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春阳? 吕旭涛
摘 要:对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文化的认同问题进行研究。研究认为:中国武术的文化认同危机源于全球化引领的文化变迁,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文化依靠其先进性与科学性成为中国武术发展模仿学习的对象,出现了中国武术生存空间萎缩和传统断裂的现象。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武术对外传播需要运用一个“中国化”的语言;中国武术应对传统进行“再发现”与“再生产”以适应新的文化生态环境,以此来构建中国武术的文化认同。
关 键 词:武术文化;中国武术;文化认同;认同危机;全球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8)05-0035-05
Abstract: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issue of cultural identity crisis of Chinese Wushu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and concluded that the cultural identity crisis of Chinese Wushu originated from cultural transition led by globalization; based on its advancedness and scientificity, western sports culture represented by Olympics became an object imitated and learnt by Chinese Wushu development, hence a phenomenon of survival space shrinkage and tradition rupture occurred to Chinese Wushu, which resulted in that a cultural identity crisis occurred to Chinese Wushu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 the external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Wushu needs to apply a “sinicized” language too; moreover, Chinese Wushu should carry out “rediscovery” and “reproduction” on traditions in order to adapt to the new cul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therefore establish the cultural identity of Chinese Wushu.
Key words: Wushu culture;Chinese Wushu;cultural identity;identity crisis;globalization
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号角,政治、科技、文化等更多的元素被纳入全球化的进程之中。随着资本、交通、通讯、网络等技术的发展和扩张,人们克服了地域之间的距离,获得了彼此之间的亲近感,时间、空间的隔阂越来越淡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人们享受着现代科技带来的便利,欣赏着异域文化新奇的同时也多方位地参与到了全球化的实践当中。然而,“全球化”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为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学习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文化霸权主义和文化身份认同等问题。台湾著名作家龙应台[1]认为:“‘现代化是很多开发中国家追求的目标;‘全球化是一个正在急速发生的现实,在这个现实中,已开发国家盘算如何利用自己的优势,开发中国家在趁势而起的同时暗暗忧虑‘自己不见了的危险。那么,‘国际化是什么呢?按照字义,就是使自己变得跟‘国际一样,可是,谁是‘国际呢?变得跟谁一样呢?”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人们不断的在思考自己安身立命之所在,“身份”意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我是谁”已经成为全球化时代的根本问题。
对于中国武术而言,自1982年全国武术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积极稳步地将武术推向世界”的战略方针引领下,中国武术便一直努力地参与到体育的全球化当中。经过30多年的努力,国际武术联合会的会员国已遍布五大洲达到140多个,但是出现了“以中华武术为主要代表的中国身体运动信仰体系已经被西方体育文化在悄无声息中‘同质化”[2]的现象。中国武术在国际化进程中并没有展现出其所应有的中国文化特质,文化身份變得模糊。“发现自己的文化特质”“表达自己的文化身份”“构建中国武术的文化认同”,正确处理中国武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对展现中国文化名片是当今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任务与目标。
1 中国武术文化的认同危机
1.1 奥林匹克运动在中国武术中的话语与实践
奥林匹克运动会无疑是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体育盛会,它的参与人数(直接参与以及间接参与)、转播率、观看率等在各级盛会中几乎都首屈一指。奥林匹克作为世界上任何国家和地区都可以和平竞争、平等交流的舞台,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希望能够参加奥运会并在奥运会中取得优异成绩,以彰显综合国力的强盛。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对奥林匹克的推崇处于理想状态,“亲和奥林匹克的心境使得我们试图通过体育这一国际公认的不被国际政治笼罩的竞赛舞台,展示我们东方巨龙的觉醒和振兴,西方竞技体育项目的发展在举国体制强大作用的驱动下,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提高”[3]。在这一环境下,土生土长的中国武术似乎成为了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在中国发展的陪衬。20世纪30年代的“土洋体育”之争正是中西体育的话语权之争,但是,“西方体育所特有的那种科学性和进步性,及其表现出来的公平、公正和公开性、娱乐性、游戏性、竞技性、趣味性等特征的凸显,中国人不得不承认自己的落后并开始认真地向西方学习,导致了对近代西方体育的引进、学习和模仿”[4]。虽然这次争论使人们选择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理念,但是“土洋体育”争论的后果却是文化中心的转移。
产生于西方的奥林匹克运动已经成为西方文化对外传播的先遣军,西方所谓先进的、科学的体育理念开始了在中国武术中的实践。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心理学等成为解释和指导中国武术技术的基础学科,中国武术中传统的经络学、养生学以及“气”的运用在西方文化的话语体系下竟无法阐释自己,甚至被一部分中国人理解为招摇撞骗的江湖之术。在西方文化建立起的坐标体系下,中国武术独特实践的方式失去了“合法性”,以至于中国武术独特的实践方式被改变,原本打练结合的武术传统被撕裂,“点到为止”的比武竞技变成了KO取胜的擂台赛事,以门派众多著称的中国武术变成了规定动作的标准化武术。我们在无形之中已经落入了西方文化的话语体系当中,以西方文化模式为坐标的评价标准必然引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武术的慌乱,近代备受压迫与屈辱的历史也使得急于被世界认可的我们更坚定了文化模仿之路的选择。无论当代武术的技术体系、动作名称还是教育模式和竞赛制度处处都流露出西方体育文化的气息,不管是武术俱乐部还是武术馆校都已经很难找到传统的影子,可以说以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体育已经抢夺了中国武术中的话语权利,西方体育与中国武术已经落入到了“权利-支配”的关系漩涡。
1.2 中国武术发展空间的萎缩与文化传统的断裂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创新,人们的工作效率在不断地提高、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当今世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在缩减,人与人之间的空间感似乎荡然无存。发达的交通与通讯在提升速度与效率的同时也使得一切事物变化的太快。全球化时代已经证实马克思[5]的预言:“一切固有的古老关系及与之相适应的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关系等不到固定下来就陈旧了。一切固定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空间”在现代化的“场域”中被压缩进了“时间”当中,“地域感”与“时间感”消失,“文化版图”变得模糊。人们的日常生活关系由地域情景纳入到了全球的情景之中,继而成为一种全球共有的“文化经验”。所以如今的中国武术,在时间维度上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在空间维度上本土化与全球化并存,复杂的处境使其发展面临着迷茫与尴尬。
由于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而形成的乡土文化作为中国武术发展的根基,它从根本上有别于建立在以市场经济为代表的现代化的西方体育。“土洋体育之争”虽是中国武术和西洋体育的争论,但更是成长于不同自然环境下的文化对生存空间和话语权的争夺。因为“群体的文化身份在很大程度上产生于地缘——自然环境,产生于群体的人与地缘——自然环境的有机结合,产生于他们与特定自然和人文地点如河流、山脉、谷地、平原、广场、城市、学校和庙宇等的有机结合”[6]。地域环境自然成为人们的最主要的身份认同因素之一。在中国武术内部,同样存在着以地域划分的不同武术流派,如“南拳北腿”“东枪西棍”以及“少林”“武当”“峨眉”“华山”等门派之分,不同的地域环境铸造了武术不同的风格特点,或潇洒飘逸或行云流水或刚猛强硬,同时也是暗含了不同地域武术的价值内涵与心理特征。然而近代以来,随着人们交流的顺畅与频繁,中国武术内部以及西方体育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主要是武术)之间打破了地域文化隔阂,表现出了“同一化”的发展走向。尤其是发达的传媒与通讯使当今世界已经呈现出了“扁平化”的特点,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能同一时刻观看到奥运会的精彩赛事,每天几小时的“电视崇拜仪式”和“网络崇拜仪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语言、服饰、行为以及价值观念等。“人类交流互动越来越依靠远程化的技术后果是使空间从‘地方中剥离,而社会关系将在空间中延展,也和在场的语境发生脱钩、脱域”[7]。商业化气息变革着中国武术原本的生活环境,以地缘、血缘等关系构建的文化共同体正在发生变化,向现代城镇化、商业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压缩着中国武术的生存空间。
在这种环境下,中国武术能做的似乎只能是求新、求变。在西方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尺度面前,中国武术似乎总是显得不够“体育”,而导致其不够“体育”的“原罪”似乎正是中国武术传统的问题。为此,体育场域中不同角色的人们——管理者、知识分子,甚至是武术人本身,在中国武术“体育化”的事业重压下,将所有问题归结为“去传统化”的不彻底问题之上。虽然,中国武术的体育化在武术的对外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并没有改变中国武术的艰难处境,甚至极度的体育化模糊了中国武术的身影,得不到人们的认同,以至于出现认同错位的现象。如一些学校出现学生“喜欢武术却不喜欢武术课”的现象,北京东直门外一家跆拳道馆甚至直接打出“练跆拳道,体验中国武术精神”[8]的招牌,这些足以說明当今人们对武术认识的偏颇、失真,甚至是错位。武术传统应该是中国武术生存所依赖的正是庞朴先生所说的“那个活的东西”。“去传统化”下的武术变革使武术没有了“那个活的东西”,必然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2008年与奥运会的失之交臂,2020申请入奥的再次失利,积极向奥林匹克靠拢的中国武术并没有得到奥林匹克的认可。因为在这一过程中,西方人接受到的根本不是他们想见的、来自东方文明国度的异质性的武术文化,而是一种被体育同质化的文化复制品。而“奥林匹克运动的世界传播,在其中起决定性力量的动力不是来自‘竞赛和‘锦标,而是来自顾拜旦所坚信的‘别的东西的价值”[2]。中国武术这一消极的进化便丢失了其原应有的“别的东西”,没有了“别的东西”的力量支撑,中国武术的发展必定面临迷茫、困惑以及认同危机的窘境。
2 中国武术文化认同危机的应对
2.1 “中国化”的语言:中国武术对外传播提升文化自觉和强化文化认同的必要体现
费孝通先生[9]的“文化自觉”观点阐释为:“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意识要求我们要对自己文化的意义、意识、作用具有深度的认同,因为“是否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关系到文化自身的振兴和繁荣,而且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的前途命运”[10]。
正在发生的全球化当中,西方模式在全球化范围的渗透与扩张和反其道的民族主义的两股势头下,人们“一方面看到了全球论(实则是西方现代化的延续)将成为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结果,另一方面也看到了文化多元发展的传统正在受到挑战”[11]。认同和差异成为当今业已深化的全球化表征之一。在经济的全球化、技术的一体化之后,文化软实力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方面,要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必须占据文化发展的制高点。所以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广泛传播应该成为21世纪的中国文化发展战略。
中国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先锋,一直是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高光名片。然而中国武术在对外传播中却丢失了“特殊性”与“民族性”,流露出如“迷失道路的歧路之羊,既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也不知道该向哪里去”[12]的迷茫。在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之间,中国武术似乎一直在渴求着体育运动“身份”,在体育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武术一直努力着运用西化的语言——体育来表达、介绍自己。尽管体育的“语言”对中国武术的阐释显然存在很多“词不达意”的情况,但是这似乎是让不了解东方文化的西方最快知道并认识中国武术的“捷径”,尽管他们认识的是被异化、扭曲了的中国武术。然而被异化的中国武术的传播,最终的结果将会是中国武术的主体被压制,中国武术的东方文化身份被弱化。当西方国家怀着对神秘的东方文化的向往而学习的中国武术却是一件西方体育粗劣的复制品,当中国人发现自己的文化名片却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文化身份时,中国武术该以怎样的姿态存在于世界体育文化之林?存在于世界体育之林的没有“自我立场”的中国武术是否还是中国武术?
有学者认为:“如果没有以我为主的立场,没有自己的文化身份意识,没有独特的中国经验和东方韵味,中国当代艺术永远只会被笼罩在夕阳艺术传统之中,永远无法给世界艺术界提供一种崭新的视觉效果和审美经验。[13]”同样,中国武术要给世界体育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觉效果和审美体验就必须让世界体育尤其是强势的西方体育感受到一个绝不相同的身体运动文化,让西方体育对中国武术有一个“他者化”的认同。这就要求中国武术必须坚持中国立场,要具有文化身份意识,保持运用中国武术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因为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任何一件作品要引起他者的关注都必须具有自己的独特属性”[14]。中国武术与艺术作品一样,在全球化语境下也必须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与语言。
中国武术通过“中国化”的语言对外“讲述”并非是保守的、固执的、排他性的,而是变中求变的,是“和而不同”的存在方式。在体育全球化的语境下,中国武术应该是差异性的存在,要“既具有全球化的眼光去审视当代文化问题,又具有本土化的意识对全盘西化加以警惕”[15]。在世界体育的交流中,中国武术应该运用“中国化”的语言来确立自己的民族身份,以拉开与西方体育之间的“距离”,展现出强烈的东方文化精神,并以此来认同自己的“文化身份”和构建自己的“文化形象”,在保持自己传统的独特性与独立性的基础上吸收“他者”文化精华以丰富自己的文化内容,在继承与开创武术传统当中更新中国传统武术以适应错综复杂的世界格局。
2.2 传统的“再发现”与“再生产”:武术增强文化自信和解除认同危机的有效方式
“文化传统是传统文化背后的精神连接……文化传统当然存在于传统社会的文化现象之中,但它更多地是指这些文化现象所隐含的规则、理念、秩序和所包含的信仰”[16]。中国武术的发展理所应当继承传统武术中所隐含的规则、理念、秩序以及信仰,并不断地增加新的内容与典范,使其更丰富、更充实,成为最具有时代特征的中国文化代表。因为只有民族专属的基本成份才能真正代表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与其他民族区别开来,只有时代特有的特殊成份才能真正代表该时代面貌并同其他时代区别开来。
而事实上,中国传统武术之所以能够传承悠远、独具特色,正是得益于其自强不息和与时俱进。武术的文化生产呈现出3个特性:文化的转换、身体的文化、杂交文化体。在特定的时间与空间内,武术通过文化意义、社会谱系和生产资料进行的转换、改变和重组,对手与身体技艺作加工、拓展,打破了文化界限,实现古今融会、中西贯通,体现出文武张力的理想[17]。因而,无论是器物、制度,还是精神,武术“再发现”和“再生产”从未消停,令武术在自我语境中保持着“先进性”,推动着武术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只是近代以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外来文化的大量倾入和面对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有所迷失。中国武术是要适应这个新时代、新世界,可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的身体运动文化——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之间的文化适应似乎应该是相互的,而不应是单向的。因为“文化适应是这样一个现象,即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或个体相互之间持续的直接接触,结果接触双方原来的文化都发生了变化”[18]。然而,中国武术和外来的西方体育之间实际上并没有表现出相互适应,错误地评判自己为弱势文化地位使中国武术总是在学习、在模仿强势的西方体育,甚至到了“去中国化”的地步。许多学者对于竞技武术出现的“体操化”“样板化”的现象进行了评述,如“在竞技武术套路成为武术发展主流的今天,传统武术亦受到其潜移默化的渗透……使传统武术在追求‘体用兼备的思想下陷入南辕北辙的危机”[19];应“停止‘样板武术的谬种继续流传,至少停止它的唯一地位和对他的全力支持,恢复传统武术的应有地位和活动舞台”[20]。仍身陷认同危机的中国武术并没有表现出一个正确的文化适应的状态,甚至为适应新的文化生态而“去传统化”“去中国化”的变革使中国武术表现出了对自我身份的质疑,因为失去了传统的中国武术,绝对不可能成为中国历史、文化的经典和脊梁。
当今中国武术的不断竞技化、体育化的变革,是中国武术在当今以西方体育文化为主导的文化生态环境下的消极适应,是对中国武术文化的极度不自信,导致了中国武术的文化身份、文化认同出现了问题。而这种问题的出现正是因为在社会的变迁过程中“传统社会原有的认同模式和认同格局被打乱”,不能与现代社会文化相融合导致。然而,“历史上有所谓文化危机、精神危机、信仰危机时代,那是说文化传统发生了问题。究其原因,或由于强烈的政治震撼,或由于深刻的社会变革,或由于风靡的文化干扰……危机的消除,有待于传统的重振和重组,任何武力的、政治的、经济的、宗教的强制措施最终都是无效的”[21]。对传统的“重振与重组”是中国武术消除文化认同危机并适应当今社会文化环境的有效措施。西方体育的先进性蒙蔽了我们的原本善于发现传统的双眼,误导了我们变革的脚步。我们必须运用另一种眼光和另一个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便是文化自信。在对待武术文化时同样如此。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再发现”,就是寻找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对中国武术进行全新的审视,审视它的文化传统,洞察它的本真属性,探寻它的价值意义,以求对中国武术有一个更为全面、更为精准的阐释。对传统武术“再生产”,即是顺应时代潮流,让中国武术的发展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彰显时代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注重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2]所以,中国武术的“再生产”应该站在文化的主体立场,对本民族文化保持高度的自信,让传统结合现代以适应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同时以保持本民族文化的主导地位,强化民族身份。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只有在现代对文化传统进行“再发现”与传统文化的“再生产”,中国武术才能适应当今的文化生态环境,成为中国文化身份的代表。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当今世界,任何国家与民族都无法从世界文化的发展格局中完全脱离。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而导致的中心与边缘、权利与支配、自我与他者的复杂关系,在一体化的发展倾向中树立起一种文化意识、构建民族文化认同、表达自己的民族身份,成为对抗文化霸权主义获得生存空间的有效措施。中国武术的现代化发展是要同时完成文化的解构与同构的过程:要对自身进行重新审视,对自己千百年的武术传统进行选择,找出那些不适合当今时代的传统加以摒弃,如狭隘的思维方式和文化观念,这是一个对“自我”文化的解构过程;同时也要具有国际化的眼光,站在文化的高度,继承中国武术中那些具有普适性的传统,并结合时代特色,积极地与“他者”文化之中可融合的部分进行融合,创造出一个适应新时代的武术文化体系,这又是一个面对国际化传播的文化同构过程。中国武术的文化认同是中国武术自我认知程度的标志,只有充分、正确的自我文化认同,中国武术才能建立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尊,成为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代表。
参考文献:
[1] 龙应台. 紫藤庐和星巴克之间[EB/OL]. [2017-12-24].http://www.people.com. cn/GB/wenhua/27296/2018581.html.
[2] 姜熙. 体育全球化中中华武术的生存危机和发展抉择[J]. 体育学刊,2009,16(10):84-88.
[3] 王岗,王铁新.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审视[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211.
[4] 王岗.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的问题:文化模仿[J].体育科学,2006,26(7):71-74.
[5] 马克思,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5.
[6] 阮炜. 地缘文明[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5.
[7] 安东尼·吉登斯. 社会的构成[M]. 北京:三联出版社,1998:196.
[8] 邱丕相. 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6.
[9] 费孝通. 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J]. 思想战线,2004,30(2):1-6.
[10] 云杉. 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对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思考(上)[J]. 红旗文稿,2010(15):4-8.
[11] 王鉴,万明钢. 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J]. 广西民族研究,2004(2):21-28.
[12] 文善恬. 競技武术,歧路之羊?——武术发展要警惕一种“去竞技化”倾向的回潮[J]. 体育科学,2008,28(11):87-92.
[13] 曹焜. 中国当代油画中的“性图像”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1.
[14] 金玉柱,王岗,李丽. 中国武术文化主体性困境与重构[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7,29(3):128-131.
[15] 任湘云. 合而不同:文化全球化的途径与归宿[J].宜宾学院学报,2015(5):111-113.
[16] 刘梦溪. 论国学[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58.
[17] 戴国斌. 中国武术的文化生产[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1-18.
[18] 黄彩文,于爱华.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以云南民族大学为例[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24(7):47-57.
[19] 马文国,邱丕相. 文化的流失:传统武术的痛楚[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23(2):2-3.
[20] 程大力. 传统武术:我们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J]. 体育文化导刊,2003(4):17-20.
[21] 庞朴.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庞朴卷[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47-48.
[22] 习近平系列讲话读本: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EB/OL]. (2014-07-09) [2018-01-06].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4-0709/c373228-25258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