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飞机航线飞行中的CRM训练方案研究

2018-12-02 22:30王艳红李文文马天福
北方文学 2018年27期

王艳红 李文文 马天福

摘要:本文从目前我国民航应用机组资源管理(CRM)的现状出发,研究国内航校在实施CRM训练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民航局141部规章对高性能飞机飞行训练的要求,提出针对我校高性能飞机航线飞行的CRM训练方案,使培养出来的飞行学员更符合运输航空副驾驶的能力需求。

关键词:机组资源管理;高性能飞机;CRM训练

商用驾驶员执照(CPL)训练一般情况下是在低空、低速、单个驾驶员操作的单发或多发活塞发动机飞机上进行的,其训练要求主要是面对通用航空运行的特点。在我国,多数飞行学员在获取多发飞机商用驾驶员执照和仪表等级并完成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理论培训后,紧接着要进入航空公司,在高空、高速、多人制机组的现代商用运输飞机上运行。而在空速较慢的飞机上完成训练的飞行员,会形成相应的思维过程,若将其突然置于有着三倍多空速和飞行高度、十倍多重量的飞机上,则很难适应这样的巨大变化。高性能飞机训练是一个过渡训练课程,使飞行员能够调整思维和行为,尽快从设备相对简单、低空慢速运行的小型飞机顺利过渡到航空公司运行的中型甚至重型喷气运输飞机。此外,小型飞机没有配备近地警告系统和雷达等设备,并且是非增压座舱的。高空高速飞行所面临的各类安全威胁与低空低速飞行也截然不同。因此,机组资源管理也要求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现代民航商用运输飞机都是由两名或两名以上驾驶员操作的,飞机自动化程度和复杂化程度不断提高,要求机组成员以一个团队进行协作,而不是作为两个单独个体驾驶飞机。近几十年来,机组成员之间缺乏沟通和理解是导致航空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人制机组协作(MCC)和机组资源管理(CRM)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性能多发飞机训练课程的训练大纲从理论和实践方面涵盖了上述所有内容。

一、国内航校CRM训练不足的原因

国内各航校的高性能多发飞机飞行训练大纲中都包括多机组成员协作课程内容,飞行员学会CRM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所有飞行机组成员的优势,弥补自身缺陷,做出正确的决策。然而经过笔者在国内7所航校调研时发现,在实施训练时普遍存在只关注飞行员的个人素质和操作技术,没有对资源管理问题进行重点训练。学员在进入航空公司后,负责模拟机培训的教员发现他们在机组间配合、决策、情景意识等方面表现出许多问题。在航校高性能飞机航线飞行阶段CRM训练不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 CRM训练大纲设置问题

目前,航校的CRM训练基本都是融入在各种不同阶段的训练当中。CRM训练常会由于训练中的技术重点科目而被忽视,对CRM训练的内容和分配的时间较少,而且缺乏对CRM训练效果系统的评估方法,因此导致学员在完成高性能飞机飞行训练后,达不到既定的CRM训练目标。

(二)机组间配合训练缺失

在高性能飞机上实施对学员的培训时,教员往往只针对一名学员,培训的重点容易倾向于只针对机长,然而,CRM训练的对象除了飞行机组外,还应该包括与飞行机组一起工作的乘务组、机务维修人员、空中交通管制员等。由于航校训练不具备公司运行经验,训练时缺乏模拟场景和角色扮演环节。

(三)教员和学员对CRM训练的重视程度不够

由于航校训练时间紧任务重,飞行教员每年的训练任务要完成相应的指标,造成很多教员单纯追求训练进度,紧抓考查科目的教学,而对CRM训练内容则一带而过。学员往往也容易急功近利,对非技术因素的CRM训练不感兴趣。教员和学员对待CRM训练不重视的态度,也是导致CRM训练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

二、提高航校CRM训练效果的方案设计

首先应明确CRM训练目标,航校CRM训练的目标是培养学员成为一个“飞行管理者”及“资源管理者”。CRM训练是指培养飞行机组“有效地利用所有可以利用的资源包括硬件、软件、环境以及人力资源以便达到安全、高效以及舒适飞行目的的过程”。训练目标的确定,制约了训练内容和方法。

第二,CRM训练内容。根据国际普遍接受的航线飞行员技能模型(如表1),可得出CRM训练的内容包括:人为因素相关的航空事故案例分析、信息加工过程、情景意识、解决问题及应激管理、标准操作程序(SOP)、领导艺术、交流与协作、分工与监视、判断与决策等。

第三,CRM训练方法。为保证CRM训练效果,训练方法应该全方位全过程多环节,从课堂教学到飞行训练、运用角色扮演,包括模拟机训练、真机训练以及航线飞行等相互关联的环节。在训练中这些环节应有交叉重叠,贯穿于理论教学和飞行训练的始终。

课堂教学,将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教授给学员。采用的形式包括知識讲授、角色扮演、案例研究与课堂讨论、观看视频、听座舱录音、自测与讨论等。

飞行模拟机训练可以使受训者进一步加深对CRM基本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初步形成情景意识、注意分配能力、交流与协作技能、判断与决策技能等。可采用的主要形式有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座舱录音学习及讨论等。

真机CRM训练及航线飞行训练可以使学员所学的机组管理知识转化为CRM能力。采取的主要形式为航线飞行训练。从地面准备阶段开始,理论知识掌握的深度直接影响机组资源管理发挥的充分程度。理论知识越深厚,机组资源管理效果就越好。从飞行的实施到讲评阶段的机组配合、执行SOP标准喊话、出现特殊情况的处理等都是CRM训练的重要场景。

三、CRM训练效果保障措施

在航校进行CRM训练的主要环境就是学员和教员在驾驶舱的交流。每次在驾驶舱交流应按照预设的特定目标来进行,教员的任务是在教学目标达成前维持好交流过程。教员和学员之间彼此都要知晓对方下一步的想法,明确对方将要执行的下一个动作。最佳的交流方式称为有效交流,也是希望达成的理想目标。然而,由于教学和学员之间的性格因素、年龄差距、成长环境及阅历深浅等原因,常会出现在交流和理解上出现偏差。为了避免理解偏差引起的交流障碍,在实践中需要应用一些必要的原则和措施来保障训练效果。

(一)坚持质疑原则

无论是教员还是学员、机长还是副驾驶,都应坚持询问和质疑原则。作为学员,如果注意到飞行发生偏离,应克服心理因素及时发出询问和质疑,以便教员掌握学员在理解上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深入教学。

(二)贯穿训练全程

CRM训练的内容应贯穿于各个阶段的飞行训练中,包括正常、非正常以及紧急情况。训练时教员不单单是培养学员的个体胜任能力,还应该侧重培养飞行学员以机组为整体的取向。为达到这一效果,需要学员尽可能在真实的机组环境下实践必要的技能。

(三)与飞行技术训练整合同步

综上可以看出,CRM技能是在飞行技术训练过程中转化的,这意味着CRM训练不能和飞行操纵技术分开进行。因此需要在飞行技术训练和CRM训练之间寻求一种平衡,从而进行整合。在此给出的建议是根据已有训练大纲和程序,制定符合航校实际情况的CRM训练程序,将CRM训练整合到现有的初始训练之中,实现与CRM训练的全过程整合。

四、结语

本文提出的针对航校CRM训练的实施方案,分别从目标、内容、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航校特点提出了保障训练效果的措施。在进行CRM训练时应予以高度重视,飞行技术水平再高,如果没有机组协作,运行安全就无法保障。无论是教员还是学员,都应该充分重视,主动培养意识,通过不断实践和反馈,才能将CRM技能在实际航线飞行中有效转化。

参考文献:

[1]郑孝雍,罗晓利,李明亮.民航飞行员非技术技能的特点[J].中国民用航空,2012,04:63-66.

[2]中国民用航空局飞行标准司.高性能多发飞机训练要求(AC-141-FS-2011-02R1).2011.

[3]中国民航局飛行标准司.机组资源管理训练[S].2011.

[4]陈鉴.H飞行学院驾驶舱资源管理应用研究——以飞行训练和检查为例[D].吉林大学,2013.

[5]次晓宇.驾驶舱资源管理的研究与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08.

[6]于小龙.飞行教学中机组资源管理模式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3.

[7]Flin R,Martin L,Goeters K M,et al.Development of the NOTECHS(non-technical skills)system for assessing pilots'CRM skills[J].Human Factors and Aerospace Safety,2003,3:9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