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双庆
摘要:当前倡导的素质教育,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课堂教育是主渠道。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胜任时代的要求。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才能与时代合拍共振呢?我们化学备课组通过近两年的研究和实践,总结得出化学问题教学模式能很好解决这个问题,因此,我们化学备课组在本学期推出了“问题——探究”式教学研究。现就这一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验作简单的总结,以利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一、问题教学模式提出的理论依据
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鲁宾斯坦的“问题思维理论”指出,思维的核心是创新,思维起始于问题,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而且是以解决问题情境为目的的。前苏联教育理论家马赫穆托夫创立的问题教学理论认为,问题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在这种教学中学生从事系统的、独立的探索活动是与其掌握现成的科学结论配合进行的,其方法体系是建立在问题情境的创设和问题的提出与问题的解决基础上。在问题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结论,还需要掌握这些结论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形成思维的独立性和发展创造能力。
二、问题教学模式的内涵
根据问题教学理论,问题教学模式是指依据教学内容和要求,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的发现、探究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欲和主体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是实现问题教学的中心环节。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和深思酝酿,提出假设,发表见解,引发争论,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实验验证,最后达到应用,通过应用又产生新问题,使问题逐渐深入。并且把教学过程设计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进行创新思维的经历过程,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
三、“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我们通过实践和研究发现,化学知识有相当大部分可以由学生在问题情境下和教师促进中,经过独立的认识活动来获得,因此,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问题教学理论,通过引导学生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模式来实施教学。
1、问题情境的设置
问题情境的设置要达到促进学生原有的知识与必须掌握的新知识发生激烈冲突,使学生意识中的矛盾激化,从而产生问题情境,这种以矛盾的冲突为基础的问题情境的产生和解决,就成为教学过程与学生发展的动力。创设问题情境要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要善于运用直观演示,实验探索、趣味实验等手段把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从而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和探索问题的热情,化学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主要有:
(1)用诗句或谜语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化学中,讲《空气》时就可以用一首诗来创设问题情境:“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这诗实际也是一道谜语,谜底是什么呢?学生回答出“风”后,马上设问题:风这种自然现象,可以证明什么物质的存在?你对这种物质熟悉吗?它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2)通过实验创设问题
例如,在学习《绪言》时,开始做一个实验,在黑板上贴上一张已用酚酞试液写有“化学”二字的白纸,然后提问,“什么叫化学?”教师此时向白纸上喷洒NaOH溶液,白纸上立即出现两个红色大字“化学”,教师此时适时加上一句,“这就是化学。”那么,化学到底研究什么呢?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了,同时也产生了思维矛盾,有了把问题解决的冲动。
(3)通过日常观念和科学观念的矛盾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在学习“碳的几种单质”时,先向学生展示木炭、石墨、金刚石(玻璃刀),然后问学生:“它们是同一种物质吗?”学生肯定回答:“不是。”当教师告诉学生,其实它们都是由同一元素”C”组成的单质时,学生都会很惊奇,从而就引发学生认知心理上的矛盾与冲突,产生问题情境。
(4)、由舊知识的拓展引出新问题,创设问题情境
例如,学习“化合价与化学式”时,提出“氧化镁、氧化钠、氧化铝、氯化铁的化学式如何写?”时,同学们都会很快写出“MgO、NaO、AlO、FeCl”。当教师告诉学生,除第一个外,其余三个都是错误的,学生的矛盾心理就产生了,从而促使学生去弄清楚为什么这样写是错误的,应该怎样写?
2、提供科学事实
本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选择收集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事实,教师起的是促进作用。学生在获得大量事实材料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讨论及思维加工处理,从而获得对问题的本质认识,教学中,我们通常用以下几种方法为学生提供科学事实。
(1)由文字材料提供事实这方面的例子很多,化学中的信息迁移题就是采用这一方法。
(2)由教学媒体提供事实有关物质的微观结构,教师可以用模具或者投影方式模拟出来。
(3)由实验提供事实以实验为研究手段,许多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例如:一高一低两支燃着的蜡烛,用一钟罩罩住,哪支先熄?学生意见不一。当学生通过激烈辩论,无法达成共识时,教师采用实验的方法让学生通过事实来回答,问题得以解决,无需过多的言语说明,而且记忆深刻。
3、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得出科学结论
这一环节主要是教师帮助学生应用科学的方法或逻辑思维的方法对化学现象、事实进行加工处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4、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只有在运用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才能显示出强大的力量。学习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学生也只有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把知识学活,才能提出新问题,并在不断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使知识总量不断增加,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实践证明,“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和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在双基和基本能力,特别是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方面,大大的超过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说,在化学教学中,“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有着很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