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心学与明代儒道释思想交融研究

2018-12-02 22:30李益张丽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李益 张丽

摘要:阳明心学源于宋明理学,但又继承先秦心性论,融合佛道心性思想,最终脱胎于理学而存在。明代文学风气随之大改,儒道释思想交融成为社会主流。因此,文章从阳明“心学”的产生、发展和流传及明中后期儒释道思想交融进行探究,探讨明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及其理想信念,揭示明代文学特征。

关键词:阳明心学;儒道释;明中后期;明代文学

王阳明的一生,与儒道佛关系密切。在调和儒道佛中,他建立了与官方理学相抗衡的“心学”,为明中后期文人心灵解放提供理论指导,引领之后的文学变革与发展。

一、儒道释的历史契合与心性思想交汇

(一)儒道释的历史契合

儒道佛的融合,存在漫长的历史契合期。作为本土学说,儒道之学创立于礼教崩塌,人性丧失的先秦末期,那时子杀父、臣弑君等有悖人伦之事屡见不鲜。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志士仁人为求救世良方,或奔走呼号,或著书立说。百家中,儒道法墨占据时代主流。儒道创立伊始就存在交流与融合,孔子曾问礼于老子①,庄子也对儒学有自我的解读与继承。之后,崇尚法家的秦国统一全国,但短命而亡;西汉建立,借黄老学说恢复国力,以“独尊儒术”创立大汉帝国。这为儒、道大规模交融奠定基础。

东汉后期,道教创立,佛学传入。面对儒学日益桎梏的模式及衰微之势,学者欲借道学以救儒学危局,提出玄远之学。魏晋玄学是学者们在承继先秦哲学前提下,力图以黄老学为骨架来调和儒道的一门学说,旨在了解宇宙及本体的同时,使人摆脱虚伪礼教束缚,“越名教而任自然”②。玄学的出现,标志思想领域内儒道的大规模契合。同时,佛学心性论在与先秦儒道心性交锋中渐趋融合。禅宗的建立,更是将这种融合推向了高潮。

唐宋时期,佛学尤其禅学的发展趋于鼎盛。玄奘西行求法,使大乘佛法盛行中国;慧能将佛学本土化,倡明顿悟成佛,创立禅学。大乘佛法旨在普度众生,强调修菩萨道,既利自我,也利众生,这基本和中国儒家兼济思想不谋而合。禅宗强调顿悟,将高深莫测的佛法传道变成一种贴近实际的学问,“见性成佛”,利于世人追求超脱。儒道释的契合在唐宋时最终完成,这为阳明心学的诞生创设了条件。

(二)儒道释心性思想交汇

儒道释心性思想交汇,是在三家思想交流融合中完成的。儒家心性论包括“性相近”、“性善”、“性恶”及衍生的“心性二分”或“心性不二”、“化性起伪”等具体思想。借此,儒家建立起完整的人生修养体系(四纲八目)和人生境界说。当然,先秦儒学自身发展同时,已渐与道家思想相互渗透。《蒙文通文集》:“儒家心性之论,亦以兼取道家而益精。”不同于儒家,道家以“自然本性”、“无为心性”、“心之两体”和“神宅于心”的思想,及“见素抱朴”、“归根曰静”、“心斋坐忘”等修养方式,建立道家心性论,这也影响着儒佛心性思想。

在先秦心性的指引下,两汉魏晋学者提出“性即理”③命题。到宋代,佛禅的发展和融入,“空”与“心性”思想更为突出,源出理学又脱胎于理学的“心学”日渐抬头。在经典阐释和实践中,明代王阳明确立了集儒道释于一体的心学体系。

二、儒道释思想奠基与阳明心学缘起

王阳明,被誉为影响世界深远的明代思想家,其说漂洋过海,不仅影响近邻日本,还远及大洋彼岸。他生活在明代中期,正是理学大炽之时。在祖父王伦及父王华的儒学熏陶下,王阳明遍读儒家经典,研习朱子学说。当程朱理学弊端日渐暴露,这使其有志为圣贤④之路异常艰难。

由于思虑不得排解,他开始接触仙佛理论。传记年谱中,对他成婚之夜静坐谈道多有记载。《传习录》也曾多次提到他幼年笃信佛道。徐爱序说:“尝泛滥于辞章,出入二氏之学。”⑤与萧惠论仙佛、圣学优劣时,王阳明说:“吾亦自幼笃志二氏。”王阳明多次“出入老释”,是试图以道释学说排解心中苦闷,以回归圣学内核。

龙场一悟,恍如灌顶,他挣脱理学桎梏,创立阳明心学。其之一生,以立德、立功、立言证明了他对“心性”的热爱与追寻。于他而言,志在“心性”之学,正是“以颜、闵为期”,为人生“第一等德业”。

三、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学

阳明心学的出现,使明代文坛为之一振。解放思想、追寻本我,成为社会主流。理论上,唐宋派倡本色,要求回归自然,真情写作;湯显祖主张“至情”;公安派“不拘格调,独抒性灵”,倡导性灵说;李贽言“童心”,试图回归“一念之本心”。这实际是中国文人在传统心性与阳明心学契合下的一次自觉接受与传承。

在此时,主情文学占据主流。归有光事关天属文,将自我日常生活、家庭、情感熔铸笔端,情思真挚;汤显祖借杜丽娘、霍小玉等女性形象,以“至情”回应时代问答。“至情”思想提出,推动了小品文盛行。张岱、袁宏道等援引儒佛心性,主张抒写性灵,堪称文坛一股清流。同时,儒道释再度交融,经典重新解读。小说《西游记》堪称儒道释融合的典范,西方诸佛与道家三清并存,儒家济世与佛家度人并举,写神魔世界实则反映人间现实。散文如袁黄《了凡四训》、洪应明《菜根谭》等,以调和儒道佛追寻达观的性命体验。经典解读上,如憨山法师以禅法重新解读《大学》、《中庸》、《道德经》等,以“和而不同”的视角为中国文人提供新思路,推动儒道释进一步交融。

四、阳明心学与明中后期文人哲思

明中后期思想的解放与桎梏同时并存。在皇权衰落、宦官贵戚专权时,文人处境异常孤危。对此,明代文人有自我的哲思。首先,时隐时见的出入哲学占据主流。“仕隐”矛盾自古存在,于仕隐间徘徊,是中国文人兼济思想的体现。明中后期文人饱受科举桎梏,如归有光,科举生涯长达四十余年。每当落第,他便隐于书院,教书育人,独善己身;当考中进士,他毅然奔赴任所,惠爱于民,兼济天下。林则徐评说:“儒术岂虚谈?水利书成,功在三江宜血食;经师偏晚达,专家论定,狂如七子也心降。”其次,调和儒释道的综合哲学达到高潮。如袁了凡,本为儒者,却为现实所逼,机缘中受云谷禅师启发,调和儒道佛成为人生常态。最后,回归实际的经世哲学盛行。“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王阳明言“知行合一”,旨在经世致用。顾炎武《日知录》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几乎成为此期文人共性写照。

五、结语

阳明心学继承传统心性论,于儒道佛交融中最终形成,对明中后期文学产生重大影响。此期文人在阳明心学引导下追寻自我,创立“主情”文学;在儒道佛交融中,以时隐时见的出入哲学、调和儒道佛的综合哲学及回归实际的经世哲学为自我安身之法,推动了明代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注释:

①孔子问礼于老子:见载于《礼记·曾子问》、《水经注·渭水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史记·孔子世家》。

②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阮籍提出的旨在超越儒家礼教纲常束缚,回归本我的哲学命题。名教,即正名下的封建礼教;自然,即自我本心本性。这是魏晋玄学家对儒家伪礼教的反思和对儒家危局所提出的应对策略,是试图回归传统心学的一次尝试。

③性即理:是魏晋学者对先秦儒学“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的阐释所提出的哲学命题。何晏《论语集解》:“性者,人之所受以生也。”王弼《答荀融难弼大衍义》言圣人能“以情从理”。《周易·乾卦·文言注》:“不为乾元,何能通物之始?不性其情,何能久行其正。”郭象说:“性分各自为者,皆在至理中来,故不可免也。”

④有志为圣贤:见钱德洪所著《年谱》。11岁的王守仁问老师何为“第一等事”,老师答:“惟读书登第耳!”但王守仁不以为然,认为应该立志做圣贤。

⑤(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01:P1.

参考文献:

[1](明)王阳明.王阳明全集[M].南京: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01.

[2]梁晓虹.禅宗史话[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5.09.

[3]郭应传.依违于儒与佛、道之间的心路嬗变轨迹——以王阳明两次游历九华山为中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7.第44卷第4期.

[4]孔令梅.论王阳明心性论对禅宗思想的融摄[D].安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