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不少教师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困难重重:首先,很多小学生提不起对写作的兴趣;其次,学生平时的写作素材积累不够,写作文时经常找不到写作的素材;再者,写出来的作文言语枯燥,脱离实际。长期以来,教师总是根据自己的想法来进行作文教学,却忽略了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写哪些内容,喜欢教师通过何种方式来进行作文教学,长此以往,很多学生就丧失了写作文的兴趣。具体来说,当下的小学作文教学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
1.作文太过模式化
小学生学习写作都是从模仿开始的,随后逐渐过渡为自主、自由地写作。在初期的模仿阶段,如果教师不采取合适的方式加以引导,作文就会呈现出明显的模式化。身处高度信息化的当今社会,小学生很容易在互联网上寻找并下载各式各样的写作模板。虽然互联网上丰富的素材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学生的素材积累,但是也会让他们更容易养成抄袭的坏习惯。
2.作文缺乏真情实感
比起初高中生,小学生的思想、心智和心理状态都不够成熟,还处于发展阶段,但是小学生也拥有成年人所不具备的天真活泼的性情,他们写出的文章也更童真、更有趣。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生要尽可能在作文中表现出他们真实的想法。但是,作文的高度模式化束缚了小学生的想象力,目前的很多小学生作文表达方式单一,缺乏真情实感,一味地堆砌词句。
二、讓作文教学回归生活
根据语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必须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贴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让学生乐于表达,注意表现真情实感。因此,教师要让作文教学回归生活,让学生观察生活、领悟生活,用鲜活的生活打开学生的思绪,用灵动的语言谱写真实的思想,真正做到以我手写我心。
1.强化阅读能力,奠定作文基础
正如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所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加强阅读,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写作能力。在实际教学中,语文老师都有一个共同体会,那就是读书越多的学生,知识面就越广,思维能力就越敏捷,遣词造句等写作能力也越强。实际上,作文教学与阅读教学息息相关,脱离了作文教学,阅读就会苍白无力,没有用武之地,而离开了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也空洞无力,缺乏说服力。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文应该以广泛的阅读作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配合一定的阅读训练,每个学期设立若干个阅读专题,比如名人故事、文学名著、科普常识等,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阅读和摘录,定期组织学生展开交流讨论。
2.回归现实生活,积累鲜活素材
写作的第一步是积累大量的素材,而积累素材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观察和记录。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即兴观察和有意观察,可以观察身边的怡人风光,可以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可以观察身边人物的一举一动。总而言之,风花雪月、飞禽走兽都可以留心观察,记录在日记里,久而久之,就可以获得大量生动的写作素材。如果这种观察是在实践活动中进行,学生的感受就会更鲜活生动。有一次课间,我带着一个鸟笼来到了教室,笼子里有三只鹦鹉。它们有着五彩斑斓的羽毛,活泼好动的身姿,清脆悦耳的鸣叫,一下子就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他们“呼啦”一下都涌了上来。这是多么鲜活的素材,何不让孩子们写写呢?接下来刚好是语文课,我向孩子们宣布,这节课让大家结识一位新朋友——鹦鹉,你们可以与它亲密接触,还可以和它谈天说地。
学生的欢喜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围在鸟笼前,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二十分钟后,我笑着问道:“有没有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新朋友?”学生热情高涨,纷纷举手。一个学生说:“一只小鸟穿着一件碧绿的衣裳,上面洒满金色的斑点,像一只只眼睛。它踩在吊环上,荡来荡去,就像荡秋千一样,还经常用红色的小嘴啄自己的羽毛,像是一个爱漂亮的小姑娘。”一个学生说:“有一只小鸟浑身长满金灿灿的羽毛,像是皇帝的袍子,身后拖着一根又细又长的尾巴。”还有一个学生抢着说:“还有一只小鸟满身是黄绿相间的花纹,它没精打采地蜷缩在角落里,在打瞌睡。”
率先发言的几位同学的描述绘声绘色,趣味盎然,也极大地启发了后续发言的同学,后面的发言更加精彩,大家文思泉涌,妙语连珠。有人把鸟儿比喻成技艺娴熟的杂技演员,有人把鸟儿比喻成娇滴滴的千金小姐,还有人把鸟儿比喻成身姿矫捷的运动员。我看时机成熟,说道:“今天的观察让每个人都有所收获,我们不如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都在作文本上记录下来。”学生们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短短一节课的功夫,一篇又一篇佳作诞生了。我仿佛也被他们的作文引入了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
正如教育家赞可夫所言:“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奋发向上,想表达自己独有的想法的氛围之下,那些让儿童作文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和词句才会由此诞生。”正所谓“为文先动情,情动而辞发”,作文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结晶,只有在自由广阔的生活天地里训练习作,让学生昂扬情绪,放飞思绪,才能让他们的思维和语言共舞,才能写出趣味盎然、生动真实的快乐习作来。
作者简介:杨文平(1968),女,苗族,湖南省邵阳市人,学历:大专。
编辑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