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途径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018-12-01 06:44:47|
教育家 2018年42期
关键词:皮影研学京剧

文 |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如何发挥国民教育在文化传承创新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加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研究基地建设是新时代教育者要思考并认真落实的问题。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优秀文化,开发智力,培养健全人格,为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传统文化教育应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落实到当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

社团活动学习文化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通过学校教育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我们立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将每一名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情怀的世界人,以“非遗”精品社团建设为突破口,以学科整合为契机,通过开设风筝、剪纸、国画、软笔书法、北京绢人、皮影、京剧、空竹、踢毽等社团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走近、学习、体验、感悟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文化学习的热情。学校引进名家、名师进校园开展师生培训活动,还带领师生走访书画名家、京剧大师等,为学生播撒下高雅艺术的种子,激发了孩子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和民族自信。

皮影社团是我校2016年3月与韩非子剧社合作创建的校园特色社团。学校特邀皮影表演艺术大师齐永衡关门弟子韩迟、韩兴等多位水平高超的皮影艺人作为社团指导教师,给孩子们讲解皮影知识,带领他们一起制作皮影,学习表演皮影剧的操作技巧,在经典剧目的表演中学习传统文化。国画社团成立于2017年,旨在让更多学生接触并了解我国传统绘画艺术形式,提升审美情趣,用淳朴而又丰富的笔墨来表达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社团主要以杨莹莹工作室的中国娃为主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写意花鸟技法,将传统技法与现代技法相结合。

社团活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舞蹈、皮影、京剧社团学生参加了由朝阳区教委主办的“颂家史传家训倡家风”主题汇报展演活动,皮影社团改编的皮影剧《孟母三迁》、京剧社团原创京剧《百花盛开》、舞蹈社团原创舞蹈《染绣》赢得了现场观众的喝彩与热烈掌声。舞蹈、单弦社团学生参加了由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学校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承办的第二届中华优秀文化进校园优秀节目展演活动。学校原创舞蹈《染绣》用舞蹈的形式展示了中国传统手工艺染绣的过程,单弦《北京人》通过唱的形式表达了学生对北京的热爱。同学们在享受艺术、感知艺术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自信。京剧社团学生在北京市教委主办的第八届国戏杯大赛中荣获集体三等奖,学校获优秀组织单位奖。我们的节目还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快乐戏园”节目的录制。

主题活动品味文化

主题活动指在集体性活动中,以一个主题为线索,围绕主题进行活动与交流。为面向全校师生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真正了解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品味传统文化。

京剧国粹展现魅力。为使学生从小感受国粹的艺术魅力,学校将京剧引入校园,引进课堂,开展了“国粹京剧进校园,优秀文化促育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一次次讲座为全校师生普及了京剧知识,激发了他们学习京剧的热情;一场场观剧活动让学生走近传统京剧名段,学习做人道理。学校还承办了朝阳区“国韵京腔润朝阳”京剧现场会活动,音乐教师执教的现场课《认识京剧锣鼓冲头》得到了与会来宾的一致好评;京剧社团学生现场汇报演出了《铡美案》《桃花村》《三家店》等剧目。

传统节日品味民俗。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的传统节日,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节日主题活动。“元宵节”学生与家长一同猜灯谜、摇元宵、包汤圆,体验传统节日民俗,感受节日带来的乐趣;“清明节”学校带领学生走进北京民俗博物馆开展民俗体验,在“击鼓戴柳”活动中了解清明习俗,感受传统文化;“中秋节”学生代表走进西城区广安敬老院、北京市第四福利院,为那里的爷爷奶奶及残疾人送去节日的问候与祝福,学生代表表演了小合唱《童年》、快板《数唱北京老城门》、葫芦丝齐奏《月光下的凤尾竹》等节目。敬老尊老传承美德,孝老爱老情暖社会。在一次次公益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去关爱他人。“别样新年”北京传统民间手工制作体验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让同学们对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初步了解,激发了大家学习北京传统文化的兴趣。

经典诵读传承美德。学校以经典诵读为载体,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师资建设为抓手,以国学校本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营造人人能吟诵、班班读经典的浓厚氛围。我们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分年级选取诵读内容:低年级《三字经》《弟子规》,中年级《千字文》《增广贤文》,高年级《孙子兵法》《论语》。同时,学校在每日晨读时间播放《声律启蒙》《笠翁对韵》等,让学生在听中诵;每日课间音乐播放成语接龙,让学生在听中记。孩子们与经典相伴,与圣贤为友,学习优秀文化,陶冶高尚情操,传承中华美德,提高综合素质。

星光舞台展示风采。学校为每一个孩子搭设平台,创造机会,为他们举办个人才艺展示。“星光梦想舞台”成为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展示个人风采的良机。每期活动都由学生自主报名,自己设计制作海报,自己设计邀请函,自己发放请柬,自主选择主持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智商与情商均得到了提升。学校现已为多名学生举办了书法国画作品展、京剧票友会、琵琶古筝葫芦丝音乐会等传统文化才艺展示活动。每次活动,不仅展示者会进行学习经历说明,学科教师还会结合展示内容开展小小微课活动,大小观众都可以通过活动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小星光舞台,为孩子们留下了小学生活中最美好、最难忘的记忆。

社会实践注重体验。学校组织全校师生走进中华耕织文化园,学习农耕知识,体验农耕劳动,感受农耕文化。活动前,德育处设计并下发实践活动导学案,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了解中华农耕文化,提出问题。带着一连串的行前问题,师生来到耕织园,参观五谷种植园,认识各种谷物和蔬菜,随后进行推碾子、磨豆浆、纺线、织布等农耕劳动体验。一个个行前问题在实践中找到了答案,同学们对古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最后,老北京民俗街中“坐贾”的招幌、“行商”的吆喝,让同学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京味文化”。

多样研学传承文化

研学活动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和人文精神,成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和新方式,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自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使学生深入了解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我校开展了多主题的系列文化研学活动。

“魅力古都,探寻文化”陕西关中文化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等,学习当地民俗文化知识,亲身体验传统手工艺活动;“共传承,创未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潍坊风筝博物馆、杨家埠年画村等,对风筝文化、年画文化、建筑文化、儒家文化等有了更深入、更直接的了解;“古城晋商遗风,重走万里茶路”山西晋商文化研学活动,让学生走进祁县古城、乔家大院,感受先民的聪明才智。每次研学活动都会以手册、摄影、手绘、记录感受等形式呈现研学实践作业,活动结束后,师生还会分享学习心得。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我们将继续探寻传统文化教育的多种途径,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做中学,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技法,传承中华美德,播下文化的种子,缔造教育的春天。

猜你喜欢
皮影研学京剧
去研学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京剧表演开始了
童话世界(2020年14期)2020-12-18 05:04:38
月光皮影
我爱皮影
少儿美术(2019年1期)2019-12-14 08:01:34
不老的皮影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研学之旅
我的京剧之路
创办少儿京剧班
老友(2017年7期)2017-08-22 02:3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