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曼曼,申林
(菏泽市中医医院,山东 菏泽 274000)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孕妇在妊娠的晚期变换体位为仰卧位时,随即出现的胸闷、头晕、恶心、呕吐、心跳加快、面色苍白、出冷汗以及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等症状,当体位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的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综合征。它是发生在妊娠晚期的一种常见临床病症,在妊娠后期由于扩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而引起回心血量减少,右心房压下降、进一步导致心搏出量也随之减少,从而引起主要以血压下降为临床表现的一系列休克症状[1]。产妇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症可引起孕产妇脑细胞灌注不足,导致缺氧,进一步引起胎儿缺氧以及酸中毒等症状,严重者可危及母儿的生命[2-3]。临床工作中我们常常通过调节患者体位或者使用升压药物来防治此类并发症的发生,为探索更好的防治方法,我们用耳穴压豆法提前干预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效果,现报告如下。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并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足月妊娠患者180例,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规律行耳穴压豆按压90例,B组:未进行耳穴按压9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无严重心、肺、肝、肾功能异常及妊娠并发症(ASAI-II级);②年龄24-32岁;③体重58-70 kg;④身高158-168 cm;⑤孕37-41周;⑥产妇系单胎足月初产妇,ASA分级I-II级;⑦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⑧在麻醉前应用多普勒检测胎儿心率在120-160次/分范围内。排除标准:①选择顺产的患者,早产、过期产、多胎妊娠患者;②产妇有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③产妇有心、脑、肝、肾、糖尿病等疾病;④麻醉前多普勒显示胎儿宫内窘迫、胎儿异常、脐带绕颈;⑤对麻醉方法有禁忌的患者。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收缩压下降至80 mmHg以下,或者血压水平较前降低超过30 mmHg,经扩容治疗后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缓解。
(1)耳穴压豆疗法:在入院后至术前的72小时内对A组的产妇用耳穴压豆疗法进行规律按压。在实施耳穴压豆疗法前首先对选取的耳穴用75%酒精进行常规消毒,左手手指托持耳廓,右手用镊子夹取割好的方块胶布,选取专用的王不留行籽豆粘于0.5cm×0.5cm医用胶布上,对准穴位紧贴压其上,主穴(升压点、肾上腺、心、肾)每次必用,另选1-2个配穴(肝、脾、皮质下)。每日按压3-5次,每次按压1分钟,双侧耳穴交替按压。按压力度以穴位有疼痛、麻热感为宜。
(2)A组和B组麻醉处理方法:A组和B组产妇术前禁饮食6 h,入室后开放静脉通路,术前以500 mL/20 min的速度输注16 ℃乳酸林格氏液1000 mL扩充血容量,监护仪常规监测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无创血压、心率、呼吸,所有患者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法,取侧卧位下L2-3为穿刺点,使用18G腰穿针经L2-3棘突间行硬膜外穿刺,然后将27G 穿刺针经硬膜外导针继续进入,针尖达蛛网膜下腔后,拔出针芯见脑脊液流出,推注0.5%布比卡因1.5 mL,推注时间大于30 s,然后退出腰穿针,于硬膜外腔置入导管4 cm,产妇体位变换为平卧位,通过硬膜外导管追加1%利多卡因5 mL,调整麻醉平面为T6以下。按常规方法测试麻醉平面达到手术要求。改为平卧位后所有患者均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为4 L/min,持续检测患者NBP、SPO2、HR、ECG和RR并记录。
对数据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统计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检验水准α=0.05。不同治疗组之间的差异采用成组t检验;实验资料以及结果为记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A组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1例,占13.9%;B组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17例,占2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相关情况比较见表1、2。
表1 两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出现例数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耳穴压豆前和麻醉平卧后血压、脉搏的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耳穴压豆前和麻醉平卧后血压、脉搏的比较(±s)
组别 项目 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 脉搏A组 A组耳穴压豆前 119.85±13.48 65.54±8.17 72.11±12.21麻醉平卧后 108.21±11.17 55.67±9.35 80.65±12.05 B组 B组耳穴压豆前 120.07±12.78 66.21±7.25 73.75±12.17麻醉平卧后 95.35±10.23 51.23±8.74 86.29±12.11
A组新生儿Apgar 评分为(8.7±0.6)分,B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5±0.5)分,比较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剖宫产手术麻醉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风险较高,主要原因是对产妇实施麻醉后患者的腹肌松弛,腹肌支持力降低,进而使子宫在重力和腹内压的压力下压迫了下腔静脉。此外,麻醉技术的应用可阻断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使麻醉平面以内的血管发生扩张,导致血液淤滞而引起了回心血量的减少,进一步引起了心排出量的减少[4-5]。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引起患者心排血量和回心血量下降,进而引起了一系列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临床多见于多胎妊娠、腹腔巨大肿瘤、羊水过多症等。
人体血压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心率、心脏每博输出量、大动脉和主动脉的弹性储备作用、外周阻力以及循环血量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大部分孕妇可耐受90mmHg左右的动脉收缩压,但是胎儿对母体血压的下降则较为敏感。低血压易引起产妇的呕吐与误吸,对胎儿的影响则较大,血压过低会引起胎盘的血液灌注量减少,使胎盘的气体交换减少,进而会引起胎盘早剥、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严重后果[6]。因此围产期妇女要重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防治问题。
耳廓在人体上属于一个独立的器官,它的上面布满了穴位,这些穴位与人体的五脏六腑相对应。当人体出现不适时往往会在相关的穴位区域出现反应,通过刺激这些相应的穴位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这就是耳穴压豆疗法的由来。已有的研究表明通过按压耳廓的相应穴位可以促进机体的血液循环,调节人体的神经和体液系统,因而可以有效的调控血压水平[7-8]。耳穴压豆法遵循中医辨证的原则,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可选择一些特定的穴位进行组合,以达到调整相应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进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目前对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防治主要通过调节患者体位、充分补液、应用一些升压药物等,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用耳穴压豆法按压我们选取的穴位可以明显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在入组标准、按压方法、麻醉方法用量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A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占13.9%,B组占2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这说明通过按压特定穴位可以有效降低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率,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尿量均在正常范围内,两组患者的新生儿Apgar评分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人文角度来说,耳穴压豆疗法增加了医生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可以有效的消除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同时也减少了一些药物应用带来的经济负担与副作用[9]。综上所述,应用耳穴压豆疗法提前对穴位进行按压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且操作简单、疗效确切、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