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香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外科缝合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必须掌握的外科技能之一,在外科技能所有的项目中,是较为难于掌握和容易学了就忘的内容,学生经常第三学期学习了,到了第四学期就忘记了,第五学期下临床实习又难以学以致用,特别是门诊、急诊、手术室,外科缝合技术尤其重要,面对外伤病人,需要灵活、快速应用本技术处理受伤病人的伤口;手术台上,需要应用本技术准确无误地做好手术切口的缝合。不同的医生因为经验不同,缝合效果的美观也不一致,有时会形成瘢痕,给患者身心造成影响[1]。因此,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缝合技术,学了不会忘记,下临床实习又能提高这一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病人,显得特别重要。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者对学习资源的兴趣程度往往体现在其某些学习行为特征上,构建学习者的兴趣模型,可以更有效地实现个性化学习[2]。本次研究分析如下。
以2017年9月10日-2018年6月10日择取我院2016级高职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6班,共计342人为例,将1-3班175人设为对照组,将4-6班167人设为观察组。 342人平均年龄19.5±1.75岁,男女之比为158/184,外科学缝合技能的实训与练习课时数均为12学时,其中,第3学期8学时,第四学期4学时。
将1-3班设为对照组,应用普通切开缝合电子模型、缝合技能图解法进行缝合技能的实训教学。将4-6班设为观察组,应用自制模拟伤口模型联合比较分析法进行缝合技能的实训教学。
对照组,应用普通切开缝合电子模型、以传统的缝合技能图解法讲授示范,即:每种方法进针与切口边缘的距离、出针的方向、距离、每一针之间的针距,进行详细讲解与操作演示,再让学生反复训练缝合技术。
观察组,应用自制模拟伤口模型(布类,制作方法:裁剪布料模拟伤口两侧皮肤、模型为一大一小两个模拟伤口,另一端模拟阑尾残端,伤口底用模术贴加以粘合固定,衬于布料反面,两条边代表伤口两侧皮肤,布料四周用松紧带缠绕固定于木块上,可以反复练习,两条边可以多次更换)。见图1。
联合应用比较分析法,把缝合技能中的单纯间断缝合、内8字缝合、外8字缝合、间断平行褥式内翻、外翻缝合归为第一组加以对比和分析;把单纯连续缝合、连续锁边缝合归纳为第二组进行比较分析;把间断垂直褥式内翻、间断垂直褥式外翻、连续全层内翻缝合、连续外翻缝合归为第三组,前两个和后两个分别加以比较分析。第三学期学生反复练习后进行考核,之后对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考核成绩进行比较分析。到了第四学期,过了一个寒假,开学重新对学生进行考核,再次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的考核表现,计算掌握此技能操作的人数、忘记、混淆的人数比。将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效果评价,分析哪种方法更有利于学生熟练记住,以利于下临床实习用更好的缝合技术服务病人。图1为自制模拟伤口的模型,一端突起用于阑尾的荷包、半荷包缝合。
图1 自制模拟伤口模型
将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成绩数据录入SPSS 2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再进行分析对比。
分析对照组175人与观察组167人的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表示应用自制模拟伤口模型联合比较分析法对学生进行缝合各项技能的实训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掌握外科缝合技能,之间差异存在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第三学期实训教学考核取得的分数对比(±s)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第三学期实训教学考核取得的分数对比(±s)
单纯连续缝合连续锁边缝合组别 人数(n) 单纯间断缝合、内8字缝合、外8字缝合、间断平行褥式内翻缝合、间断平行褥式外翻缝合间断垂直褥式内翻缝合、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连续全层内翻缝合、连续外翻缝合观察组 167 92.5±1.25 90.03±1.04 88.55±1.05对照组 175 76.5±1.05 74.05±0.35 68.75±1.35 t 值 128.391 192.191 150.913 P 值 <0.05 <0.05 <0.05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实训教学里的缝合技术的考核成绩,用t检验,结果差异显著(P<0.05)。如表1。
在第四学期考核中忘记缝合方法与混淆缝合方法的人数比,用卡方检验,结果,观察组应用自制模拟伤口模型联合比较分析法进行缝合技能教学,忘记与混淆的人数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显示差异显著,(P<0.05)。如表2。
表2 对照组与观察组在第四学期开学考核中忘记缝合方法与混淆缝合方法的人数[n(%)]
自制模拟伤口模型,形象逼真,布料精选,外观精美,更容易吸引医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由于练习把缝线缝合上去之后,可以拆下,多次进行操作,如果出现布边裂开,可以更换上新的布条,换上新的伤口模型进行练习,学生动手的次数更多。而且模型另一端为突起的球状模拟阑尾残端,学生也可以在几组项目练习后,进行荷包、半荷包练习,深受学生喜爱,更易激发学生动手练习的欲望。相关文献指出:教育组织应重视以学生为本,重视其个体兴趣在教育实践中的能动性和创造性[3]。制作的模拟伤口模型价格比电子模型低廉很多,经济实用。
常规切开缝合电子模型,优点在于可作切开练习,但是几次切开就失去美观,几次缝合练习后代表伤口的边缘也容易出现碎裂不齐,且价格较贵,练习成本比较高。
图解法是前人经验与医学智慧的结晶,是对缝合技术经典的分析解释。它详细地分析了每种缝合项目进针与伤口边缘的距离、出针的对等针距、每一针与次针的距离等。但是,学生在学习了多种缝合项目后,若没有比较分析,容易混淆、忘记。在学习图解法的基础上,采用自制模拟伤口模型联合比较分析法,有利于学生甄别不同缝合方法中进针的方向与出针的方向是否改变,区别二次进针的手法,区别缝合末了形成的特点。如表3。
表3 基本缝合方法的比较分析
伤口缝合是否漂亮,与从医者的美学修养相关。灵活根据伤口特点,结合美学要求,可以给伤口修复做出美观整齐的缝合效果。文献研究指出[4]:现代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美是健康的升华,更加重视从更高的层次来提高病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比如,乳腺肿瘤手术,传统上以皮肤和腺体的切口都是采取放射状,而今采取腺体做放射状切口,而皮肤用顺皮纹的切口,缝合后可以减小手术瘢痕。缝合技术得当,切口美观,有利病人身心健康恢复。
我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6]。通过制作模拟伤口模型,让学生在学习技能时更有创新意识,对医学更感兴趣。以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思维的创新,以创新提高其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构成临床思维由三个方面组成,即医学理论、医院临床经验、思维方法,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渗透在临床教学的各个环节[7]。利用自制模拟伤口模型,可拆可缝,多次比较缝合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对比各种缝合方法,可以为形成科学的临床思维打下基础。缝合课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8]。
由于模型成本较低,使用效率更高,可以提高学生在反复熟练中通过比较分析产生技巧,在后续的动物实验、临床真人服务应用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在临床操作中熟稔应用缝合技巧。文献显示:剖宫产分娩产妇缝合方法选择得好,可减少出血量,促进切口达到最佳愈合[9]。缝合方法得当,能有效减少皮肤张力,减轻伤口愈合后瘢痕的形成[10]。因此,只有熟练掌握缝合技术,才能在创伤、手术救护中灵活处理。
综上所述,探讨利用自制模拟伤口模型联合比较分析法提高学生外科缝合技能掌握的方法,值得研究和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