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校园景区建设中的育人路径思考

2018-12-04 10:09赵恒伯喻峰邱元炜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8年9期
关键词:全域景区育人

赵恒伯 喻峰 邱元炜

全域旅游理论早几年已有学者提出,但未引起足够重视。2016年,在国家旅游局的大力推动下,“全域旅游”获得社会高度关注,学界也热了起来。厉新建教授是我国较早,也是较为系统、深入地研究全域旅游的学者,其研究成果颇有价值。厉新建认为:所谓“全域旅游”是指各行业积极融入其中,各部门齐抓共管,所有居民共同参与,充分利用目的地全部的吸引物要素,为前来旅游的游客提供全过程、全时空的体验产品,从而全面地满足游客的全方位体验需求;并总结出“八全”理念,即: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时空、全方位、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

将厉新建的这一全域观念引入旅游类校园,打造全域育人环境,将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正是在这种背景和思维指导下,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拓宽思路,扬长避短,努力创建江西教育旅游示范区(国家AAA级景区),是江西省高职院校中较早进行校园旅游资源开发,推进专业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的一个典型案例。

一、建设江西教育旅游示范区的缘由

将校园打造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目标确定在2015年,当时在全国高校创建校园景区的共计16家,其中旅游类职业院校5家,江西还是空白。学院经过多方调研,认为打造校园景区优点有三方面:一是强化特色。学院的专业特色在旅游,在校园中建设景区,实际是打造一个全真旅游实训基地,利于特色建设。二是锻炼人才,提升品质。建设景区既可以有效利用已有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景区产品,锻炼师生研发水平,丰富校园文化内容和形式;同时又能够依托国家对景区的建设标准,提升校园环境,提高部门服务质量。三是成为有利抓手。这一做法,正好契合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2015年提出的“抓内涵、凝特色、树品牌”的发展战略,成为实现战略的有效路径,也成为打造国家级高职院校的重要抓手。

二、江西教育旅游示范区建设情况

(一)资源及优势分析

1.本校资源分析

说到学校旅游资源,一般人通常会想到武大的樱花、厦大的海景之类,甚至在相关的学术论文中也多见此类例子。这似乎缩小了“学校旅游资源”的外延。据调查,在校大学生考入大学前有96%以上的人想去高校参观,其中,48.38%的人曾经去参观过。可不要小看那些中小学生,他们不会单独出游,每一个孩子的背后都是一个亲友团。这么多人想去高校,当然不会集中在那几所美丽的传统名校。所以,绝对不只是那些传统名校才拥有优质旅游资源。事实上,经过本世纪初普及性的新校区建设,即便是占据我国高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也拥有了丰富且优质的旅游资源。

根据李勇泉、赖启航等一些学者的研究加以归纳,校园旅游资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美丽的校园风光,包括校园环境、建筑、雕塑雕像等;二是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和人文积淀,包括校园节事活动;三是修学及科普资源。但这似乎还不够全面,学校的旅游资源,至少还应该包括丰富的智力和人力资源。学校的教师队伍,是一个规模庞大、水平较高的智库;学校的学生队伍,更蕴藏着巨大的人力资源,特别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有一定专业基础,又很需要实践、实习机会。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属于“省部共建”优秀院校,是江西省旅游职业教育的龙头,现有在校学生17000多人,旅游专业学生近3000人。专兼职教师1000余人。随着旅游市场不断细分,互联网及新媒体的推广,对专业化服务人员的需要越来越多,学院的教学专业也呈现跨界和细分的状态,目前教学专业达50余个,拥有旅游文化、艺术设计、体育休闲、电商物流、机电模具、经管金融等特色教育旅游资源。以岗位工作过程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校企、校地、校校之间的广泛合作,有实战经验的能工巧匠被请进了校园,实战工作场景搬进了校园,实训场地的现代化、现场化、生产化的建设,为游客提供了大量可体验、可展示的旅游资源和产品。

校内山水、植被、雕塑等景观要素具有一定的基础,层次感较强,有一定的观赏休闲空间,为游客的赏玩提供了较好的自然环境。

2.区位及客源市场分析

该校位于南昌市昌北新区,校园占地面积1068亩,交通便捷,位于南昌市规划的昌北、红谷滩、湾里三大旅游板块之间,该区域仅在校大学生就达二十余万,该校景区建设的客源对象为在校大学生、中小学生及亲子游人群,坐拥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消费市场,区位优势明显。该校项目都由师生共同完成,且低盈利运行,从他们的宣传和影响力来看,面向社会,将能吸引不少的消费群体。

周边还有南昌大学、江西财大等知名度较高的美丽校园。大学校园来去自由、参观免费,只要有好的创意,有些项目经营起来后,完全可以将整个昌北地区美丽的大学校园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进行开发。再往外延伸,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梅岭,是一个无论大学生还是南昌市民都比较喜欢去的地方。

(二)思路定位

以全域的思维来建设,提出“五度培植、全域覆蓋”的理念。所谓“五度培植、全域覆盖”,“五度”指长度、广度、深度、高度、效度;全域,指校外的政、产、学、研、商与校内的教(教学单位)、学(学工、团委)、研(研究所、双创)、管(行政部门)、育(后勤、环境、水电服务)等相结合。在“校企融通”条件下,开展旅游职教改革,提升教风、学风、校风,实现示范区建设五服务(教学、科研、双创、育人、社会)、五育人(景中、做中、乐中、学中、游中育人)、五结合(校外的政、产、学、研、商与校外的教、学、研、管、育结合)的目标。

确立一把手工程,围绕“赣鄱剪影,游学圣地”主题形象和“一馆、两区、三点、四基地”空间布局实施全院景区规划。依据“基地是展馆”“活动是节庆”“课程是产品”的理念开发核心旅游产品。通过校园旅游资源开发,建立全真的旅游实训基地,实现培养合格旅游职教人才的目的。理论与实战相结合,既有教育功能,又有旅游价值。以“双主体”、“双元”管理的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将校园、景区、企业融为一体,教学与市场、产品、营销、管理紧密结合,改造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育人模式,推动了现有部分专业的转型,促进旅游类专业体系建设,提升教学质量,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旅游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创业基地,提高社会服务功能,凸显旅游专业院校的特色,为学院的专业教育创出一条特色之路。

(三)建设成效

经过3年多的建设,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打造的江西教育旅游示范区已初步成型,示范区朝着中小学生研学旅游实践教育基地的方向发展。目前按照“相对独立、封闭经营、公益为主、预约游览”的原则,妥善处理校园教学与景区游览的关系,将校园景区的空间划分为“一馆,两区,三点,四基地”;拥有十大核心产品;正常运行的管理队伍;在校园环境、文化品位、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及社会影响力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提升。

1.基础设施改善,校园环境美化,管理水平提高

依据学校现有各建筑的功能布局,对校园景观做了适度提升改造。秉承“旅游、绿色、低碳、活力、阳光”的景观设计理念,打造具有浓郁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校园景观,学院的办学理念、精神、思想在校园有形呈现,校园景观品味有了一定的提升。校内各部门围绕基地运营通力合作,形成良好的服务环境,促进了校园的科学化、现代化管理。

2.校园文化品位提升,已逐步呈现“五育”特色

为配合景区建设,凸显文化育人功能,学院鼓励发展学生社团;通过摄影、征文等途徑展示校园风光;成立校园义务解说队;鼓励学生参与核心产品研发及项目运营;组织“红五月”大学生艺术节、“丁香花开” 青年艺术节、职业教育周等节庆活动;重点培植有特色有品位的校园文化,形成一院一品或多品的校园文化生态环境。这些校园文化活动一方面突出展现职教风采,职业特色,另一方面,让学生在快乐中增强岗位认识,强化职业素养,增强了校园文化的特色和品位。凸显“景中育人”“游中育人”“乐中育人”“做中育人”“学中育人”的“五育”特色。

3.助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本着“课程是产品”的理念,打造了六个核心旅游产品,增添了教学设施设备,并按校级课题立项建设。目前已全部结题,让教师在教学科研、管理水平、市场实战上得到了提高。教师们深感,教好课程既要吃透专业知识,还要具备管理、经营的能力,关注课堂更要了解市场,有效推动现有部分专业或课程的改革。促动了教师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开展与市场、与职业紧密结合的有实用价值的科研工作。将专业课程教师推入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的一线,全面推进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4.利于现代学徒制平台的完善及校企的深度合作

以学院教育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组为领导,组建江西教育旅游示范区管委会,由教师、学生、相关品牌企业构成,负责景区的日常经营与管理工作,配设营销推广部、经营策划部、接待部、后勤保障部等,市场化运作,形成校企一体,教学与实践一体,教师学生双身份的管理模式。鼓励师生共同参与景区管理和维护,师生间的双主体身份,使教师既教又管且导,学生既学又练且行,利于职业素养的养成,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利于现代学徒制平台的完善及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

5.成为创新创业的有力抓手

通过学校旅游资源开发,可以提供真正的、实战性质的创业训练,并培育创业项目,主动适应市场机制。目前示范区已研发“课程体验类”“文化博览类”“节庆活动类”研学旅游产品共十大项。(1)健康之家——儿童体适能项目。(2)心动力——青少年素质拓展营。(3)你是我的宝——创意美术。(4)了不起的急救本领——人体急救。(5)汽车安全与维护——汽车急救。(6)手工技艺——烘焙体验。(7)江西风景独好——乡情感悟。(8)非遗传承之家——国家级大师张小红夏布绣工作室。(9)大学生活观摩——走进大学教室、宿舍、食堂、活动空间,感受大学生活。(10)职教文化展演。同时与企业深度合作,为师生搭建起真正有实效的双创平台,为双创工作落地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6.打破地界,形成协同创新的管理平台

示范区建设涉及面广,产学研合作紧密,需要整合、协同校内外力量,共同建设、开发、管理,已成为提升学校协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7.社会服务功能增强,影响力扩大

自从产品研发后,推出了一系列教育+旅游的尝试服务,比如国际商务学院结合学前教育手工课程开设了“咔嚓咔嚓”手工亲子教室,并走进社区开展“变废为宝”活动;体育学院多次将体育舞蹈表演在社会活动中亮相;机建学院与博士汽修学校合作,向社会提供汽车养护服务等活动,通过开展有偿和无偿的社会服务,培养实战能力和公益爱心,较好地提升了学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启发思考

校园资源开发,意义重大,机遇空前,从教育角度,成效明显,但在具体的操作中,也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学校作为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财务票据开出、国有资产核算、团队组建、运营风险控制、合法经营管理等问题。但随着建设的进一步推进,在用活政策、人事改革、创新机制等方面将会有进一步的提升。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将校园打造成景区(江西教育旅游示范区)的做法给我们旅游类职业院校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与思考:

1.将全域概念引入校园整体建设,做到有规划,有步骤,有标准,有落实,将国家多部委(教育部、文化与旅游部、卫生部、交通部、综治委等)的要求纳入校园整体建设中,合力并发,利于全面调控、全面教育和全面提升。通过高位推动和顶层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学校管理的现代化、科学化、精细化。

2.打造旅游景区,对于旅游来讲,是“旅游+教育”的产品打造模式,为市场提供以教育为资源的旅游产品,丰富了旅游产品。对于学校教育来讲,是“教育+旅游”的育人创新模式,是提升旅游专业教育水平和质量的新途径,扩展了学校服务社会能力的窗口。景区与校园的互动,拉近了教育与市场的距离,专业与岗位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推动了旅游职业教育朝着高素质,高技能方向发展。

3.引发关于核心竞争力的思考。旅游类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在在特色教育、在双师型师资的力量。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的探索,为核心竞争力的打造提供了一条路径,让我们看到,如何在教育资源中挖掘特色资源,如何将特色资源转化为产品,如何将生产经验转化为课堂教育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技能和素养。当然实际的探索中还存在一些现实问题,如特色产品的精细打造、产学研三者的关系处理、师生的待遇分配,资产归属,财务手续、政策保障等等,这一尝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教育人事、财务等制度改革的深入,出现更利于核心竞争力形成的软环境和硬条件。

4.高等职业教育的师资如何引进和打造,也是这一探索引发的思考。旅游事业和产业的迅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目前学校在师资引进上已提到了硕士以上学历,在要求学历的同时,也要相应考虑搭建人才成长的平台,在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上提供多渠道的发展空间。让高素质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有施展。

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校园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为新时代高职旅游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和思考。

[基金项目:2015年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项目《校园文化与研学旅行的互动建设研究——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YG2015108)。]

参考文献:

[1]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03):130-134.

[2]李勇泉.高校旅游资源开发研究[J].生态经济(中文版),2005(5):90-92.

[3]赖启航.高校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J].天府新论,2005(b11):133-135.

[4]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报告.http://education.news.cn/2016-04/08/c_128874500.htm

[5]苏伯文,胡其亮.安徽高校大学生旅游市场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5(13):105-106.

[6]赵恒伯,王显槐.经济欠发达地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为例[J].老区建设,2011(18):52-55.

责任编辑朱守锂

猜你喜欢
全域景区育人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联合全域作战:美军军力新引擎
长假也救不回的景区破产
“摘牌”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国庆节前157个景区将迎来降价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