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丽
摘要:作为一种学术范畴理念,“笔墨等于零”体现了对笔墨独立化发展的反对思想,认为笔墨不能够离开内容而独立存在。本文简单阐述了“笔墨等于零”的内涵,并进一步详细地探讨了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渗透“笔墨等于零”思想的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绘画;“笔墨等于零”;艺术研究
“笔墨等于零”这一理念凝聚着中国当代美术家的人文思想轨迹,与人类的精神风度和生存意愿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不仅深刻地体现了人性本身的美丑本质,还具有恒久性的显著特征。一直以来,中国绘画都依赖于传统的文化哲学理念,现代艺术创作者有必要以发展性的眼光来客观看待绘画艺术的发展,而不是简单、轻率地予以否定,在创作过程中要时刻践行“笔墨等于零”的文化理念。
一、“笔墨等于零”的内涵分析
“笔墨等于零”是我国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在其发表的同名文章《笔墨等于零》中提出的一种绘画思想,其核心内容为:脱离了具体画面而独立存在的笔墨,其价值为零。此观点一经提出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争议浪潮,人们对于吴冠中“笔墨等于零”思想的评价褒贬不一,各有看法。有人认为,“笔墨等于零”否定了中国传统绘画中“笔墨”的地位,容易给当今社会的年轻人在解读传统文化知识时产生误导。有的学者则对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表示基本的理解赞同。那么到底。何为笔墨等?
单从字面意思解读,“笔”是指钩、勒、被、擦、点等绘画技法,而“墨”则是指烘、染、破、泼、积五种墨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但凡是有线与点之处大多都是用毛笔蘸取清水或墨汁在纸面上得以实现,不仅体现了创作者超群的用墨天分和深厚的绘画功底,还表达了画家的审美观点和学识水平。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笔墨”在中国绘画领域得到了世代的传承发展,对促进当代艺术绘画领域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如今的中国绘画界,很多人都习惯于用笔墨来衡量一副作品的好坏,然而笔墨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作为一名现代艺术工作者,有必要紧跟时代发展,根据不同情况创造出新的、合宜的笔墨为艺术创作服务。
二、“笔墨等于零”于中国绘画的意义
在众多的中国绘画作品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作者隐含在作品中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一方面,“天人合一”思想是古人文化哲学观的主要体现之一,另一方面也象征了古代画家的人文思想精神和智慧结晶。中国绘画素来强调“以笔为主导、墨随笔出”,两者之间相互依赖共存,从而完整的描绘出对应的物象,并传达出作者的心境,实现形神兼备的高水准艺术创作效果。国内学者在研究中国绘画时普遍认为,笔墨是中国画的核心范畴,笔墨画的独立审美价值和主观化的构图体系是区别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最本质的区别。因此,要想研究中国绘画,首先应弄懂笔墨于中国绘画的意义,以此为切入点,我们还可以探究更多与艺术意境和人文精神等相关的元素。
从笔墨的历史溯源来看,笔墨最早出现于文人画中,随着文人画的发展而逐渐兴起,可以说是人文画的发展促使笔墨成为中国绘画的传统表征之一。笔墨发展的根基主要源于六朝时期的“气韵生动”和唐代的“中得心源”理论,不少古代画家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或多或少地体现了这一思想。纵观中国绘画的发展历史,尽管笔墨在绘画中一直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并不是核心第一位,自元朝之后,当时的画家受“气韵生动”理念影响,逐渐形成以笔墨为主的写意画风且一度成为气候,尤其是齐白石、吴昌硕等著名画家更是将文人画的发展推至巅峰,这也就使得笔墨的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影响进一步扩深。
随着现代绘画艺术的不断发展,不少艺术创作者纷纷开始求新求异,但无论何时,绘画作为中国文化的精粹,我们在创作时都要时刻牢记“笔墨等于零”这一理念,当笔墨与画面相脱离时,作品价值也随之逝去,作为一名现代艺术工作者,无论何时,我们都要重视绘画过程中对传统哲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的继承与发展。尽管“笔墨等于零”是基于学术范畴领域提出的思想,但是从艺术形态创作角度来解读,我们不难理解,吴冠中先生强调的是,绘画不能够完全地抽象,而要依赖于必要的具体形象,在实际创作过程中要切忌断章取义,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形象来进行创作,以充分体现出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观和艺术价值。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方不同的艺术绘画作品应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来进行评价,而不是简单地套用西方现代艺术理念来评价传统的中国绘画作品。吴冠中教授提出的“笔墨等于零”思想强调,任何脱离了具体画面的笔墨都是没有价值的,中国绘画作为传统文化的精粹,我们应正确看待“笔墨等于零”在其创作过程中的渗透应用,而不是简单地淘汰否定,唯有这样才能促进我国传统绘画艺术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傅爱国.也评吴冠中先生“笔墨等于零”[J].巢湖学院学报,2004 (11).
[2]殷梅青,屈健.吳冠中“笔墨等于零”再思考[J].艺术评论,2014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