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钦荣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中医科,江苏 徐州 221000)
慢性支气管炎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其具有病程缓慢且长的特点[1]。患有该病的患者可能由于反复发作而导致病情加剧,且目前发原因素尚未阐明,但根据相关报告显示可能和以下几种原因相关:灰尘、吸烟、大气污染、感染、等原因[2]。通常,治疗该病常见的药物为西药,但治疗效果不佳,为探讨将中药方剂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治疗中的效果,本次研究中,选择门诊中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选择门诊中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收治的40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方案,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2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9-58岁,平均(45.7±4.5)岁。实验组男21例,女22例;年龄27-62岁,平均(46.3±5.4)岁。所有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显示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阿莫西林是抗炎药物,同样每天服用3次,每次服用剂量为500 mg,每一周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
(2)实验组患者给予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其中主要包含以下药物:银花15 g、清半夏8 g、杏仁7 g、全瓜蒌20 g、黄芩15 g、山麦冬15 g、浙贝母15 g、五味子8 g、苏子15 g、桑白皮15 g、炙甘草10 g,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适量的加减,若患者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可加上五味子8 g、细辛5 g、炙冬花10 g、射干12 g,需要化痰的患者可加上菊花、川贝、桑叶等药物,所有药物均水煎后服下,每日服用2次,治疗1周为一个治疗,连续治疗两个疗程。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需保持饮食清淡。
采用门诊自制的表格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显效:通过治疗患者的所有症状全部消除;有效:患者的主要症状有所改善,但改善效果欠佳;无效:通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本次研究结果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83.7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通常,慢性支气管是因为急性支气管炎转变而来,且多发于40岁以上老年人群,其中寒冷季节发病较多[3]。其临床症状通常有咳嗽、咳痰,发病周期长等症状,且早晨病情加剧,若患者连续1年或两年,则需检查是否还患有其他慢性疾病,有可能是其他伴有咳嗽、咳痰的肺结核、尘肺、等慢性疾病[4]。而导致慢性支气管的因素较多,其中吸烟为该病的主要原因,香烟中含有的尼古丁和焦油等有害物质,可对人体呼吸道的上皮细胞造成损害,使纤毛运动功能降低,导致气道净化功能损害,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气道堵塞,据相关报告显示,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的几率高于不吸烟者3-8倍[5]。第二个就是大气污染,由于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侵入人体后对气道黏膜上皮进行刺激作用,当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烟尘>1000 ug/m3的时候,急性慢性支气管炎的发作率会明显增加[6]。第三点为感染,其中病毒支原体和细菌感染是该病发作的关键因素之一,通常以流感病毒、腺病毒和呼吸道病毒最常见,细菌感染导致气道黏膜受损,使肺清除功能被破坏,导致人体患上该病的几率增加[7]。
目前治疗该病的西药诸多,其中包含肺宁片、异丙托溴铵、氨茶碱、特布他林等药物,虽然治疗效果良好,但长期服用某种药物身体会排斥,导致药物效果欠佳[8]。而中医研究认为,咳嗽是由于外邪对内脏器官的侵袭,使人体的机能和器官功能出现紊乱,从而引发各种症状的出现,所以治疗该病,应遵循治标治本,固本和祛邪的原则[9]。本次实验使用的中药方剂中,生石膏具备清热解火的功效,茯苓具有祛湿利尿的功效,百合、杏仁、远志、桑皮均具有润肺化痰的功效,针对口干、口苦和咳嗽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而川贝、炙杷叶、炙冬花、五味子、射干能够宣肺止咳,通便化浊,针对有发热和肺部有湿性和干性罗音的患者效果极佳[10]。
综上所述,对比中药方剂和传统西药两种治疗方式应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中的治疗效果,前者优势明显,且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