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使命、挑战与对策

2018-12-04 10:24马德浩
体育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体育学校工作

摘 要:根据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建设“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的目标,分析新时代高校体育发展肩负的使命: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培养大学生体育道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增进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积极开展大学生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为体育强国建设做贡献。基于此,提出了高校体育的发展对策:站在助力“四个强国”建设高度,提升高校体育的地位;理顺高校体育管理层级,健全高校体育自我治理体系;细化高校体育评估指标要求,增补高校体育评估实施细则;改善高校体育场地设施,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研制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标准,优化公共体育课程设置;构建相互衔接的体育比赛体系,重视学生体育社团培育;创新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举措,保障高水平运动员公平参赛。

关 键 词:高校体育发展;健康中国;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8)05-0005-08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oals to build a healthy China, an educational power, a cultural power, and a sports power, set by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author analyzed the missions undertaken b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 physical health level, assist healthy China construction, cultivate university students sports morals, implement such a fundamental task as moral establishment and student education, carry forward socialist sports culture with Chinese features, actively develop university student group activities and sports competitions, and make contributions to sports power construction. On such a basis, the author put forward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tand at the height to assist “four powers” construction, promote the status of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larify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levels, perfect th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self governance system; refin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index requirements, add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evaluation implementation rules; improv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venues and facilities, strengthen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eam construction; develop university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andards, optimiz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etup; build mutually connected sports competition systems, value student sports association cultivation; innovate on high performance sports team construction measures, ensure high performance athletes fair competition participation.

Key words: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development;healthy China;new era

黨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判断,并提出建设“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等目标[1]。这些目标的实现最终要回归到“以人民为中心”根本出发点,回归到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解决上。作为国家优秀人才培育基地的高校,责无旁贷地应将这些目标的达成落实在自身的发展中,明晰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新使命、新责任。对于高校体育发展而言,也应思考新时代高校体育发展的使命有哪些?目前面临什么样的挑战?如何更好地肩负起这些使命?

1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使命

1.1 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2016年,习近平[2]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强调:“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领导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健康中国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制定《“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以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达成。党的十九大也强调:“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1]然而,从我国自1985年以来组织7次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数据看,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整体呈现逐年下降趋势[3]。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经过近10年来国家对于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关注以及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努力,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已出现止跌向好的趋势[3]。可以说,我国学生群体的体质健康短板已经上移至大学生群体,这是迫切需要引起高等教育高度关注的问题,因为它已经严重影响到健康中国建设的整体推进。

导致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其体育参与水平不足。教育部2016年对全国23个省市高校体育工作的专项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主要包括体育课和课外活动)在1小时以上的学校仅占57.94%[4]。而在教育部2015年对全国27个省市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专项调查中,中小学校“每天一小时”锻炼活动的平均落实比例为96.93%[4]。从这两组数据的对比中,也可以看出高校在落实《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5]要求上,远不如中小学校落实《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时间”[6]要求积极。

此外,由于体育兴趣与行为的培养是长期、连续过程,高校作为国家教育体系“最后一公里”节点,如果不重视学校体育开展、不注重学生体育习惯养成的话,就可能使很多学生在中小学养成的体育兴趣发生转移、体育行为中断,致使国家整个学校体育培养体系的目标难以有效达成。事实上,由于高校的课程安排相对较少,学生的空闲时间较多,再加上学生大多离开父母选择在学校住宿,其行为的自主性和发散性都较中小学大大增强。所以,大学阶段不仅是学生体育行为养成的增强期,更是体育行为中断的敏感期,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所以,高校更应重视体育的发展,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进而肩负起完成国家整个教育体系在学生体育兴趣与行为养成上“最后一公里”目标的实现,这其实也是新时代健康中国建设赋予高校体育的重要使命。

1.2 培养大学生体育道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立德树人”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其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7]。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立德树人”之所以强调以德为先,不仅是要求教育事业要传授知识,更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与北大师生座谈时所讲的“青年的價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8]。然而,卢家楣等[9]对全国100所高校11 982名大学生的现状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包括爱国感、责任感、正直感、信用感、奉献感、公平感、公益感等)整体得分为6.45分(最高分为10分),刚过及格线(6分),处于偏低水平,甚至低于青少年群体的道德情感总平均分;尤其是在与公正、友善等价值观密切联系的正直感、奉献感、公益感上得分较低。

体育运动在培养大学生道德素养方面有独特的路径,即体育运动提供真实道德教育环境,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切身体会如何与人合作、与人公平竞争,懂得怎样在复杂情景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果断勇敢、顽强拼搏、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以及尊重他人、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精神风貌。正如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毛泽东在青年时期指出:“体育一道,配德育与智育,而德智皆寄于体。无体是无德智也。”[10]习近平[11]在接见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时也强调:“体育健儿在里约奥运会上的表现,展示了强大正能量,展示‘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奋斗精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这样的精神。”

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是培养精英人才的大本营,在国家整个教育体系走向上起着引领作用。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要求:“全面提升体育教育质量,健全学生人格品质,切实发挥体育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综合作用。”[12]所以,对于高校而言,应高度重视学校体育的发展,积极地发挥其在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与良好道德上的特殊作用,进而更好地肩负起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3 增进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对党的十八大所提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了拓展性增补,将“文化自信”纳进来,并提出了建设文化强国的要求。党中央之所以高度重视文化自信,一方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成就的自觉认同,另一方面是对当代西方文化霸权不合理性的自觉批判[13]。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1]

其实,作为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运动也伴随着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样态。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是对中华传统优秀体育文化的继承,这种继承既包括形式样态上的继承(如武术、划龙舟、舞狮等),也包括精神内涵上的继承(如强调礼德、重视修身、倡导天人合一等)。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内嵌于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爱国主义,从1932年刘长春“单刀赴会”到20世纪80年代许海峰实现我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再到北京奥运会上的金牌总数第一,可以说爱国主义始终贯穿于体育运动发展的整个历程;二是奋斗精神,从20世纪60年代容国团发出“人生难得几回搏”的豪言壮语,到80年代可歌可泣的女排精神,可以说体育运动所承载的奋斗精神激励了整个民族的进步。再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于国家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管是从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还是将体育产业列为朝阳产业,体育发展已越来越深度地融合进国家整体的改革与发展布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文化传播的手段日益便捷,使得大学生接受不同文化思潮的机会大大增加。然而,由于大学生大都刚离开父母,缺乏相应的文化引导,自身的辨识能力又相对有限,很容易受西方虚无主义、无政府主义、消费主义等思潮的消极影响。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主阵地,高校理应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宣传与教育。而对于高校体育发展而言,则应肩负起对大学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宣传与教育的使命,通过增进体育文化素养,培养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奋斗不息的精神,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的认同感。

1.4 积极开展大学生群体活动与运动竞赛,为体育强国建设做贡献

对于我国体育发展而言,普及与提高是关键。如何协调二者的关系始终贯穿在体育发展的全过程。对于高校体育发展而言,就是协调好开展大学生普及性群体活动与培养精英运动员参加运动竞赛之间的关系。《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活动,有序开展课余训练和运动竞赛,积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大力营造校园体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12]

然而,教育部2016年对高校体育工作的专项调查显示:达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组织学生每周至少参加3次课外体育锻炼”基本要求的高校占比仅为13.58%,达到“参与运动会的学生达到50%以上”基本要求的高校占比仅为21.41%[5]。可见,高校在普及性群体活动的组织数量与质量上均不容乐观。此外,由于体育部门控制着国内大部分重要赛事的举办权及国际赛事的参与权,其在遴选参赛運动员上更倾向于从体育系统内部选拔,导致高校培养出来的高水平运动员常常遭遇“报国无门”的尴尬,挫伤高校培养精英运动员的积极性[14]。再加上培养精英运动员,建设高水平运动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这对于很多高校是很难承受的。所以,现在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已逐步变成安置退役运动员的主要途径[15]。事实上,从近年单项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全运会以及省(市、区)运动会等重大赛事看,无论是“学生运动员”取得的奖牌数量还是创造的运动成绩都不理想[16]。

综上所述,我国高校体育目前不论在大学生群体活动开展上,还是在培养精英运动员上均未取得理想的成效,对于体育强国建设两大任务(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的贡献仍非常有限。而反观美国、英国、日本等体育强国的高校,其不仅是全民健身最活跃的场域,也是国家培育精英运动员的大本营。所以,对于新时代的高校体育发展而言,要主动肩负起为体育强国做贡献的使命,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群体活动组织的数量与质量,另一方面要注重精英运动员的培养,进而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优质的人才资源。

2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2.1 高校体育地位边缘化

受我国传统的以学习成绩为考核指标的应试教育制度的影响,高校在招生时也普遍存在“唯分数主义”的倾向,而对于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相对淡漠。此外,以科研为核心指标的大学排名带给高校管理者的压力,使其在资金分配与师资建设上更加侧重能够给学校排名带来直接影响的领域,而对于学校体育这种“隐性指标”或者说“可忽视指标”的重视程度不够。再加上体育学科始终没有较为清晰的学科定位[17],导致其仍在教育学门类之下。这样的学科地位很难获得较大的话语权,也很难引起高校管理者的重视。所以,在高校的院系设置里面,体育系往往被设置在教育学院下面,或者设置在公共教学部下面。可以说,“唯分数论”的理念与“唯科研论”的评价体系,共同导致学校体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被边缘化地位。

教育部2016年的高校体育工作专项调查数据:在所调查的523所高校中,制定了学校体育中长期发展规划的高校占56.60%,建立了体育工作评价考核机制的高校占63.48%;在280所普通本科院校中能为大一、大二本科生开设不少于144学时体育必修课的高校占52.50%,在243所高职高专院校中能为大一、大二专科生开设不少于108学时体育必修课的高校占52.26%[5]。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调查指标都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的最低要求,可见高校体育的受重视程度不容乐观。而学校体育在高校地位的边缘化不仅影响了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影响了学校体育的教学质量,更影响了学生进行体育学习与锻炼的主动性以及终身体育观、健康观的形成,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2.2 高校体育管理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在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开展上已建立了相对健全的管理体制。具体表现为:国务院作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全国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开展进行总体指导,具体管理事务主要由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两大部门进行负责。其中,教育部主要由其下设的体卫艺司对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进行管理;国家体育总局主要由其下设的青少年体育司参与学校体育工作的部分管理。地方各级政府是地方管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最高行政机关,具体管理事务也主要由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与体育行政部门负责。进而从总体上构建了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国家、省(市)、市(区)、县4级纵向管理体系,这也是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得以良性开展的重要保障。

与中小学校相比,高校的管理层级归属具有多元性的特点,这也导致高校体育工作的管理相对复杂。其中,作为我国高校主体部分的省属高校,其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层级主要是国家、省(市)两级。然而,考虑到省属高校在我国科层制管理体系中与省教育厅、体育局等具体管理学校体育工作的行政部门属于同一级别,从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看同级别部门间管理能否取得良好成效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疑问[18]。再加上省教育厅、体育局往往把学校体育工作的管理任务分别下放至相应的体卫艺处、青少年体育处,这就容易出现“下级部门管理上级部门”的情况。这种管理层级的不对称使得省(市)一级行政部门对高校体育工作的管理效能常常受到很大的掣肘。另外,根据教育部2017年6月发布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我国目前有中央部委直属高等学校115所,其中教育部直属高校有75所[19]。对于部委直属院校的学校体育工作管理而言,其主要是国家层面的一级管理。事实上,这些部委直属院校与教育部体卫艺司、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年体育司也存在同级别部门间管理,甚至是“下级部门管理上级部门”的情况(因为我国目前有32所副部级高校)[20]。可以说,管理层级的不对称与不顺畅使得高校体育工作缺乏有效的指导与监管,这也进一步加剧了高校体育地位的被边缘化状态。

2.3 高校体育评估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中小学校体育工作已经形成了较为健全的评估机制,包括《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方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学校体育年度报告办法》等。其中,《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学校体育年度报告办法》也适用于高校[21]。虽然,《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印发为高校体育工作的评估提供了重要支撑,但是与《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相比,《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没有明确评估周期,与《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明确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于每年12月31日前将《审核报表》和评估工作报告报教育部”相比,《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仅做了“教育部将适时组织开展面向所有高校的《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达标工作专项评估、检查”模糊性描述。评估周期不明确,会导致部分高校在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上存在侥幸心理,难以形成重视高校体育开展的长效机制。二是没有合理区分评估等级,《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规定“评估采用等级评定,评定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而且提出“体育工作有特色,深化改革有成效,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有创新的学校,可以在评估中获得加分奖励”的条款。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更多是从“兜底线”出发,确定达到“合格水平”的基本要求,并没有合理地区分评估等级,这样就难以达到“促先进”的效果。三是部分指标描述相对宽泛,操作性不强,比如《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提出“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等基本满足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需求”。那么,何为基本满足?需要达到的人均场地面积是多少?这些标准不明确的话,就很容易让部分高校在评估中“钻空子”。四是缺乏评估的实施细则,《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提出“省级及以下教育行政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学校体育工作自评情况进行复核,形成评估工作报告,逐级上报”“各地可设置一定比例的学校体育工作评估监测点学校和示范性学校”“建立学校体育工作专项督导制度”等实施细则,以保证评估工作得到有效落实,而《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并未就此做出具体要求或说明。

2.4 高校体育场地与师资队伍建设不理想

充足的体育场地设施是保障学校体育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然而,受学校体育地位边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为了学科排名,将大部分的经费用于学科建设与师资培养上,真正投入到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的经费很少,导致高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教育部2016年的高校体育工作专项调查数据:在所调查的523所高校中,上学年体育经费投入占学校经费投入比例在1%以下的高校占43.98%,体育场馆、设施和器材符合国家配备、安全和质量标准的高校为70.17%,体育场馆、设施在课余和节假日向本校师生和社会人员开放的学校为48.57%[5]。由于高校目前能够提供给学校体育教学的场地非常有限,很多公共体育课只能在一些走廊过道中进行教学。再加上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上课人数的增加,很多体育教师出于安全考虑,只能教授一些相对简单的技术动作。这样的场地条件不仅限制体育教师教学内容的灵活选择,制约多元化教学的尝试,更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保障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核心要素。然而,受学校体育地位被边缘化的影响,我国高校在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普遍存在消极对待的做法,致使高校体育师资不仅数量不足,而且质量也不理想。教育部2016年的高校体育工作专项调查数据:在所调查的276所普通本科院校中,兼职体育教师有954人,体育教师缺口达1 955人;在所调查的239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兼职体育教师939人,体育教师缺口達778人;在填写教师学历的508所高校中,体育教师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的高校占比仅为21.85%[5]。再加上高校受学科评估指标的影响,在教师的职称评审上,过度强调科研、获奖等量化指标,而对教学指标的重视程度不足,致使很多体育教师为了晋升职称而将大部分精力转向科研,把教学当成“副业”。一些在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的青年教师在30岁左右已取得“教授”职称,而一些广受学生欢迎、在教学上投入很大精力的教师反而在退休时可能仅是“讲师”或“副教授”的职称,这种畸形的职称评审机制事实上严重地挫伤体育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2.5 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陈旧

科学课程设置是保障高校体育良性开展的载体。《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应科学安排课程内容,在学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根据学校自身情况,开展运动项目教学,提高学生专项运动能力。”[12]然而,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较为陈旧,大部分课程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延伸,课程内容也与中小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存在很多重复,从而失去了大学公共体育课程的特点。再就是忽视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更强,对于学习内容的选择更加强调趣味性。而我国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仍强调灌输式技能性教学,对于运动项目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的阐述较少,对于趣味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也相对有限。这样的课程不仅使得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也难以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体育运动的价值所在,更谈不上终身体育观、健康观的培养。

2.6 高校体育比赛形式化

丰富多样的体育比赛是营造校园体育文化,促进高校体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要求“建设常态化的校园体育竞赛机制,广泛开展班级、年级体育比赛,学校每年至少举办一次综合性运动会或体育节,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竞赛,吸引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12]。然而,我国高校体育普遍存在比赛数量较少,而且形式化的问题[22]。高校针对普通大学生的比赛主要是阳光体育联赛,而且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5月份。在其他的月份里,很少有学校层面组织的体育比赛。事实上,即使在参加阳光体育联赛上,很多院系也仅是象征性地选派学生参加,对于比赛重视程度严重不足,导致阳光体育联赛质量不高。

导致高校体育比赛数量不多、形式化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国外大学校长亲身参与,而我国高校领导更多是象征性视察。学校领导不重视,更难以奢望院系领导重视了。二是学校对于体育比赛的宣传不够,国外大学将体育比赛放在校园新闻网的首页要闻栏,而我国高校对于学生体育比赛的宣传更多是简短性报道,甚至是不报道。宣传工作不到位,很难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三是学校缺乏相应的激励机制来促使院系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学校体育比赛,院系也未构建相应的激励机制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比赛的主动性。四是学生体育社团较少,且组织结构较松散、经费支撑有限,难以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5],与国外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在校园体育比赛组织中扮演主力军的情况差距明显。

2.7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情况不佳

从体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不仅能够有效地活跃校园体育文化,激发学生的体育参与热情,而且能够为国家培养和储备优质的竞技体育人才,提升国家整体的竞技水平。《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强调“学校应通过组建运动队、代表队、俱乐部和兴趣小组等形式,为有体育特长的学生提供成才路径,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奠定基础”[12]。然而,我国高校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情况普遍不佳。教育部2016年高校体育工作专项调查数据:有高水平运动队的高校占20.08%,运动队主要项目在10项以上的高校占13.77%;上学年运动队训练时间在7~12个月的高校占37.48%,运动队参加省级以上比赛6次以上的高校占23.33%[5]。

导致高校体育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情况不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生源问题,目前下放学校的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名额较少,很难组建更多的高水平运动队。国外高校普遍设置运动员入学奖学金以吸引优秀运动人才,而我国高校在这方面的奖励机制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吸引优秀的生源。二是教练员问题,国外高校设置专门的教练员岗位和绩效考核机制,而我国高校对于教练员队伍的建设普遍重视不够,大多未设置专门的教练员岗位和绩效考核机制,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教练员多为体育院系的任课教师,而且工资收入普遍不高,难以吸引优秀的教练员,更难以组建教练员团队。而美国高校的高水平教练员不仅工资收入远超过普通大学教授,更有相应的教练员团队。三是经费问题,由于学校拨给的经费有限,导致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条件较为简陋,饮食营养难以保障,出国参加比赛也受到很大限制。

3 新时代我国高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3.1 切实提升高校体育的地位

一是加大国家层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应站在建设“健康中国”“教育强国”“文化强国”“体育强国”的高度,通过相关政策文件提升学校体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使高校管理者真正意识到学校体育在培养精英人才上的重要作用。二是根据我国高校发展的现实,建立一系列的激励高校管理者重视学校体育发展的机制,比如在招生考试尤其是在自主招生考试中强制性增加有关学生体育能力方面的测试;再比如强制性地将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纳入大学排名或者学科评估的指标体系等。四是教育部门应督促学校管理者将大学生的体质测试成绩与院系年度考核挂钩,以提升院系对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五是应重新审视体育学科的重要性,可参照将艺术学科上升为学科门类的做法,将体育学科上升为学科门类,以提升学科影响力。同时根据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引导高校设置专门的针对体育学科发展的评估方案,鼓励有条件的高校设置体育学科繁荣计划,为体育学科的发展提供更为公平的环境。

3.2 理顺高校体育管理层级,健全自我治理体系

管理层级的不对称与不顺畅是制约高校体育助力“四个强国”建设的制度瓶颈。因此,一是要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推动公办事业单位与主管部门理顺关系和去行政化,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的要求,逐步取消高校的行政级别,为教育、体育等行政部门加强对高校体育工作的有效管理提供制度保障。二是针对我国高校行政化的现实,在国务院层面建立更高级别的全国高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就高校体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同时应在省(市)层面成立相应的对接机构(如省(市)高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等),进而改变目前高校体育管理层级不对称的现状。三是应进一步健全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部门的部级联席会议制度,就高校体育工作进行跨部门协同管理。四是要规范高校体育运动委员会的建设,明晰具体的权力与责任,引导构建衔接顺畅、分工合理、组织得力的高校体育治理体系,从而提升高校体育的自我治理能力。

3.3 细化高校体育工作评估的指标要求和增补实施细则

一是明确高校体育工作的评估周期,建议与《中小学体育工作评估办法》一样,采取每年评估的形式,一方面是避免部分高校在学校体育工作评估上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是有利于与中小学校评估同步,以进行对比,使国家更明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薄弱环节。二是合理区分高校体育工作的评估等级,建议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个等级,进而从“兜底线”与“促先进”两个层面推动高校体育的良性发展。三是进一步细化高校体育评估的指标的要求,尽量做到可以量化,进而增强指标评估的可操作性。四是增补高校体育评估的实施细则,比如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区域内高校学校体育工作自评情况进行复核,形成评估工作报告,上报教育部;将高校体育工作纳入国务院教育督导机构和省(市)教育督导机构的工作计划,督导报告要按规定程序向社会公布;教育部要认定并公布高校体育工作示范学校,并给予一定的奖励等。

3.4 改善场地设施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改善高校体育场地条件上,一方面是为了保障高校体育场地设施的基本需要,教育部门应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体育场地设施最低标准,并将其增补到《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比如设置学生人均体育场地的最低标准等,对于达不到最低标准的高校,应限期整改。另一方面是鼓励高校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积极吸纳社會或市场资金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条件。

在加强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上,一方面是教育部门应引导高校针对体育学科特点,建立相对独立的体育教师工作考核和职称(职务)评聘办法,以提升公共体育课任课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另一方面是借鉴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的经验与办法,对高校公共体育课任课教师进行培训,以提升公共体育课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注意吸取基础教育阶段设立体育教研员的机制,探索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上设立教研员的模式,以进一步加强对高校体育师资专业化发展的指导。

3.5 研制公共体育课程标准,优化课程设置

一是从弘扬中华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角度,将武术、划龙舟、舞龙、舞狮、射艺等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纳入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并将开设的基本标准增补进《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中,比如保证所开设公共体育课程中中华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课程的占比等。二是针对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较多重复的现状,明晰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原则与教学设计,可根据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制定的有关经验,组织相关专家着手研制针对高校公共体育教育的课程标准,以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设置起到引领与指导的作用。三是根据大学生的学习需要,通过设置初级班、中级班、高级班的形式,着重培养大学生对1~2个运动项目的参与兴趣与掌握水平,以达到树立终身体育观的目的。四是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在公共体育课程设置上增加理论课教学环节,以加深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文化的认识,增进体育文化素养。比如,华东师范大学就通过让本科生参加体育慕课(MOOC)学习,并将慕课学习成绩与本科生最后一个体育学分挂钩的形式,促进学生参与体育文化学习,取得了良好成效。

3.6 构建相互衔接的比赛体系,重视体育社团的培育

一是引导高校建立常态化的校园体育比赛机制,并将其纳入到高校体育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同时,要鼓励校长亲身参与校园体育比赛,并选取典型案例(比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进行广泛宣传。二是在整合赛事资源的基础上,系统设计并构建大、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学生体育比赛体系,以增强高校体育与中小学校体育的互动,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可以借鉴上海通过成立校园足球联盟、打造校园足球四级联赛的成功经验。三是进一步加强对高校学校体育比赛质量的监督,尤其是要对高校开展“阳光体育联赛”的情况进行抽查、评估与反馈。四是要重视学生体育社团在促进高校体育比赛多样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若干个以运动项目为类分的高校学生体育社团联盟组织,以加强对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与组织。同时,要鼓励高校学生体育社团创新比赛开展形式,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若干个较为成功的高校学生体育社团作为优秀案例在高校进行推广。

3.7 创新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一是应站在普及与提高相互促进为体育强国建设做贡献的角度,适当增加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招生名额,鼓励高校设置运动员入学奖学金以吸收更多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进入高校学习、训练与竞赛。二是选择高水平运动队建设情况良好的学校为案例,结合国外的先进经验,设置专门的教练员岗位和绩效考核机制,以吸引优秀教练员进入高校执教。三是引导高校设置专门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经费,保障高水平运动队良好的训练与比赛条件。四是体育管理部门应站在更长远的高度,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分项目、分步骤地转移给学校、职业俱乐部和家庭等组织单位,而自身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国家队的选拔与训练上,同时注重给予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公平的参赛机会。

参考文献:

[1]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Z]. 2017-10-18.

[2] 习近平. 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8-21 (01).

[3] 国家体育总局. 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公报[Z]. 2015-11-25.

[4] 《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编写组.中国学校体育发展报告(2016)[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233-278.

[5] 教育部. 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Z]. 2014-06-11.

[6] 教育部. 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Z]. 2014-05-26.

[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Z]. 2012-11-08.

[8] 瞿振元.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 人民日报,2014-09-10 (07).

[9] 卢家楣,徐雷,蔡丹. 当代大学生道德情感现状调查研究[J]. 教育研究,2016(12):54-61.

[10] 崔乐泉. 中国体育通史(第三卷)[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217.

[11] 习近平. 习近平在会见第31届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6-08-26(01).

[12] 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Z]. 2016-04-21.

[13] 冯鹏志. 从“三个自信”到“四个自信”——论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构[N]. 学习时报,2016-07-07 (01).

[14] 马德浩.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萎缩的原因探析与应对策略[J]. 体育与科学,2016,37(5):98-104.

[15] 胡小明. 从“体教结合”到“分享运动”——探索竞技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新路径[J]. 体育科学,2011,31(6):5-9.

[16] 黄爱峰,刘艳明. 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调整与革新[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3):140-143.

[17] 赵志荣. 学科门类视域下我国高校体育专业的困境与出路[J]. 体育学刊,2014,21(6):92-95.

[18] 成婧. 行政級别的激励逻辑、容纳限制及其弹性拓展[J]. 江苏社会科学,2017(5):116-123.

[19] 教育部. 全国高等学校名单[Z]. 2017-06-14.

[20] 张焱,冒荣. 取消行政级别:我国大学转型的里程碑[J]. 江苏高教,2015(3):36-40.

[21] 教育部. 关于印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的通知[Z]. 2014-04-21.

[22] 杨辉. 高校体育的困境与出路[J]. 体育学刊,2014,21(4):71-76.

猜你喜欢
体育学校工作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不工作,爽飞了?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学校推介
选工作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