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图书馆实现精准服务的路径探析

2018-12-03 03:04张幸格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精准服务智慧图书馆

张幸格

摘 要:文章阐释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分析了目前国内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介绍了我国图书馆围绕实现精准服务进行的探索和实践,并结合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从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智慧馆员、加强与用户互动交流、注重特色数字资源建设等方面,对智慧图书馆实现精准服务的路径进行了探析。

中图分类号:G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588(2018)09-0094-03

关键词:智慧图书馆;公共图书馆法;智慧馆员;精准服务

近年来,随着新兴技术的出现以及在各个领域的广泛运用,图书馆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将其运用到图书馆领域,实现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智慧图书馆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利用信息技术将服务对象、图书馆资源与网络结合在一起,改变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打破时空限制,从而实现精准服务。

1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及研究现状

1.1 智慧图书馆的概念

严栋最早在其发表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一文中提出了智慧图书馆的概念。他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1]。2012年,王世伟在《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一文中提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即互联的图书馆、高效的图书馆和便利的图书馆。武汉大学图书馆馆长王新才提出,智慧图书馆的终极目标是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可以智慧化地完成,无须人工干预,达到“智慧”状态[2]。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张奇伟认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实现的信息基础,物与物、人与物之间互联互通是智慧图书馆实现的核心要素[3]。

目前智慧图书馆并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笔者认为,智慧图书馆是充分利用新兴技术,将图书馆建筑、设备、资源、用户、馆员等各种要素关联起来,最终实现智慧化管理,并为用户提供精准服务的一种新型运作模式。

1.2 国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现状

笔者在Springer、Elsevier、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学术网站及图书馆的专业书籍中通过检索关键词“智慧图书馆”,了解到国外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始于2001年。2001年10月,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州立图书馆提出建立“智慧图书馆网络”[4]。2003年,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艾托拉在“人机交互移动设备国际研讨会”上作了题为《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发言,指出智慧图书馆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且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5]。2004年,加拿大渥太华的一些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和博物馆建立了以“智慧图书馆”命名的联盟,但其服务较为单一,主要是利用同一个搜索引擎为联盟图书馆的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6]。2010年,IBM公司提出了以物联网为基础的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美好愿景[7]。随着“智慧”概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及物联网技术的逐步成熟、智能化技术的广泛使用、云计算技术的出现,智慧图书馆的理念及建设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通过查阅当前关于国外智慧图书馆的学术研究成果,笔者发现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概念、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等方面。

1.3 我国智慧图书馆研究现状

与国外相比,我国对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发展之初都是从RFID系统部署开始的。笔者搜集到的资料显示,2006年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和深圳图书馆全面引入RFID图书馆物联网,实现了借还书的自助服务。同年年底,中国国家图书馆立项研究RFID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标准化问题,并根据研究结果向相关部门提交了草案[8]。笔者在中国知网上通过输入关键词“智慧图书馆”进行检索,共搜索到411篇相关文章,其中王世伟的《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陈嘉懿的《智慧图书馆的构建之道——浅谈高校图书馆RFID技术应用新思路》、严栋的《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等文章被引和下载次数较多,热度较高,影响力较大。笔者对所有相关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发现,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服务模式及智慧图书馆建设等方面。笔者查阅我国关于“智慧图书馆”的媒体报道(主要集中于近两年),有一些图书馆做了有益的尝试,且主要集中在高校图书馆,如借助手机APP基于位置信息推送距离最近的图书馆及图书馆提供的相关服务信息。此外,還有一些图书馆使用室内“环境监测与节能系统”实现馆内温度的自动调节等。但总体而言,我国智慧图书馆建设还处于探索阶段。

2 智慧图书馆实现精准服务的探索与实践

2.1 在新建场馆建设中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绿色发展是当代全球发展的趋势和聚焦点,也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是节能低碳[9]。近年来,以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一些地区相继建立了图书馆新馆。在新馆建设过程中,各地区勇于打破常规思维,充分考虑到图书馆建筑和非图书馆建筑的区别以及建筑利用的可持续性,严格执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相关实施细则,做到节能、节水、节电。2013年对外开放的郑州图书馆新馆在建设过程中就很好地践行了节能减排理念,大量使用真空玻璃,充分发挥真空玻璃的保温、隔热性能,达到节能的效果。绍兴图书馆在新馆建设中,公共区域均采用了绿色节能的地源热泵中央空调,在满足进馆读者冷热需求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以上这些都是对节能环保的有益尝试和探索。

2.2 依托新技术,为读者提供智能化服务

智能化数字图书馆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集成资源、技术与设备,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管理和服务,促进了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改变了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拓宽了图书馆的服务渠道,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重要方向。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了实体空间体验与虚拟空间服务的结合,打破了图书馆传统服务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全面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随着我国智能化数字图书馆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读者利用智能化数字图书馆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都得到了提升,方便快捷的查询途径、智能有趣的阅读模式、一站式服务方式都深受读者的喜爱。RFID无线射频技术及自助检索机、自助借阅机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为读者利用图书馆提供了便利。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广泛应用,使读者可以不受时间的限制,更有效地使用图书馆的资源。部分图书馆还引进了超星移动图书馆APP,读者只要登录网上图书馆就可以下载、阅读电子图书及报刊,听讲座,查看最新资讯等。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服务数据的实时查询。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图书馆员可以及时了解读者的借阅需求及读者人数,为实现精准服务提供依据。如:深圳图书馆在官网上设立的“深圖数据”栏目,及时公布外借服务量、还书服务量、办证服务量等信息,并在馆内电子屏幕上公示不同时间不同分馆的服务人次等数据。郑州图书馆则在官网上设立“服务数据实时查询”栏目,公布当天不同时段的借阅总次数、图书借阅排行、读者借阅排行、借阅分类排行等,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

2.3 精准定位读者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当前,为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一些图书馆通过设置交流空间、新技术体验空间、展览空间、休闲空间等,吸引读者走进图书馆,感受文化精髓带来的精神享受。广州图书馆充分发挥独特的地方人文资源优势,从2014年起连续举办刘斯翰先生诗词系列讲座,讲座每月一期,以古代诗词赏析交流为主题,目前该讲座已成为广州市单一主讲人持续时间最长、固定听众最多的品牌沙龙,得到诗词爱好者的广泛认可和推崇。海南省图书馆为保障农村少年儿童的基本文化权益,启动“椰树下小书屋”项目,搭建数字化公益平台,将先进的文化带到偏远山区,促进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宁波市图书馆借力地方文化品牌天一阁,重点打造了“天一讲堂”“天一展览”“天一音乐”“天一约读”“天一文萃”“天一文简”“天一约书”“天一国乐团”八大品牌系列,在推广全民阅读中走出了一条新路子。郑州图书馆从2015年起创办了“天中讲坛”大型公益讲座,先后邀请王立群、二月河、徐光春、王蒙、张泽群、鞠萍、汪荃珍等文化学者和领域内知名人士担任主讲,围绕历史文化、社会经济、文学艺术、国际形势等话题进行了精彩解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成为郑州市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中一张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名片。北京市东城区第一图书馆为了满足科学爱好者需求,于2016年推出了“首都科学讲堂——院士与读者见面会”项目,该活动每周一场,内容以科学知识为主,涉及航天、宇宙、物理、军事、生活环境、疾病与健康等。这些特色服务项目大大拓宽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范围,提高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满足了公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

3 智慧图书馆精准服务实现路径

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是我国首部图书馆专业法,对公共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该法共五十五条,其中服务部分就多达十六条,如何打造智慧图书馆,更便利、精准地为读者提供阅读服务,如何精准地为读者找到合适的书、为书找到合适的读者,是公共图书馆在今后的发展中要解决的难题。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3.1 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智慧馆员,为用户提供精准化服务

图书馆尤其是公共图书馆作为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等服务的场所,面对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的冲击,应在充分利用新技术的基础上,培养一支肯钻研、爱研究的具有“工匠精神”的队伍,不断满足广大用户更加个性化、精准化和便捷化的服务需求。具体措施有:①加强业务知识培训。图书馆学也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现代化图书馆要求馆员及时掌握用户的阅读趋势,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根据用户需求完善自身知识体系。②加强新技术应用培训。建设智慧图书馆必然要用到先进的技术,因此,图书馆应定期组织馆员参加新兴技术的应用培训,以便为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精准的服务。③加强心理学等知识的培训。图书馆员可以通过学习获得更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读者类型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④培养馆员的主动服务意识。图书馆应引导馆员用一丝不苟的服务精神认真对待每一位线下和线上用户,从服务细节上体现图书馆人的智慧精神。

3.2 加强与用户的互动,了解用户个性化需求

图书馆精准服务坚持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用户是数据生产者和运用者,是服务循环系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图书馆可以通过信息搜集和分析,对用户行为进行分析和评价,进而制定有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和对策[10]。因此,图书馆要充分了解用户需求,同时还要主动利用大数据分析结果,围绕用户行为特点和内在需求,在精准化服务方面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3.3 加强特色数字资源建设,实现馆藏文献资源建设转型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58%,数字化阅读接触率为58.1%。其后,数字化阅读率呈快速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公共图书馆要加强数字资源建设:一是将图书馆的优质馆藏文献资源转化为数字资源,结合各个图书馆的馆藏特色,将特色馆藏数字化,建立超文本数据库、多媒体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二是根据用户需求,建立网络专题数据库,在充分了解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应用爬行式搜索引擎、目录式搜索引擎、元搜索引擎等手段搜集网络信息,查寻网上相关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研究相关站点的信息含量和相关度,对图书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按照不同的专题建立专题数据库[11]。在专题数据库建成后,图书馆要及时更新与维护,确保用户能够查找到最新信息。

3.4 发挥现代技术优势,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智慧图书馆是超越传统意义图书馆的,现代技术是实现这种超越的必要手段,无论是总分馆的通借通还还是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无论是数字资源的充分整合还是手机图书馆的全面使用,都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12]。因此,图书馆员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技术,并将其运用到具体工作中,为用户提供精准化服务。

伴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广泛运用,智慧图书馆建设将会获得更有力的技术支持。物联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使获取数据变得更加方便和快捷,图书馆能够精准掌握用户行为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则有助于提升图书馆数据开发利用水平,进而提高互动效率;数字图书馆云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应用,则可以整合图书馆的大量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一站式服务。图书馆可以借助实体和网络两个空间,通过提供精准服务,最大限度地发挥图书馆的效能。图书馆只有在精准服务方面做好文章,才能真正实现服务用户,才能让图书馆的“磁场效应”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 严栋.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学刊,2010(7):7-10.

[2][3] 王世伟.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J].图书馆建设,2011(12):1-5.

[4] 刘丽斌.智慧图书馆探析[J].图书馆建设,2013(3):87-89.

[5] 李显志,邵波.国内智慧图书馆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J].图书馆杂志,2013(8):12-17.

[6] 赵晓芳.智慧图书馆的服务途径实现与构建[J].图书与情报,2012(6):46-48.

[7] 吴海茹.智慧图书馆构建探究[J].河北科技图苑,2014(3):27-30.

[8] 侯松霞.智慧图书馆顶层设计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6(6):5-9.

[9] 梁转琴.智慧图书馆实现的条件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3(14):6-9.

[10] 高伟功.县级图书馆免费服务的内涵与保障机制[J].图书情报导刊,2012(15):82-84.

[11] 侯东萍.试论互联网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J].现代交际,2012(5):128.

[12] 胡姝.公共图书馆如何成为“智慧图书馆”[J].贵图学刊,2014(1):16-17.

(编校:崔 萌)

猜你喜欢
精准服务智慧图书馆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下对图书馆读者服务的思考
浅谈文化馆“精准服务”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中的作用
“精准服务”破解养老难题
精准发力人才培养服务县域跨境电商
基于“互联网+”视阈下的智慧图书馆用户服务
谈文化馆“精准服务”在推进全民艺术普及中的作用
Beacon技术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图书馆精准服务
论智慧图书馆的三大特点
公共图书馆弱势群体智慧信息服务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