摸清困难学生底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资助资金分配方案至关重要。目前,在高校资助帮扶工作过程中,依据学生家庭情况将其分为一般困难和特殊困难,并按照这两类进行资助资金的分配。在分配过程中,优先特殊困难学生,再根据一般困难学生家庭情况进行二次分配,尽可能保证贫困学生均享有各类资助。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每年划分至各高校资助呈现动态变化,难以保证每一位贫困学生享受到资助;同时由于工作量较大,缺乏专业管理办法,导致所谓“轮流受助”、“平均分配”等现象仍存在,降低资助效能,甚至出现资助资源浪费等情况。

3.3 高校资助管理薄弱

随着国家对高校资助政策的不断完善,高校资助机构发展问题也日益凸显。当前,较多高校设立资助机构及办公场地,实行专人专项负责制度,以求更好为资助工作服务。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不高,二级学院压力大等问题。特别是在“互联网+”新时期,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更应与时俱进,结合时代及各院校特点,实现资助工作创新。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从资助政策宣传、资助认定、资助渠道到资助等,大多仍停留在纸质化信息层面,但由于资助相关信息及学生情况的不断变化,纸质信息不能及时体现信息的准确性,且操作过程难以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尤其涉及奖助贷申请审批,大多数学生无从获知相关标准及要求,错失相应资助机会。在资助工作管理方面,由于缺乏相应管理机制及平台,存在资助工作效率低下等问题。

3.4 资助效能单一

现今,我国已经形成了“奖、贷、助、补、减、勤”六位一体资助体系。在该体系中,各高校紧紧抓住各项政策契机,结合学校及地方特色,不断拓展各类资助渠道,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随着国家资助政策体系的日益完善,资助力度的不断加强,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方式越来越受重视。但目前高校资助多以传统的经济资助为主,资助与育人相结合的资助方式仍处在萌芽阶段,在实践中,重资助轻育人现象仍然存在。导致部分贫困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受限,缺乏心理关怀及疏导,产生自卑、敏感、社交障碍等消极心理,感恩教育缺失,甚至“假贫困”、“骗助”等不良现象产生。资助效能仅停留在经济层面,相对单一,未能与育人有机结合,不利于学生多元化多方位发展。

4 高校资助模式工作探索

4.1 对象精准

高校资助工作的基础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这也是当前资助工作的关键所在。特别是随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不断扩大,认定工作量及难度也相应递增,如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认定体系迫在眉睫。高校可以根据院校实际情况,对认定指标进行整合,形成以量化标准为主,定性标准为辅的一套评定指标。就量化标准而言,通过学生所填写的家庭状况信息采集信息,如直系亲属是否享有低保,生源地是否为偏远贫困地区,是否为农村,家庭人均收入,家庭组成人员等;同时对学生校园一卡通消费、兼职情况等进行摸底,多方面动态了解学生情况。此外,成立相应资助帮扶小组,由班主任、辅导员等组织班级同学就学生在校情况进行相应评判;组织寒暑假前往生源地进行走访或电话调查等,确保掌学生家庭经济情况的准确性及真实性。结合量化及定性标准,全面把握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以实现资助帮扶对象精准。

4.2 分配精准

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基础上,如何将有限的资助资金及资源合理分配,真正用到实处,是实现分配精准的重点。由于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不尽相同,依照学生差异,实行分层化资助是体现分配精准的手段之一。通过对学生家庭情况摸底,对其困难程度划分等级,对其享受的资助项目、资助金额等,在确保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由基本保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差别对待,让最需要的学生获得相应的资助。此外,在为学生提供资助资源过程中,考虑到贫困生的心理、学业等特殊情况,要紧密结合学生性格兴趣等,分配因人而异。例如,在介绍勤工助学岗位过程中,不同岗位需求不一,要根据贫困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安排介绍,以勤带学,实现多样化发展。

4.3 管理精准

高校资助帮扶工作精准化离不开科学高效的管理体制。其核心在于资助工作的专业化。专业化的资助工作需要完善资助机构,加强资助工作人员队伍建设,保证资助机构资金充充足,办公设施完善等。同时定期开展资助人要相关业务培训,提升其专业水平及工作能力,促进资助工作科学化、系统化。此外,搭建专业化信息管理平台是资助工作管理精准的重要保障。借助信息化平台,运用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将大量信息数据化,以提升资助工作效率,确保资助工作开展公平公正公开。此外,通过与银行、民政部门、学生管理等系统接入,实现信息共享,动态管理学生家庭情况、相应资助情况及其他,及时准确掌握学生情况,实现综合性管理。

4.4 效能精准

在高校资助工作中,经济资助是基础,育人帮扶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通过经济资助,以实现“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基本目标,保证贫困生学习生活正常开展。在此基础上,通过育人帮扶,发挥思想引领、精神激励等作用,以达到物质精神帮扶两手抓,最大化实现资助有效性,强化资助效能精准力度。基于资助育人理念,整合校内外资源,结合专业特色,对贫困生开展相应的技能培训课程,构建学生综合能力发展平台;加强对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完善危机干预工作机制,联合心理健康工作队伍,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教师,通过四位一体方式,对贫困生实行重点关注,同时以激励为主,帮助其积极融入各类组织团体中,丰富其校园生活;通过搭建互助平台,组建资助社团等,以感恩文化教育,德育教育等为核心,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贫困生群体互助,共同发展,正面对其进行思想引领。

5 结语

高校资助帮扶工作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关系到众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切身利益,必须要充分落实国家相关政策制度的优势,结合各院校实际情况及特点,建立以精准扶贫为核心的工作机制,提高资助的精准度,提升资助工作的质量,加强资助工作监管,不断完善资助体系,切实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帮助其顺利完成学业,以实现个人价值。

[1] 杨红波.我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的有效性探讨[J].思想教育研究,2014,(07):70-73.

[2] 狄娇,姜俊玲.贫困大学生“四位一体”资助育人模式探析——基于提升育人效能的视角[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10):182-184.

[3] 陈中华.高校资助育人和精准帮扶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46):108-109.

[4] 盘健,刘洁珠,温海珍,陈肖莹.探索成长型资助新路 促困难学生素质全面提升[J].中国民族教育,2017,(12):34-37.

[5] 杨大伟.精准资助视角下高校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中国市场,2017,(34):63-64.

[6] 2016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EB/OL].http://www.moe.edu.cn/jyb_xwfb/xw_fbh/moe_2069/xwfbh_2017n/xwfb_170228/170228_sfcl/201702/t20170228_297543.html.

猜你喜欢
贫困生困难资助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选择困难症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有困难,找警察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