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佳仪
清晨,淡淡白雾,玄远宁静。小路两旁的苇丛,携一春濡润的水汽,微微摇曳着。
在熟悉而又遥远的记忆里,这时辰是属于你与她的。
一辆老式的三轮车,一把在车厢里扎得结结实实的小藤椅,一条越过了粉墙黛瓦、苇荡青青的乡间小路,她就如此载着你,一次次地来来往往:也许是赶早买青团,也许是挨户访亲友,抑或仅仅是你在房里待厌了,嚷嚷着要出去走走。
无论是什么原因、怎般情况,她都和蔼地微笑着,用她壮实的臂膀将你抱进车里。宽大的后背是你最舒适的依靠,而每每你骀荡至极不由张开双臂,她必会将三轮车蹬得飞快,好让风如丝绸一般缠绕在你指间,伸手去抓取时却纯然是个空。你热衷于这样的戏码,“咯咯”发出清脆的童音,于是,她也舒心地笑了…… 1
后来,你上学又转学,去了另一个城市。归来时,已是数年之后。
小院的格局未变,乡间景致也与彼时并无太大差别,单单是你长高了不少。她急急出来迎你时,需要抬头望你了。你傻傻地认为什么都没有改变,包括她仍然如旧时一样,用呢喃软语唤你的乳名,喊你上车出门去兜一兜风。你感觉车厢变小了,因为你已经伸不开腿。路旁的芦苇依旧,漫开一片清新,是你曾无数次见过的风景。似乎又回到了当年怡淡安逸的时光,你习惯性地伸出双手……
没有风,只有滞涩黏腻的空气。你讶然地转过头去,却瞧见了那个背影——单薄的身架几乎俯于车把之上,双腿吃力地蹬着踏板,身躯因此而晃动、颤抖着,像极了下一秒就会飘落的枯叶。你哑然了:她是谁?
年幼时,懵懂的你曾问她是否会离去,或是是否有一天再也不能载你出游。谁料一语成谶。那双曾经厚实的手渐渐托不住膝下的娃儿们。她起身回望,却已一笑白头。2
“外婆,”你唤她,“你停下来。”
她有些不安地绞了绞手,抬头看你,正如多年之前你曾做过的一般。这时,你才遽然明了:你已长大,而她已衰老。俯仰之间,变化如此之大,而想要变回从前已难如俟河之清。
就如从前的她是你的守护神一样,而今的你才是让她安心的依靠。
你笑了,不同于从前的笑,成熟了许多却依然爽朗。于是,她也舒心地笑了。
“外婆,”你慢慢把她扶进车厢,让她安坐在那把曾为你扎得结实安全的藤椅上,“以后,该换我来载你了。”
三轮车重新出发,沿着旧路,以全新的形式轻快地向前,向前,一路的笑语,一路的欢声,清风又开始拂面而来……忽然觉得身后增加的重量,正是时间的沉淀,是生命里那壶浓郁得醉人的陈酒,是稚童与青少年的界线……
而我,愿借这一辆三轮车,在漫漫前途与您相伴,在永恒的凝睇里,向前,向前,向前……3
1 “长大”是一个常见的作文话题,据此作文,如何写出新意与魅力呢?本文的视角可谓令人眼前一亮。作者着眼家庭生活,选取了一辆老式三轮车作为成长的媒介与岁月的见证,并运用动作描写与细节描写,“壮实、飞快”的形容,对应的是“抱、蹬”的动作,寥寥数言,将儿时的“我”对外婆的崇拜和眷恋展现得淋漓尽致。
2 多年后“我”再次坐上三轮车的画面,蕴含的是无限的感怀与惆怅。鲜明的对比之下,外婆的衰老不言而喻。虽然“我”依旧坐在三轮车里望着外婆,但一切早已今非昔比,“单薄的身架几乎俯于车把之上,双腿吃力地蹬着踏板,身躯因此而晃动、颤抖着”等描述,也为下文“我”的“长大”与情感的抒发做好了铺垫。
3 最后的画面唯美而动人,作者将親情的温暖无私、时光流逝与亲人老去的无奈,以及“长大意味着回报与承担”的感悟,全都聚焦于这个时间点上,最终转化为“我与你换个位置”的温情脉脉的特写镜头。再次出发的三轮车,祖孙俩的欢声笑语,清风吹拂,还有芦苇见证,其意境优美,情感深挚,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