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0日上午,54岁的马云通过邮件发布公开信,宣布在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际,即2019年9月10日,他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该职位届时将由现任集团CEO张勇接任。
选择在教师节这天公布企业传承计划,马云自有深意。他在公开信中写道:“我们相信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独特的文化,培养和锻炼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体系,才能解开企业传承发展的难题。为此,这十年来,我们从未停止过努力和实践。”
对于自己的未来,马云表示自己是闲不住的人,除了继续担任阿里巴巴合伙人和为合伙人组织机制做努力和贡献外,将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教育、脱贫、环保、公益,都是他长久以来已经投身和将更加投入的事业。
期待“马云式退休”塑造中国商业新风向
中国民营经济的健康与否,从内部来讲,取决于接班人能否顺利接班。过去四十年,中国经济有两个极为重要的特点,一是民营经济蓬勃发展,二是互联网经济方兴未艾。在时代的大潮下,一大批弄潮儿应运而生。他们善于抓住机遇,以强大的个人能力,以极富特点的个人魅力,开创了一个民营企业和互联网经济交相辉映的时代,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是两者中最为成功的。
企业的创始人,一般来说都是企业精神的象征,代表着企业的整体形象。然而,成也创始人,败也创始人。一则,企业不能把希望都寄托在创始人身上,企业的健康发展,如果仅仅依赖于个人,是没有办法走向长远的。二则,企业的创始人再强大再能干,也终有退下来的一天,企业要事业长青,就必须做到传承有序。如果创始人未能解决好自己接班人的问题,也就意味着失败。但这么多年里,能够成功解决企业权力交接问题的企业,实属凤毛麟角。
马云的传承计划,宣布时云淡风轻,但却是一个策划了十年的计划。从陆兆禧到张勇,作为创始人的马云,一直在进行培养接班团队的准备。近几年,马云基本上已经不再过问公司具体业务,将自己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公司长远战略、文化组织架构和人才培养方面。这有助于构建一个完善的公司内部生态系统,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方向。在中国互联网巨头中第一个宣布引退日程,预示着这一代互联网创业企业中,阿里巴巴率先完成了从依赖个人到依靠组织制度建设的转变,这是阿里的一小步,却是中国民营企业和互联网经济的一大步。
马云转向教育和慈善是合乎逻辑的结果
马云转向教育和公益是自然而然的事:他曾在毕业后任教6年,并自称“教师是我最喜欢的职业”,而这也符合人的自我实现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商业本身就是慈善,正如亞当·斯密所说:“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他个人的安乐、个人的利益,但当他这样做的时候,就会有一双看不见的手引导他去达到另一个目标,这样也就促进了社会利益。”市场与商业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生产效率,使得社会物质越来越丰富,普遍地提高了生活质量、延长了寿命、提升了人的尊严。合理的商业模式像水一样,无处不在,持久地施惠于千千万万人。所以,商业与公益本身也有内在的关联性。
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做公益、做慈善,帮助他人,人从中获得自我满足,内心的善念得到满足,是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我们在不同的文化圈中都能看到相似的信念,美国超级英雄电影里面就有“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说法。中国也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知识分子传统。受益于社会(包括市场),最终反哺社会,这也是商业社会正常的企业家选择和合宜图景。而改革开放这四十年,是中国历史上商业与市场经济发展得最好的时代。从改革中成长起来的企业家向慈善家的转变,也是人类社会商业与市场经济规律在中国的体现,是人类共同理念在中国社会中的必然。从这个角度看,马云“退休”去做慈善和教育,对于社会公众来说,重要的不是公司内部事务未来由谁掌舵,反而是这些更“务虚”层面的理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