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钰涓,何东梅,侯建琼
(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德阳 618000)
脊髓损伤是因延髓结构、功能发生损害,形成损伤平面以下的躯体运动、感觉发生障碍,包括失去对大小便的控制力,神经源性膀胱是脊髓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1]。患者因尿潴留带来生理上的不适及心理上的创伤,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且膀胱管理失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膀胱结石甚至肾功能损害等。目前临床上对症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方法中主要以导尿管形式引流排出尿液为主,本文中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应用清洁间歇导尿及长期留置导尿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以下为具体内容。
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抽取7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分段随机原则分为2组。
观察组37例,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23-55(40.31±10.55)岁。对照组37例,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25-57(41.08±11.05)岁。
入选标准:(1)经膀胱容量测定后确诊为神经源性膀胱;(2)既往有脊髓损伤史;(3)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4)均有不同程度尿潴留或自主排尿后膀胱内残余尿在100mL以上者;(5)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排除标准:(1)前列腺严重增生;(2)不能有效配合导尿者。
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P>0.05。
对照组患者给予长期留置导尿,期间进行间断性的导尿管夹闭,训练膀胱功能。
观察组患者给予清洁间歇导尿。(1)向患者解释清洁间歇性导尿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操作认知。(2)指导患者增加饮水量,至少达到1800mL左右,以达到冲洗尿道的作用[2]。(3)先由责任护士进行操作示范,后指导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清洁导尿的操作,步骤如下:操作者洗净双手,患者清洗会阴部,用物准备;患者取平卧位、侧卧位、坐位或站位(患者自行导尿时体位),垫隔尿垫;暴露尿道口;无菌导尿管头端润滑;找到尿道口并轻柔插入,男性插入长度为20至22cm,女性为4至6cm,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至2cm;手固定导尿管,导尿管下端接入尿壶;当无尿液流出后,轻轻转动导尿管,排空膀胱;完毕后拔出导尿管,擦拭会阴部;整理用品;建立专用的表格记录导尿时间、尿量等[3-5]。(4)导尿次数依据膀胱内残余尿量进行决定,残余尿量在200mL以上时,导尿4次/日;150至200mL时,导尿3次/日;100至150mL时,导尿2次/日;80至100mL时,导尿1次/日;80mL以下时,停止导尿[6,7]。
在4周后留取小便标本,进行尿常规检测,评价患者尿路感染情况。在出院3个月后以残余尿量评价患者膀胱功能。同时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评价患者ADL,分数越高ADL越好。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达,用t值检验;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
观察组患者发生尿路感染率5.41%(2/37),对照组则为37.84%(1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残余尿量及ADL评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见表1。
表1 2组残余尿量及ADL评分对比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所引起的尿潴留或残余尿量增多,均增加了尿路感染概率。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康复中,主要为最大程度上恢复膀胱功能,减少因尿潴留引起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一直认为,导尿为严格的无菌侵入性操作,若忽视无菌原则容易导致尿路逆行性感染;但有学者研究称,清洁间歇导尿并不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8]。这表明了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出院后亦可自行进行导尿,解决尿潴留的痛苦。
长期留置导尿管虽然消除了患者尿潴留状态,但不易于膀胱功能的恢复,持续的引流尿液致使膀胱长期处于无尿状态,更不能进行有效的膀胱锻炼;而且,留置导尿管及集尿袋需要维护,不利于患者日常活动,降低了自理能力,且影响患者的外在形象[9]。
清洁间歇性导尿方法简单,大部分患者经指导后均可自行进行此项操作,能有效地降低膀胱内压,使膀胱在低压条件下储尿、排尿;不影响患者膀胱的规律性充盈与排空,接近生理状态[10]。同时残余尿量的规律排出,有助于恢复膀胱排尿功能及收缩功能,减少泌尿系统感染概率,对膀胱容量的保持有积极作用。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尿路感染率、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清洁间歇性导尿不增加尿路感染风险,对膀胱功能的恢复有促进作用,同时提高了患者ADL,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清洁间歇导尿对于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