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莲
一、一个奇怪现象的背后
江苏省高考作文阅卷专家组曾经呼吁:“高中同学们,请多多写记叙文,多多写自己吧!”“单从高考‘拿分来看,写记叙文也分明优胜于议论文。”“面广量大的所谓‘议论文几乎千篇一律,均是公理、常理、大道理,甚至‘不讲理。这种作文委实把阅卷人读倦了、读厌了。请想一想:这些作文能获得好的成绩吗?”
毋庸置疑,对于绝大多数同学来说,写作文最大的追求以及成就感的来源便是取得理想的分数,在高考中更是如此。据了解,高考作答中记叙文一直只占15%左右,议论文还是占大多数。这不是很奇怪吗?其实,看似难以理解的现象,背后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一是利与弊,二是难与易。
先说权衡利弊的问题。如果随便写一篇记叙文就能得到较好的分数,那么考生必是“趋之若鹜”,即在同样的写作水准下,如果记叙文能够得到稍高的分数,那记叙文也会成为考生的首选。不过,事实并不是这么简单。高考阅卷中,阅卷老师通常要在很短时间内就打出一个分数,相对于议论文可以直接、反复地进行联系材料、重申论点等特点,记叙文就比较含蓄,它要借故事(事件)来发挥,让主旨含蓄在故事里头。议论文背后好像总有一种高亢的声音:“我说的是这个观点,我没偏题……”记叙文却“犹抱琵琶半遮面”甚至“全遮面”,而它的“神”要靠阅读者去主动地体味,去耐心地发现。退一万步说,议论文即便是偏题也是明明白白的偏题,不会笼着纱般让人费神。或许正因为这些原因,绝大多数师生视记叙文为一朵艳丽的玫瑰花,美是美,爱也爱,但还是忌惮它身上的那些刺,万一稍不留神,花没采得,反而血痕道道,可就得不偿失了,毕竟高考是人生大事,留下“伤痕”可不是用一片“创可贴”就可以解决的。正是基于这种保守的想法,老师会不厌其烦地这样告诫学生:记叙文容易出彩,更容易“出事”,一定要慎之又慎,并且还会举出一些所谓“才女”“才子”在高考时写记叙文而栽跟头的例子。这样,学生在求“稳”心理的支配下,写作时选择议论文也就不足为怪了。
再说难与易。考场上时间紧,任务重,写作文的时间大多在50分钟左右,还有更少的。一位作文水平一般的考生看完材料,审题立意,当确定了自己要写的“立意”后,如果写议论文,就可以直接提炼出论点、分论点,然后在自己的 “素材库”里找材料,确定大体结构。不论是并列式、层进式还是正反对比式等,只要找到可以用得上的事例、名言等,就可以塞进文章里去。而写记叙文,确定立意后,就要找故事,与材料“神似”的故事,能体现“立意”的故事。这个故事要生活化、不老套、能感人。故事从哪里来?直接一点的来自生活,间接一点的来自阅读。故事怎么保存下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有的所见、所闻、所爱、所恨、所愁等如果没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到用的时候,头脑中恐怕只是存有一抹影子而已,在气氛紧张的考场上,想要将之转化为文字,形成一篇文章的材料,谈何容易?所以,大凡在考场上选择记叙文的同学,往往都有自己的写作习惯,他们不会等着老师布置的两周一次的作文题,也不会依赖于老师强调的周记等。正如张爱玲所说,有写作习惯的人,没话找话说;没写作习惯的人,有话没处说。这样的同学对生活比较敏感,善于联想、思考,生活的一点一滴经过他们的心、他们的笔都能成为写作的材料。所以,同样是不大的校园,同样是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同样是日日重复的课堂,他们也会从中发现别人未发现的东西,而这些就是他们记叙文里活生生的绝好的素材。再加上时时练笔,他们的文字功底也较好,在选择文体时,扬自己所长,往往会选择记叙文,往往也容易得到较高的分数。但是,看看我们身边的同学,真正有写作习惯的又有几人?尤其是写作水平中等偏下的同学,写议论文还可以“名人开会”、名言选粹,再加上一些常见的论证方法,勉强可以凑成八百多字的文章。如果写记叙文,头脑中空空如也,本身既非巧妇,更何谈为“无米之炊”。因此,每年记叙文在高考作文中占的比例都很低,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高考优秀记叙文的启示
其实就我所接触的同学,也有不少人平常喜欢读,也想写记叙文,但到考试时又选了议论文,说到底是应试准备不够充分。所以,写好记叙文要从平时做起。怎么做呢?先让我们看看优秀的记叙文,尤其是高考中出现的高分(含满分)记叙文是什么样的,希望它们可以给喜欢并有志以记叙文为主打文体的学子带来启发。写记叙文,除了一些常规的、老师们都会强调的诸如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两三个鲜明的人物、几处细腻的描写等写作技巧,我认为还应该朝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去追求——
1.生活之美
因为一次无意的一瞥,让我发现了她的秘密——原来她的左手只有三根手指。
……
我已记不清那是在哪节课上,老师的PPT上突然出现了一只画风拙劣的老虎,更可笑的是,老虎的前爪只有三只趾爪。“太假了,只有三个指头!”我已记不清我是用何种语气吐出的这句话,可是下一秒,我本能地用手捂住了嘴巴,闯祸了!同学们还不明就里地嘲笑着,而我怯生生地向她望去。她咬着嘴唇,黑黑的小脸上也看不出是青是紫,她低着头,干黄的发丝遮住了她的眼睛。左手依然死死地压在大腿下。同学们此刻的笑声仿佛游离之音,飘在我耳畔,而我的脑中一片空白。
……
我不经意的一句话,却带来了这般的遗憾。
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
——《对不起,我前桌的女孩》(2013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
一辆大巴不守规矩,几次三番拦着道路,母亲看着时间,手不停地打着方向盘。
红灯亮起,车辆霎时间全部停止,我刚开口抱怨大巴司機的无礼,只见母亲拉开车门,径直冲到了大巴司机的车门口,猛猛地敲着车窗,那人车窗紧闭,只听得母亲大吼:“你这人怎么这么不守规矩,我们家孩子急着去高考,要是迟到了你负得起责任么……”
到绿灯亮起,母亲才肯作罢回到车上,远远望去,我依稀地看到,那是一个五大三粗的男人,我的母亲,一个平日里待人柔善的女人,是什么给了她这么大的勇气?
——《忧与爱》(2012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
这两个片段都充满了浓浓的生活味,体现着一种生活之美,字里行间完全是“我”的生活的艺术化展现:我的同学、我的母亲、我的忏悔、我的感动……这就告诉我们的同学,不要抱怨自己生活的单薄甚至单调,只要你善于发现,会有无数值得书写的瞬间。例文中前一个片段是写教室中课堂上,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意外的体验,作者的无心伤害了一个女孩的自尊;后一个片段是一个特例,或者说一个个案,是高考送考中母亲的一个“不合常态”的表现,它们都来自生活,并且给了作者震动或感动的事情。只有先感动自己才可能感动别人。生活之美,美在“真”,书写真实的生活、真挚的情感,永远是记叙文成功的重要保证。
学生尤其要注意积累生活中的“痛感”体会,并将其灵活地转化为记叙文的写作素材。痛感,是一个笼统的说法,是指来自自己生活的、真正在自己内心纠缠过的孤独、无奈以及羞愧、失败、悔恨、迷茫,甚至不是很“阳光”的情感因素。
这些材料的积累主要得益于及时的记录,所以一般有写日记习惯的同学总是会有源源不断的新鲜素材。当然,有时学生可能缺少对生活的感悟,这就需要老师的“帮助”。教师可以“逼迫”他们来寻找看似普通的人身上个性化的素材。比如我曾经布置班级同学在一个学期内写一组记叙文(8篇),分别写自己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亲戚朋友、老师同学等身边的人。这样,为了完成作业,他们不得不时时留意,处处关注,主动积累:父亲的一句有意思的话,母亲的一个细微的动作,朋友的一个新发型,老师的一次谈心……这些细节在过去总是悄悄就溜走了,现在却被他们捕捉并记录下来。再比如很多同学很“怕”写自己的母亲,总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觉得天下母亲都一樣,其实每个母亲都有自己的特点。众所周知,不少高中生和家长(尤其是儿子和母亲)的相处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他们彼此间既充满了关爱,又存有明显的代沟,再加上性别不同导致考虑问题角度不同,总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我班上一位同学和他的母亲也有类似情况,他总觉得自己的母亲没有别的母亲那么关心自己的子女,而对母亲的付出总是感受不到。我便将他母亲(一位小学教师)写的日志复印给他,并请他写一下读后的感受(事先没告诉他作者是谁)。现将这篇日志摘录如下:
儿子不在家
从开始帮儿子整理物品起,便有不舍了。早上送他去学校的路上更是满腹的离伤。其实应该表现得快乐些的,但是没有做到。回程中,各种繁杂的思绪和无处安放的心情像潮水一样涌向心头,心情更是跌入低谷。好在回到学校后忙于开学、开会,这样的情绪暂时地搁置了起来。
晚上被老公接回婆婆家吃晚饭,餐桌上没有儿子在,根本不想吃,可是,如何跟他们说呢,连我自己也觉得太过矫情了。还是不要让他们担心了,安静地咽下一些吧。回到家里,习惯地看玄关处的鞋子,儿子的拖鞋静静地躺在那里,再次提醒我儿子今天不在家。书房里没有他乱扔的垃圾,电脑前也没有他的身影,偌大的客厅里,没有他横七竖八躺着看电视的样子,连明天的《中国好声音》也只能我一个人看了,突然感觉被遗弃了似的。
一个人坐在电脑前,写日志的心情根本没有。儿子此时在上课吧,晚饭吃饱了吧,第一晚他睡得着吗?宿舍里有没有热水呢?老师今天有没有为他解惑?他是否也在想念我?
分离,这个生命中时刻上演的节目,为什么总是这样轻易地把我打败。原本以为,经历了与父亲分别那样刻骨铭心的痛,会让我变得坚强,但是,与每一届孩子们的分别,还是会让我落泪,每一次与儿子短暂的分离也总会让我伤感。暑假里最亲密的同学要远行,因为怕他看到我的眼泪,以至于送别都没能成行,他临行前匆匆地见我一面,也没能好好地跟他讲话。
唉,何时才能不像个孩子似的脆弱?
这位同学认真读了日志,甚为感动,还很羡慕文中的“儿子”有这样的母亲。在得知正是自己的母亲所写之后,被深深地震撼了,从而对妈妈的内心有了更深的了解,理解了自己母亲严肃冷冷的外表下浓浓的母爱,不仅消除了对妈妈的误会和隔阂,而且在以后的记叙文中多次写到了有关妈妈的事情,这些文章都很真实,也很感人,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温馨。这就是一个老师参与来引导学生积累生活素材的例子。
2.文化之美
镇子以箍桶闻名,还有几个手艺不错的工匠。这样安静优美的环境里,工匠们心无旁骛地把祖上的手艺磨了又磨,日益精进。
……
拿起一块木料,先是顺着纹理仔仔细细地端详,用指腹摩挲着纹路,然后刨木。桶身处宽长,桶沿窄短,疏密有致。上墨线时,老人的手一下一下有规律地摆动,一道黑色渐渐成型。不用尺量,那定是精准的,可谓“超乎技而近乎道”。
——《寻找适宜的环境》(2013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
本文描写的箍桶的细节,细腻生动,绝不是一般同学所了解的,更别说成为他们写作的材料了。所以本文凭着彰显出的文化韵味,也容易在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考场记叙文中脱颖而出。确实,考场记叙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可写什么人?记什么事?不少同学要么没东西可写,要么胡编乱造,要么还是写一些老掉牙的东西。无怪乎有的老师说,不少学生到了高中写的记叙文和初中时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我觉得记叙文写作可以尝试去借助一些文化素材,增加一些文化的味道。其实,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身边会有很多文化的元素可以进入作文,尤其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化因素,更是素材的富矿,需要我们去努力发掘。比如我所在的地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有80多项,如剪纸、泥塑、补锅工艺、江南丝竹、精细木作等。可以适当带着学生去了解、熟悉,既可加深学生对故乡故土的认识,又可将传统文化渗透进他们的写作,从而丰富其写作内容,拓宽其写作视野,这样的文章就显得有底蕴、有内涵。此外,还可注意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传说。当然,更可通过阅读拓展文化视野,了解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婚嫁文化……比如2012年江苏高考试卷附加题第20题是:萧统主持编纂的诗文总集是什么?以此题为契机,我请一位家在顾山镇的同学给大家整理了一些相关资料,其中就有这么一段:
南朝时,笃信佛教的梁武帝萧衍大造寺院,他在江阴顾山也造了一座“香山观音禅寺”。寺院造好后,梁武帝的儿子昭明太子到香山寺去烧香,发现这里风景优美,便在寺院的僻静处建了一幢漂亮的小楼——文选楼,自己住在那里读书,编修他的著作《昭明文选》。
后来该同学在写作中多次用到自己整理过的写作素材。汪曾祺说过:“故乡和童年是文学的永恒的主题。”中学生写作文也应该多关注自己的故乡。写作,尤其是记叙文写作,要烙有个人深深的印记才好,你的故乡、你的学校、你的家庭、你的经历、你的交往、你的朋友圈、你的个性化的知识储备……都是宝贵的写作素材。尤其要注意在实践活动中,在旅行中所接觸的文化元素,适时积累,及时整理,有机融合,这都会成为很好的记叙文的材料。
3.意境之美
江南古镇,水乡月城——这八个字是一个名叫“月城”的小镇在路边的宣传语。记得有一次,一位同学在周记中谈到了它的意境。其实,看过这几个字的同学太多太多,但引起注意的太少太少,相信不少师生还记得“风沙渡”三个字,它甚至可以说是高考优秀作文中绕不过去的三个字,且看该文的一个片段:
不由得想起早上过来赶考时瞅见的一家小餐馆,名为“风沙渡”。独这三字,意境全出,那杂乱的店面也仿佛不嫌粗陋,而自有一种粗犷渺远的豪情在胸中激荡了。
只是一个招牌,却可以让这一家平凡的餐馆从一干“某氏餐馆”“某某小吃”中脱颖而出,这就是超越了平庸的力量。
——《拒绝平庸》(2011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
据说阅卷老师发现这篇文章后,看了都拍案叫绝,有的阅卷老师甚至担心它是不是抄袭之作,于是就上网搜,一搜还真的搜到了“风沙渡”,不过不是作文,而是考生所在考点旁边的一个饭店名,大家这才放心了,证明文章不仅不是抄的,还是考生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三个字,虽说是“赶考时瞅见的”——如是这样,应属灵光乍现了——但我更愿意相信是作者时常关注到,并引发了不少感慨的。尽管这是一篇议论文,但就以上片段而言,我觉得可给记叙文写作以启迪,它告诉我们,要用我们的眼、我们的心去关注熟悉的地方中不熟悉的风景,平淡的地方中不平淡的意境。再比如下面这个片段是一篇记叙文的首段,简短的描写,常见的情景,却为全文营造出了不一般的意境:
小镇是个古镇,青砖灰瓦,淙淙流水,静谧安恬得如一只温顺的猫,眯着眼走在吴侬软语的咿咿呀呀里。
——《寻找适宜的环境》(2013年江苏省高考优秀作文)
记叙文中体现意境之美,需要老师引领学生在诗歌学习中关注意象,在生活中寻找诗意,化用诗歌相关语言,沟通诗歌与生活。如果有“诗意地栖居”的意识,笔下就自然容易有不一般的意境。
4.情怀之美
谈到高考优秀作文,2008年上海市高考满分作文《他们》给人印象深刻。虽然考场上每年都会涌现出不少佳作,但此文还会时时为人记起、谈起。不像有些作文昙花一现,很快被“拍在沙滩上”。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恐怕是此文展现出的那种视野和情怀体现了“以诗言志,言为心声”,在空话、套话、假话、大话成风的考场作文环境中,更显得难能可贵。让我们再温习文中的一个片段:
他们背起书包,小心翼翼地融入城市的生活。可是却在“城市人”异样的眼光中,第一次明白了户口与暂住证的区别。他们都是父母心头的宝啊!却过早地承担了不属于这个年龄的负担。
放学回家,他们做好简单的晚饭,父母还在工地或菜场上劳作;午夜醒来,泪眼中城里的星空没有家乡的明亮;悄悄许愿,希望明天他们的打工子弟小学不会因交不出电费而被查封……
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
如果没有“推己及人”的博爱胸怀,很难写出这样的文章。一句“他们,终将会成为我们”使多少华丽的辞藻黯然失色!近年来不少人反对、批评炒作高考满分作文的现象,但是,像这样的满分作文,我们要“大炒特炒”,“炒”出朴实的文风,“炒”出悲悯的情怀。欧阳修借助对苏轼文章的评价倡导一种文风,我们同样可以借这样的优秀作文引导同学关注现实,关注当下的焦点问题,培养他们的人文情怀。这种情怀当然并不是直接言说的,是在记叙文里蕴含的,文中人物的身上寄托作者的情怀。
从初中到高中,从高一到高三,如果教师只是无休止地训练一些所谓的考场写作技巧,而不注意学生人文格调的提升,无论是对培养“人”还是提升“文”都没什么好处。高中生写作理应展现自己的情怀,教师也可结合阅读着意培育他们在这方面的素养,比如在学习经典的古诗文中体会先贤们的精神品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广阔胸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敢担当……也可通过课外活动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本校经常举办全校范围内的“经典诗文朗诵”等活动,在活动中学生通过诵读、抄录、演绎、写感想等体味贤达理想,提升个人层次,进行“三观”教育。正如于丹教授所言,“在诗歌里不知不觉完成了自己生命的成长”。确实,作文如做人,文学即人学,文与人是不能分开的。不然,学生们只能是考试的机器,而难以成为合格的公民,更别说有担当的大写的“人”。
总之,中学生究竟是该侧重写议论文还是记叙文,争议颇多。但考场中记叙文的比例明显偏低,这是不争的事实。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写记叙文,记录自己的成长,展现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思考,关注自己的时代。至于什么样的记叙文是好的记叙文,评判角度不同,标准也就不一。以上只是就几个方面谈个人体会,希望可以给写记叙文的同学带来一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