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龙
应用型本科院校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普通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应用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的本科教育直接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珠三角9个城市与阳江、云浮、清远、韶关、河源、汕尾等环珠三角城市浑然一体,目前,珠三角城市群已经发展成为国内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之一。环珠三角城市逐步对接融入珠三角发展,已逐步形成“中心-外围”的职能专业化分工模式。最新发布的《广东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提出,力争实现每个地市至少有一所本科高校的目标。当前,高等教育在广东省内发展极不均衡。进一步优化高等教育布局,加快本科层次教育的发展,加快环珠三角城市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建设,既是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建设南方教育高地的重要环节,也将为广东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内生动力,是实施振兴粤东西北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
一、广东省高等教育布局概况
广东省内高等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截至2016年12月,广东省共有高等院校(含本科和专科)139所,其中珠三角城市共有114所,占高校总数的82%,环珠三角城市共有10所,仅占高校总数的7.2%。从本科层次来看,截至2016年12月,广东省共有本科学校56所,占全省高等学校数的40.3%。从区域分布看,珠三角47所,占本科学校数的84%,而环珠三角城市仅有韶关建有一所本科学校。清远、河源、阳江、汕尾、云浮等5市仍是空白(见图1)。
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对比分析,珠三角城市每124.98万常住人口拥有一所本科院校,而环珠三角城市每1783.28万常住人口才拥有一所本科院校。再从本科院校数量和GDP比值来看,珠三角地区1324亿元GDP有一所本科院校,环珠三角城市每5963亿元GDP才有一所本科院校(数据来源于《2016年广东省统计年鉴》常住人口和地区生产总值)。由此可见,珠三角城市群外围区域的本科学校存在较大缺口,其中环珠三角地区最为紧缺。广东省的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难以匹配其经济发展水平。
二、加快环珠三角城市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是落实重大发展战略和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区域分工布局和协调发展的需要
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广东省内城市间基于价值链的职能专业化分工现象逐步显现。区域内形成的产业链和企业的跨区域价值链把珠三角城市群中心区域和外围区域(环珠三角城市)的经济发展紧密关联在一起,形成了利益关联的空间城市网络。珠三角中心区域的商业高端服务功能不断强化,生产制造功能在不断向环珠三角外围区域迁移。“中心-外围”的产业共建是提高区域分工效率的有效途径。以清远市为例,在广清一体化发展背景下,清远市逐渐承接广州溢出的部分城市功能和生产制造职能。广清产业园和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发显现。基于此,在环珠三角城市融入珠三角发展的进程中,先进制造业生产职能的转移使环珠三角城市更加需要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广,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并有较强的科技运用、推广、转换能力,与地方、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教育正是围绕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直接服务于地方社会发展需要。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
当前,我省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發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都需要大量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创新能力且能迅速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在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和产业的转型升级的背景下,社会不可避免出现结构性失业。如何培养更高层次、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与经济结构相匹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应用型本科学校能够更好地嵌入地方产业发展,能有效解决珠三角外围城市普遍存在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紧缺的难题。只有加快培养兼具深厚理论知识和娴熟实践技能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才能为广东创新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动力。
(三)优化教育布局和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把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明确纳入了职业教育的范畴,作为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
也是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及满足高等教育需求多样化的必然要求。从国际高等教育培养高级应用技能人才的发展历程来看,提升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层次,举办本科层次的应用型高等院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三、关于环珠三角城市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的路径选择
我省本科层次教育发展要以省级财政支持为前提,充分整合和利用当前的高等教育资源,广泛吸收社会优势资源,选择多种发展路径和多样化的实现形式。
第一,财政支持环珠三角城市建成一批院校建设的财政扶持政策,将环珠三角城市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纳入省级财政经费预算。以省市共建方式,保障经费来源,瞄准地方产业特点,加快在环珠三角城市建成一批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
第二,整合专科层次职业教育优质资源,选择基础好的高职院校与省内有实力的本科学校合作办本科专业或应用型本科院校,共同承担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任务。本科与高职院校能实现优势互补,形成“知识与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一批高职院校逐步落户位于清远市的省级职教基地,学校间的深度合作和交流将产生优质高职教育资源集聚效应,将为市场培育大批技能型人才。以省级职教基地为平台,根据地方的产业基础和新兴产业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高职院校与省内本科学校对接,合作办应用型本科院校,是一种节约成本、行之有效的做法,在短期内能缓解地方产业转型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第三,以本省优质本科教育资源为依托,以“一校多区”的模式鼓励有实力的本科学校到环珠三角城市建分校。本科院校在土地资源相对充裕的环珠三角外围城市选址建立分校区,有利于缓解其办学和招生规模扩大以及中心城市的土地供应相对紧缺的困难。
第四,利用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资源,探索“现代企业大学”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公办高校在校企合作办学的路上,由于缺乏利益纽带连接,难以实现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现代企业大学是由企业出资建立并管理的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市场意识和服务意识更强,服务于企业利益相关群体和所在行业的发展。环珠三角城市地方特色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新技术应用实践人才,大型企业办校既可以满足地方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又可以弥补当前本科层次学历职业教育的不足。此外,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包括学校层面的混合所有制和学校内部二级办学机构层面的混合所有制, 吸引更多的其他主体参与到高等教育的发展中,形成多种资本参与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态势,最终构建一个办学主体多元、教育产权多元,并能进行高效、自主、规范管理的现代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和治理架构。建立现代企业大学和推行混合所有制开展应用型本科层次学历教育,能从本质上实现校企、产学深度融合。
责任编辑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