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建红
一颗爱心、一片深情,演绎出了一个个细节、一个个故事。他们是最平凡的园区人,他们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并努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温暖他人,也感动他人。
11月11日,胜浦街道金苑社区67岁好婆徐阿二带着一只黑包来到胜浦派出所,说她捡到钱了。
原来9日下午傍晚,徐阿二好婆在浦湾公馆做清洁工的下班途中,捡到一只内有7000多元现金和十多张卡的皮包,另在草地上捡到一只苹果手机。回到家中,大儿子出差了,等了一天大儿子还没回家。第二天一早,徐好婆便让小儿子带她去派出所。
经确认,失主冯先生在浦湾公馆外面停车时不小心落下了皮包和手机,后来到胜浦派出所报案,但那里正好有一段监控盲区。正在他焦急万分之际,徐好婆及时把失物送到了派出所,失物完璧归赵!
据了解,这是徐好婆第四次拾金不昧了。之前,她在做保洁工作时,捡到过苹果手机、皮夹子、快递消磁机等,都一一交还失主!徐好婆的美德是所有勤劳朴素胜浦好婆的缩影!
家住胜浦街道金淞湾花园的浦云弟在2000年遭遇工伤,失去一只左臂,右手指也被压断了两根。2002年,老伴周国妹因患严重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瘫痪在床,原本由老伴一直照料的浦云弟,一下子陷入绝境。但是他并没有被打倒,为了照顾老伴,浦云弟开始试着用一只右手做饭、洗衣,帮老伴擦身、换衣服……单手不行,就手脚并用。在浦云弟的精心照料下,周国妹身体状况一直很好。
除了照顾自己和妻子的饮食起居,浦云弟还是社区里的志愿者,帮助别人,或许也正是浦云弟的快乐!从2007年开始,浦云弟最常做的一项工作就是挨家挨户地上门为大家送体检单,体检单送达的数量从原先的几十份到如今的几百份。2016年4月,浦云弟陪老伴住院,发现一位走路困难的老伯无人照料,便主动帮他打开水、买饭。同年5月,浦云弟看见一车库着火,及时喊人救火并积极加入救火队伍。老新村改造过程中,矛盾突出,浦云弟反复奔走于居民、社区和工程队之间,协调矛盾,使得工程得以正常进行……
虽然身有残疾,但浦云弟却演绎了向上的激情,温暖他人,也感动他人。
9月2日下午,84岁的邢招媛路过金淞湾小区23幢,看到垃圾桶里有根塑料管。当她去捡塑料管的时候,无意之中发现垃圾桶里边竟有四万多块钱!捡到钱后,善良诚实的邢招媛第一反应就是:“掉钱的人一定很着急,我要赶紧找到失主。”
于是她把捡到钱的事情告诉了女婿韩福林,韩福林二话没说便开着电动车,带着邢招媛来到了胜浦派出所。胜浦派出所民警得知情况后,便立即带着邢招媛来到失物现场,帮助寻找失主。直到下午四五点的时候,一个满头大汗的人来到现场认领,经过民警的详细调查和询问,最终确定他就是失主,将钱财“完璧归赵”。
邢好婆拾金不昧的善举当晚就被苏州电视台报道,她的善举感动了整个苏州。据邻居和亲朋好友介绍,邢好婆平时就为人和善,舍己为人,不怕吃亏,是街坊邻居的好榜样。
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邢好婆拾金不昧的行为,充分体现了吴淞社区居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风貌,她用自己拾金不昧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优秀的个人品质,彰显人性真善美的光辉,她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好人就在我们身边,这是一个有温度的社会,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幸福家园。
胜浦街道“三乐三为”发起人唐为明,组织了一群“抗癌斗士”抱团取暖,开导癌症患者重拾生活的信心,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乐三为”成立于2015年11月,以“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为宗旨,以“知足常乐、助人为乐、自得其乐,为他人、为自己、为家庭”的理念,坚持“志愿服务,爱心奉献”的精神,创建了志愿者服务团队;通过老患者“现身说法”,“上门家访”与新患者进行一对一“话聊”,开设了“阳光手拉手,并肩去战斗”微信平台,为癌症患者予以心理解惑和精神鼓励。
唐为明每年坚持印一期杂志,把每一张“笑脸”永久地呈现在杂志上。2016年以来,他每天在微信群里发布“心灵鸡汤”,鼓励大家每天保持心情愉悦,坚强面对生活。到如今,他已经写了817篇“心灵鸡汤”,群互动更是达到了30万次,极大鼓舞了大家抱团取暖的信心和决心。
截至目前,“三乐三为”现有会员83人,其中党员4名,他们通过“135”服务体系,让癌症患者真正分享快乐,乐在其中,过着属于自己的快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