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言而无信怎么办?

2018-12-04 10:09李迪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8年9期
关键词:能说会道小华同学

李迪

李老师:

您好!

作为班主任,我曾多次跟违反纪律的同学促膝谈心。当时感觉沟通效果挺好,学生真心认错,并立志要改正,但没过多久却依然如故。我不免感叹:学生怎么能如此言而无信呢?您的班级里是否出现过类似情况?对此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焦老师

焦老师:

您好!

我一直认为“分类”是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开始。面对很多棘手问题,班主任先对其进行分类就可能有新的解决思路。

学生之所以言而无信,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是思想认识问题,即认识不到自己的做法有什么错误。

比如,学生认为自己不写作业没什么,但是,因为害怕被老师批评,就先在老师面前表个态,反复保证:以后一定会写作业。但是,他真的能做到吗?不,此时他所做的保证,只是为了应付教师。教师会习惯性地用语言来处理和解决问题,不厌其烦地指出学生的错误并反复进行批评教育;而学生们也适应了这种模式,尤其是那些“调皮生”,更是对教师的“苦口婆心”习以为常,产生“免疫”。所以,让学生言而有信仅仅依靠说教,效果是有限的。这件事中,关键是要让他们认识到:写作业能给自己带来优异的成绩、满意的工作、成长的快乐。这才是最主要的。

有的学生一而再再而三地打架,教师多次批评无效,那可能是因为孩子在打架中尝到了拳头给自己带来的“甜头”,教师越是批评,他们越是不听,他们不认为自己是“言而无信”,反而认为教师“口是心非”。教师若能让他们体会到和平和宽容为自己带来的好处,他们自然就会与暴力说再见。

二是行为习惯问题。部分学生在思想上是认可教师的说法的,做保证的时候很有诚心,却总是落实不到行动上。

比如我所带的班级,有的学生爱旷课,曾被我多次批评,他们也曾信誓旦旦地向我保证要遵守课堂纪律,但转眼所有保证都化为烟云。令我惊奇的是,这些学生中一部分人到实习单位实习,却能遵守工厂严格的规定,成为合格甚至优秀的员工。究其原因,我认为也许并不是他们对工作感兴趣,而是对工资感兴趣——怕扣钱,因此才愿意卖力工作。其实,他们先是在学校懂得了道理,然后为了不扣工资而努力工作,有了成绩后获得领导认可,这份成就感推动他们对工作产生了兴趣,最后坚持下来,内化成为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不是“知—情—意—行”,而是“知—行—情—意”。

所以,面对学生的“言而无信”,班主任不必气馁,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让学生在有了良好行为以后,及时感受到良好行为为自己带来的愉悦感,这便是心理学中所说的“阳性强化法”,即多强调学生的积极表现。

三是曾目睹过成人言而无信、出尔反尔的情况。学生因为曾经历过成人的言而无信,因此也要效仿,以表示自己对成人言而无信的不满。

这是一节校内公开课——《分数的初步认识》。上课伊始,所有同学的目光都聚焦在讲桌上那个蒙着布的大盒子上,当教师慢慢撤去盒子上的布,“生日蛋糕!”有的同学禁不住喊了起来。“这是老师为大家订做的蛋糕,待会儿分给大家吃。”老师的语调不紧不慢,同学们内心却激动不已。老师把蛋糕从中间分成了两半,适时引入了1/2、l/4、l/8、1/16等分数……同学们学得饶有趣味,意犹未尽。下课铃声响了,教师却把切开的蛋糕重新装进了蛋糕盒,然后端着它走进了另一间教室。

当教师还在为公开课的创意沾沾自喜的时候,“麻烦”出现了。当天的作业有几个学生没有交,学习委员告诉教师:“他们说老师不讲信用。”后来,因为“说话不算数”,学生们与这位教师渐渐疏远,部分学生也开始言行不一致起来。

学生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教师也丧失了应有的诚实与信用。教师的失信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威信,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诚信的信仰。由此可见,学生的言而无信,与教师的引导、学校的“熏陶”不无关系。

我们知道,一种品德绝不是靠口头说教就可以养成的,它需要学生自身的认同,不断地实践,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教师是学生亲密的伙伴,学校的所作所为、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传递着一种价值观念,也悄悄地影响着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对学生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常言道,“言传身教”。作为教师更应该一诺千金,做不到就不说,既然说了就要努力做到。

學生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有时候他们只看到了事情的局部,并不能全面、客观、一分为二地看待事情。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家长要以平等的身份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逐步成长为健康、独立的个体。

四是家长的批评“跑偏了”,使学生养成了言而无信的习惯。

每周日的晚自习,小华都会迟到。我找他谈心,他总是信誓旦旦地说:“老师,您什么都不用说了,我下周一定不会迟到,我知道您都是为我好。”可到下周依然迟到。一段时间过后,我再也不相信他的“誓言”,打算对他进行严厉地批评教育。可我一开口,他就又一副充满歉意的样子,一个劲地道歉,郑重地表示一定努力。

无奈之下,我将小华的家长请来学校。听我说到小华言而无信时,爸爸笑着说:“这孩子就是嘴好,行动总也跟不上嘴巴。”他妈妈看似无奈地说:“这孩子将来当外交官可行,生气的都能让他给说高兴了。”说着,便向我讲起小华能说会道的种种事例,而这些事例大多是建立在言而无信基础上的“能说会道”。至此我终于明白:小华之所以言而无信,与他爸妈这种无意识的表扬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他们不断强调“能说会道”的优势,却没有讲清言而无信的危害。

于是我对他的爸妈说:“能说会道固然好,可是言而无信会把‘能说会道变得没有价值,一个言而无信的人,说得再好听,谁会喜欢听呢?”他妈妈理解了我的意思,对小华说:“说话总不算数,就成了油嘴滑舌,那样的人可不讨人喜欢!”他爸爸补充道:“儿子,你要是言而无信,你的嘴巴就把你给害了。”我拍拍小华的肩膀说:“孩子,能说会道是一种能力,言而有信才能让这一能力升值。我和你的父母都希望你做个言而有信的能说会道之人。”小华使劲地点点头。

焦老师,您遇到的学生言而无信的原因,属于哪一种呢?以上建议,供您参考。

(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能说会道小华同学
长得真可爱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便当会说话
想吃滴答果的慢吞吞小姐
诚实汤
怪怪公主过捣蛋节
照相
“麻油屁股”李小跳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