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的党建力量

2018-12-04 02:08
创造 2018年10期
关键词:贫困户攻坚党组织

自精准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石屏县贫困村由45个减少到4个,贫困人口由9730户36052人减少到1018户3368人,贫困发生率从12.15%降至1.34%——这是一组来自红河州石屏县的脱贫数据。

三年间,贫困人口减少32684人,减贫幅度高达90%,数据有力地证明了石屏县在攻坚脱贫中的巨大战果。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石屏县的经验在哪里?

“石屏的经验好,好就好在党组织作用发挥好,上下一心为脱贫、忙脱贫;层层压实责任好,没有一个旁观者、局外人。”实地观摩了解石屏县脱贫攻坚帮扶措施落实成效、听取基层干部脱贫帮扶心得后,红河州绿春县平河镇党委书记李成昆感慨地说。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领导是核心、群众主体是根本、项目支撑是基础、创新实干是保障。总结寻甸、石屏等15个贫困县市的脱贫经验,有一点是相同的,这就是:以党建力量撬动脱贫攻坚。

建强基层堡垒当好脱贫攻坚“作战部”

为了让自己的家乡脱贫,在外创业的蒲国宏在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村委会新庄村党支部的积极动员下,回村创业,采取“党支部+企业+村民”的合作模式,成立了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公司,海稍村委会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以5000元入股参与公司发展葡萄种植示范基地建设,新庄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以3846元入股参与公司发展乡村旅游,贫困户变成了公司的小股东。到目前为止,公司为新庄村1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加了务工收入、土地流转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入股分红共126484元,实现红色旅游带动新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9730元,还为海稍村委会9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分红79200元。

新庄村“支部+企业+村民”的脱贫新路,是云南省基层党支部支持带动贫困户发展的诸多案例之一。

基层党组织是扶贫攻坚的中坚力量,只有坚持以党建助扶贫、以扶贫促党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工作与扶贫开发有机结合,全力推动基层党建与扶贫开发“双推进”,才能实现党建与扶贫互融互促、同频共振。

近年来,全省各地围绕党建扶贫双推进工作,探索出了不少成功的党建促脱贫模式。如宾川县把党组织建到脱贫攻坚一线,在24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立党支部,组建非公经济党组织、社会组织党组织,使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党建活力转化为攻坚动力。同时,积极探索“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党建工作模式、“党支部+互联网+农户”电商扶贫模式、“党支部+红色旅游+农户”农旅文化融合发展模式、“党支部+合作农场+农户”新型产业经营模式,破解产业发展难题,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罗平县以党支部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强建优贫困地区党组织,在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等建立党组织76个,做到脱贫攻坚推进到哪里,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发挥到哪里,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脱贫攻坚“一线作战部”。近三年,全县累计投入1.56亿元资金,新建村(社区)活动场所68个,修缮扩建村(社区)活动场所8个,154个村(社区)都有可供使用的活动场所,建设村民小组活动场所458个,全县现有602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村级文化活动广场110个,着力打造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基层阵地焕然一新,实现村(社区)活动场所个个都达标、村(居)民小组活动场所全覆盖。投资700万元建设“云岭先锋”综合服务平台站点169个,把党组织服务覆盖到每个农户。

在此基础上,罗平县还在村(社区)评选以“组织建设星、稳定脱贫星、产业发展星、美丽乡村星、文明和谐星”为主要内容的“五星党总支”,开展“支部连支部,脱贫共致富”活动,组织挂联的省、市、县163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全县154个村(社区)党支部结对共建,推动项目、资金、人才、信息等优势资源向农村流动。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罗平县一些原本冷清的村部变成了集办公议事、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体娱乐为一体的“党群之家”。

针对农村资源分散、资金分散、农民分散,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难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的现状,姚安县各级党组织积极探索“党支部+合作社+龙头企业+贫困户”模式,引进公司(大户)发展农业产业和庄园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走出了一条“强组织、转方式、建庄园、兴产业、促脱贫、奔小康”的新路子,实现了党建与扶贫的“双推共赢”。在庄园经济蓬勃发展的光禄镇,各类庄园现已吸纳当地群众就业1532人,其中固定工296人,季节性务工1236人,每年可为群众增收2000万元。

坚持管育并举用好决战贫困“主力军”

打赢扶贫攻坚战,关键在干部,重点在干事。县乡干部、村级干部、第一书记、农村党员这几支队伍是脱贫攻坚一线“主力军”,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干部的重要标尺,激励党员干部把党建工作融入扶贫攻坚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激发服务群众的持久活力。

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姚安县在基层党建工作中首先选优配强村级班子,选派县委常委和副县长担任乡镇第一书记,全县建立了40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选派第一书记和大学生村官、驻村工作队员等共247人,切实加强驻村扶贫工作力量。

针对部分农村党组织班子软、书记弱、队伍散、管理乱、百姓怨等突出问题,罗平县把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任务落实到负责“挂包帮”贫困村的各级领导、部门及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24个,一些党组织无人管、管不好、发挥作用难等问题得到解决。推动13个乡镇(街道)建立青年人才党支部,选派村组后备干部、优秀青年农民党员、大学生村官、机关青年党员169人进入青年人才党支部,由乡镇(街道)进行直接培养;每个村(社区)至少培养2至3名后备干部人选,储备年轻党员后备力量,切实解决农村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村组干部后继乏人问题。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干部。扶贫干部能否扛起责任担当,事关扶贫工作的成败。牟定县委对症下药出台规定:干部提拔要用扶贫是否实在、帮扶是否到位等来衡量,对280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84名第一书记和41名大学生村官严格管理,实行召回工作制度。自2016年以来,全县已对12名脱贫攻坚工作不胜任的干部进行了调整。从常态化督查到交叉检查暗访,从调整绩效考核指挥棒到树立选人用人风向标,牟定县实施最严格的扶贫成效考核。

祥云县是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也是全省计划首批脱贫摘帽县之一。自脱贫攻坚号角吹响以来,该县始终牢牢抓住干部这个关键因素,旗帜鲜明地树立在一线培养锻炼、考察识别、选拔任用干部导向,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积极主动担当脱贫重任,锤炼培养了一支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祥云铁军”,为决战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截至目前,已召回干部25名,提拔使用60名。

选优配强乡镇班子,强化扶贫机构建设,宾川县精准选派驻村扶贫工作队员781名,55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开展“挂党旗、亮身份、做表率、树形象”主题活动;开展“绿色宾川党旗红”植树活动,建立县级机关样板林、乡镇党员示范林2500余亩;扎实开展“惠民讲堂”活动,受益群众8000余人;建立“3+3”工作机制,开展“干部基层百日行”活动,对80668户农业人口全覆盖走访,实现漏评率、错退率全面清零。

培育党员能人壮大产业发展“带头人”

“从前,我们大春种植玉米每亩收入600元左右,现在罗勇书记带领我们种植玉米青贮饲料,每亩比原来多收入1500多元,我家10亩玉米青贮饲料收入2万多元。”巍山县五印乡新街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闭家伟高兴地说。

2014年4月,该村党总支书记罗勇创办巍山县勇鑫肉牛养殖合作社,发动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和105户社员养殖户养牛1000多头,带动新街、白池两个村的200多户村民种植玉米青贮饲料1500多亩,计划收购玉米青贮饲料7000吨,带动种植户增收200多万元。

数据折射出党员致富带头人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中所发挥的巨大能量。

在巍山县,有1.2万多名像罗勇这样的党员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群雁高飞头雁领,致富能人是激活贫困村经济的“催化剂”,是拉动贫困户增收致富的“火车头”。培育一批政治思想好、发展意识强、致富技能高、引领作用大的农村党员能人,再由其担当“领头雁”,引领、带动周边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增加经济收入,实现早日脱贫,许多地方都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我们按照党建扶贫双推进,骨干党员带头开展‘党员+贫困户’的一对一帮扶,带领群众种植蔬菜、红桃等经济作物,2016年全村整体脱贫出列。”石屏县异龙镇阿希者村委会蜜蜂洞村党总支书记许海清介绍。作为蜜蜂洞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许海清放弃了在昆明当老板的机会,回村当上村干部,带领村民发展产业走上了致富路。

为让“资金跟着贫困对象走、贫困对象跟着能人走、能人和贫困对象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罗平县实施“农村党员创业带富工程”和“人才扶贫行动计划”,在农村党员中普遍开展率先致富、带头致富、带领小康“一先双带”活动;对560名农村党员开展创业致富示范培训,累计发放1.12亿元“共产党员创业致富贷款”,惠及从事特色产业种植、经营的党员群众1120户,培养了600多名党员干部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和带富项目,在每个贫困村创建1个党员创业致富示范基地,培育党员创业致富示范户不少于5户。

在普洱市宁洱县,该县把夯实基层党组织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在全县农村党员中部署开展党员能人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机制,通过帮思想、帮技术、帮解难、帮项目和情感关怀等方式,带动群众参与产业发展、激发其内生动力。全县1928名农村党员能人和319名致富能手与3846户贫困户结成帮带对子,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017件,协调资金382万元,培育党员产业大户96户,提供就业岗位591个,累计形成经济效益907万元。

激发内生动力打开制约贫困“无形锁”

扶贫先扶志,激发内生动力,是实现精准脱贫的治本之策。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落后,有自然条件的原因,但最根本的是少数贫困群众观念落后,宁愿苦熬,不愿苦干,缺乏信心和斗志。

扶贫,必须破除贫困户的“等要靠”思想,让群众动起来。对此,寻甸县在全省首创“双讲双评”,让工作队员、村组干部和贫困群众找得到共同语言,引导贫困群众感受生活改善变化、找到自信和勇气。由此基础上延伸形成的昆明市“三讲三评”成为云南省“六小创新”之一,向全省推广。

在脱贫退出工作中,巍山县探索建立“群众会议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召开群众会议,由“一把手”担任召集人并重点宣讲,按照脱贫攻近年来坚挂乡包村工作安排,建立群众会议挂包责任制。群众会议内容聚焦脱贫攻坚,讲清楚脱贫攻坚政策和谋划发展思路,收集民意及解决群众实际困难,用身边先进典型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为切实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牟定县实行“五个一”帮扶措施,挂包干部每月至少到群众家中开展一次民情恳谈、落实一次民事代办、进行一次政策宣传、打扫一次环境卫生、自己买菜与结对户吃一顿民心饭;结合农村习俗,县里出台“双十”群众工作法,要求进村干部见到群众要有礼貌,见到农户干活要帮忙,要用群众语言与群众交流,不讲空话、不打官腔;全县每半年进行一次“奖勤曝懒”拔穷根评比活动,对评选出的勤劳致富典型大张旗鼓表扬,被评定为懒惰致贫的则在村组公示曝光……

姚安县广泛开展“四面红旗”创评活动,引导农村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当先进、立标杆,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自立自强、勤劳致富,增强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社会的意识。

对发展新兴产业、建设农业庄园这一新事物,姚安县群众一开始并不理解、不支持,在前期流转土地过程中,一些习惯了传统耕作的群众不愿意甚至抵触。在此情况下,村级党组织通过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议、户长会等多种形式宣传、引导群众。党员不仅带头把自家的土地流转了出来,还干起了义务宣传员,耐心细致地做思想工作,让群众从想不通到逐渐接受,并主动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

正是通过这些“心贴心”“接地气”的帮扶联系,拉近了干群距离,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上下齐心,凝聚合力,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从而有效推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逐步致富,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摘帽”目标任务。

宾川志智双扶促脱贫

猜你喜欢
贫困户攻坚党组织
清华党组织公开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以提升组织力为抓手建设全面过硬的国企党组织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和实践
对症下药 强健基层党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