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不惧老之至

2018-12-01 09:29徐国英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家风细节作家

徐国英

这一次,亚鹰和我们聊《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有的只是让你心颤的温暖细节。

你可以读到儿子和父母之间至心的牵挂和关怀。贯穿全书,细节都真实得让人感叹,从为父母亲单独买房的原因,到搬到52栋教遥控器和热水器的用法,以及擦澡等等日常的生活情节——“想什么时候看电视就什么时候看,想看什么节目就看什么节目,想买什么水果礼佛就买什么水果……总之,只要不出安全问题,一切都由老人家自己做主说了算。”“老爹也躺上了床。我把他的脑袋抬起,塞进去一个更软的枕头,又拿起我脱下的羊毛衫,将被子与他颈脖间的空隙填满塞实,然后摸摸他的脑门,示意他可以睡了。”随手拈来,细节比比皆是,可以说,没有经常和父母共卧一床的经历,就没有这样的细腻。

这是一本探讨父母子女如何相处的书——无意去褒扬作者一直在反复强调的“孝”,虽然这是本书最大的标签。史书中,甚至记载有一些今天看来颇为残酷的孝道故事让人敬畏。而在这里,儿子是母亲对外部世界的观察者,是母亲看世界的眼睛,母亲通过儿子对日常生活工作的讲述和分享,了解跟进社会。而重要的是,作为佛家居士的母亲,虽然游离在佛法和迷信之間,却无疑是儿子心中的“定海神针”,“母亲的话,如针,亦如水”。从苦难中走来的八十高龄母亲用自己的豁达和智慧,去判断事情,去开解儿子在工作中的种种烦恼和挫折,给儿子的心灵浴澡。人到老年,儿子在生活中照顾父母,父母在精神上滋养儿子。这种精神上的相互依赖,连接起牢固的亲情纽带。父母和家人间亲密无间的融洽互动,形成良性循环,明理开放、与时俱进的父母和尊重老人、耐心体贴孩子共同成就了一个“入则孝,出则悌”和谐小社会。现代生活,很多人草率地成为父母,却从来没有学习过如何做好父母这一课,仅凭本能和情绪相处一生。殊不知父母和孩子都有一个不断学习和磨合黏和的过程,双方都需要共同进步,一方停滞不前或者不愿互相接纳,都会出现刺耳的噪音。《家风 门风:52栋里的故事》在貌似絮絮叨叨的闲聊中良好地体现了家庭人际的顺向调适。

这是一本讲述优良家风传承的书——一个家族经过岁月的沉淀,流传下来的优秀品德,经过代代的言传身教,会融在后代的血脉里,沉淀在后代的行为中。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书中饱经沧桑的母亲朴实家国观、做人为善、助人为乐的理念,在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影响着后代和族人,以至于“兰香奶”已经成为我乡下老家“善行”的品牌,成为村里“善人”的代名词。”母亲不厌其烦的从小一次次教育作家,要多做好事,多做善事。耳濡目染,作家的一次次善举,不管是帮助小佳慧还是小渐鸿还是“瓷娃娃”,都得到了母亲的大力提倡和肯定。怎么去为人,怎么去施爱,父母常年以身作则,作家在处处生活小细节中展现的对耄耋之年父母的细致关怀,无疑是在这样的最直接最经常的良好风尚环境中浸润出来的反哺之爱。

这是一本直面生死的书——生有期、死有期,从生下来的那一刻起,我们就一步步走向死亡。面对已经八、九十岁高龄的父母,如何活在当下,珍惜和父母有限的相处时间,作家选择了工作之外尽可能的陪伴,选择了时时刻刻的关注和体贴照顾。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是对生命对亲人的柔情和尊重,是和时间的一次次赛跑。生命无常,从母亲重病到作家自己突然面对死亡的考验,过程跌宕起伏,“人到中年,得此一病,虽只一日,却于我心志与性情都有变化。其中之一是,我越发珍惜我所认识和在乎的你了,你要向我保证,一定要好好活着。”“是日已过,命亦随减,”活着的人唯需精进努力,更好的相处,更好的温柔以待,才不辜负生命的厚爱。

老年无疑是人生一个最沉重的阶段,作家也不由得感叹“延续真的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词!延续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同时,“我的作业还得继续做,不管愿意不愿意,都得做好,因为,那是责任,也是义务。所以,我必须活着,好好活着!”

让我们都陪父母开心地活着吧,因为,那是责任,也是义务,更是我们根植于心的爱的传递!

责任编辑:黄艳秋

猜你喜欢
家风细节作家
作家谈写作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我和我的“作家梦”
家风伴我成长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细节取胜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