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教育应让人保持好奇

2018-12-04 12:25张楚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直觉小孩子

张楚廷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说到他的研究之路时,曾说自己就像小孩子一样去问,然后,再像小孩子一样去问。他的这些叙述,真的令人深思。

“用手机发短信”,小孩子听后就问:“为什么不可以发长信呢?”大人不太可能这样问。

“两个红枣比一个苹果还小,为什么2 大于1 呢?”大人会这样问吗?

小孩子的心理,有三个基本特点,一是好奇心,二是大量运用直觉、联想,三是思维的发散。而发散的特点不完全能由直觉和联想来解释。

这几个特点,一方面提供了儿童发问的动力,另一方面也提供了方法。这是天生的或天赋的,也就是说,上天提供給了儿童(亦即人) 这样的动力和方法。

亚里士多德说“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发问是求知的基本表现形式,因而,把亚里士多德的话换个说法,就是“发问是人类的本性”。

好奇心就是求知的动力、发问的动力。什么都觉得新鲜,什么都觉得奇特,就会问新在哪里,奇在何处。不少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就见怪不怪,见奇不奇,不再发问了,也就是说,求知的动力下降了。似乎是见多识广,实际上是思维的原动力缺失了,思维僵硬了,动力不足了。

发散是一种方法,当然,有意识地掌握和发展这种方法也成为一种能力。善于联想是善于发散的表现之一,但发散包含更宽泛的内容。意想不到的发问只能用发散来形容。直觉是达到发散的一种形式,它比直观直感的内容更宽泛一些。发散,几乎意味着无所不问,它本身就具有开拓性或开创性。

不少人随着受教育年限的增多,逻辑训练的增强,思维更多地受逻辑所限而发散性减弱,这也意味着发问的兴趣下降,动力减弱。发散的方法被收敛的方法挤压。逻辑能力增强了,直觉能力下降了。很可能好奇心也减弱了。

这是一个矛盾。任何人,任何有巨大创造力和有重大成就的人,都既需要直觉,又需要逻辑; 既需要发散,又需要收敛。两个方面都发展,发展中不导致一方损害另一方,这就有矛盾,有困难。

教育恰好在于,看到这种矛盾,克服这种困难,从而使每个人都得到最佳发展。

如何协调两方面的关系,如何使学生得以最佳发展,这正是极为重大的教育课题,乃至是值得教师终身探讨和实践的问题。这也就是说,要特别花力气保持人类的天性。实际上,最优秀的科学家是以孩童般的好奇去面对世界的,是以童真般的纯真去探索真理的。

(选自《当代教育论坛》,有改动)

猜你喜欢
亚里士多德直觉小孩子
“好一个装不下”直觉引起的创新解法
林文月 “人生是一场直觉”
一个“数学直觉”结论的思考
在梦里,我们都是小孩子
亚里士多德的发现
数学直觉诌议
我只能是一个小孩子吗
开心图片汇
解析亚里士多德的“修辞术是辩证法的对应物”
重大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