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能力自我发展现状分析
——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

2018-12-03 10:23:12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呼伦贝尔共同体转型

郭 姣

(呼伦贝尔学院 传媒学院,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

当前我国地方高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探索阶段,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直接关系着学院转型发展.教师教学能力的发展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教师的自我发展,二是学校有计划地培养,教师的自我发展是教学能力发展的前提与基础,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以呼伦贝尔学院为例,从自我发展意识、自我发展能力、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教师能力自我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以期为地方高校转型中教师专业能力培养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选取的地方高校是呼伦贝尔学院,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通过问卷星发放并回收问卷100份,有效问卷100份,有效率100%.样本的选择采取分层抽取法,按“文、理、工、其他”分层后随机抽取.对回收的数据进行克朗巴哈a信度系数检验,最终获得的a系数(Cronbach’s Alpha)为0.933,说明数据信度质量高.问卷的效度检验结果,KMO为0.890,P为0.000,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问卷数据可做进一步研究.

2 问卷样本基本情况

表1

本研究所选取的呼伦贝尔学院教师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被调查对象所授学科门类齐全,文理工比例基本均衡,其他门类较少,女性教师、中青年教师及中级职称的教师较多,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较少.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该学院教师年龄及学历结构不合理,可见该学院升本后对教师的学历要求逐渐提高,无论是新进教师的学历还是原有教师的学历提升上,都开始以硕士为基本标准.但与此同时需要看到,该学院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人数是极为有限的,从而导致教师队伍的整体学历仅能停留于中低层的状态.

3 地方高校教师能力自我发展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自我发展意识与态度

表2

在高校转型发展中,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与态度是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起着导向、激励、维持与监督的作用.如表2所示,呼伦贝尔学院教师在自我发展意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自我发展态度上表现出较高的符合度,均值都达到3.60以上,尤其是在认为在高校转型发展中自我发展非常关键方面(M=4.48);但在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自我完善方面符合度相对较低.整体上看,在自我发展意识与态度方面,该学院在转型发展中教师有比较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和明确的发展目标,也比较积极地进行自我提升以适应学院的转型发展需要,但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3.2 自我发展能力

表3

如果说自我发展意识是教师自我发展的前提,那么自我发展能力则是决定教师自我发展成败的关键,有了自我发展意识而没有自我发展的能力,也不能真正带来教师的提升与发展.如表3所示,呼伦贝尔学院在转型发展中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在积极参与课程改革、自觉进行教学反思及构建学习共同体方面表现出较高的符合度,均值都达到了3.51以上;在制定发展规划和利用信息手段进行自我提升方面有一定的符合度;但是在参加相关培训、学术交流及企业实践方面体现出相对较低的符合度.结合一级均值来看,自我发展能力(M=3.07)相对自我发展意识(M=3.73)符合度较低,说明该学院在转型发展中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在参加相关培训、学术交流及企业实践方面.

3.3 影响因素

表4

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教师自我发展的现状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有教师自身的因素、学校的管理因素、组织因素等,本研究着重从学校因素和组织因素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如表4所示,呼伦贝尔学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影响教师自我发展因素呈现出相对较低的符合度,特别是学校因素方面的均值都低于3,说明该学院在转型发展中对应教师的自我发展缺乏一定的制度和引导性政策;在组织因素方面均值也偏向较低的符合度,以教研组或课题组形式组织活动的均值为3.22,而学科带头人促进教师的转型发展的均值为3.02,说明该学院在学科带头人或教研组不能很好地促进教师在学院转型发展过程中的自我更新与提升.

4 地方高校教师能力自我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1 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自我发展能力不足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呼伦贝尔学院教师在学校的转型发展过程中虽有积极的态度和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但缺乏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利用现代慕课、微课等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我提升的能力,以适应学校的转型发展.而且不能经常参加与转型发展相关的培训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也不能经常参加企业实践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

4.1.2 学校缺乏必要的鼓励性措施和引导性制度促进教师的自我发展

根据上述数据分析,呼伦贝尔学院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没有明确的教师发展标准,对教师自我发展缺乏必要的鼓励和引导,而且对教师的评价也不够合理.

4.1.3 没有充分发挥学习共同体在教师自我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呼伦贝尔学院的教师为积极适应学校的转型发展多是个体自主进行课程、教学改革和反思,学科带头人或教研组等组织在教学自我更新和提高过程中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4.2 对策

4.2.1 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保障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教学能力可持续的关键是教师的自主性发展,教师的自主性发展是指“教师在学校情境中根据教师自我发展和学校发展的需求,由教师自主确定目标、开发利用学习资源、设计发展策略、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专业发展的方式.”教师要自主确定目标就必须制定发展规划,通过规划可以实现教师教学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地方高校教师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需求应做如下生涯规划:(1)应规划自己“专业知识更新”的长效机制.(2)在教育知识学习方面,也应该及时补充最新的科研成果、教学方法.(3)应规划提升社会服务能力.

4.2.2 多渠道培养和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能力

呼伦贝尔学院是一所应用技术型的本科院校,学生学习的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主,重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同时要改革教学方法、创造性的进行课堂教学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教师教育理论知识的继续学习与专业实践锻炼,是非常必需与必要的,是教学能力自我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或平台、培训、学术交流等途径更新教育理论知识.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变革教学模式,采用项目式、案例式、问题式的教学方法,而教师往往都缺乏这方面的教育理论知识,因此通过自我学习、交流学习更新教育理论知识是地方高校教师自我发展的必要途径.

另一方面,积极参与企业实践.行业企业经历和岗位实践经验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双师型”教师的职前培养和在职培训中占据着极其重要地位,它是“双师型”教师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基本构成要素,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形成和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要想获得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必须参与到企业实践中,细也观察、模仿“专家”和“共同体”内其他成员的行为,学习并揣摩“共同体”内的行话,并开始按照“共同体”的标准来讲话和行事.随着时间的流逝,教师渐渐地掌握了行业的“知识、术语、经验与技能”,并在使用这些行业规则过程中得到熏陶、磨炼、发展与提升,丰富了实践智慧.

4.2.3 学校设置导向清晰、激励有效的制度拉动教师的自我发展

学校是教师工作场所,也应该是教师主要的自我发展的场所.学校要起到促进者的作用就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设计激励性为主导的制度,在教师绩效评价之中包含教师自我发展的成果指标.(2)强化以教育知识分享、创新为主旨的多类型教师组织.(3)更新观念、指导教师自我发展的策略和路径.(4)为教师自我发展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如技术、经济支持等.

4.2.4 构建学习型教学共同体,营造良好的自我发展环境

在地方高校的转型发展中教师要与其他任课教师、教师团体、专业教育团队、行业企业单位、社区和家庭等不同层面、不同类型的机构和主体建立不同深度的合作关系,这种多维立体的合作关系使教师不再是一个单一的教育者,而是“学习型教学共同体”中的一员,教师是始终处于一个“学习型教学共同体”中的,这种“学习型教学共同体”能够大大促进地方高校“双师型”教师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实践”.

猜你喜欢
呼伦贝尔共同体转型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环境(2021年9期)2021-10-14 07:51:14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甘肃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36
共同体的战斗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舌尖上的呼伦贝尔
金桥(2018年8期)2018-09-28 02:29:46
转型
童话世界(2018年13期)2018-05-10 10:29:31
银色的呼伦贝尔
草原歌声(2017年1期)2017-04-23 05:08:52
呼伦贝尔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