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主要内容

2018-12-01 06:44:47
教育家 2018年42期
关键词:语言文字中华语言

总体要求

《方案》指出,到2025年,使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更加热爱中华经典,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显著提升,具有较强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普遍具有高度的语言自信和文化自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学校和社会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广泛开展,成为品牌,形成长效机制;贯穿大中小幼的中华经典教育体系基本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得到进一步挖掘诠释,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华经典教育、诵读、书写、讲解资源基本满足全社会的学习需求;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国际传播更加广泛,全球中文学习者大幅增加,以语言通促进民心通,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用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思想理念,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打下坚实语言基础,建成与综合国力相适应的语言文化强国。

基本原则

坚持中央统筹与地方落实并重。在国家统筹基础上,充分发挥地方教育(语言文字)部门的主管作用,协调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语委成员单位,共同实施好工程的各项任务。

坚持基础建设与创新发展并重。加强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教材、读本等基础资源建设,重视对中华经典的研究阐发,不断丰富中华经典的内容和传播方式。

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参与并重。坚持以学校为主阵地,注重发挥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朗诵、书法、诗词等文化名家以及播音员主持人等的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活动引领与机制建设并重。开展诵读、书写、讲解、诗词创作等实践活动,通过课程教材建设、基地平台支撑等长效机制,保证中华经典诵读教育实践活动长期开展。

坚持传承普及与传播交流并重。要使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地熟悉诗词歌赋,传承中华人文精神、普及中华传统美德,又要加强与海外的交流合作,宣传中国思想理念,为世界和平与人类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重点任务

实践活动引领。包括举办全国性大型活动、建设校园诵读品牌、组织“送经典下基层”活动、开展中国节庆日诵读活动。

平台基地支撑。一是打造多媒体传播平台,二是建设中华经典诵写讲基地。

基础资源保障。加强诵写讲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经典诵读课程和教材体系,建设中华经典优质学习资源。

合作交流传播。既要加强港澳台地区语言文化交流合作,又要加强中华优秀语言文化海外传播。

组织实施

加强组织领导。地方教育(语言文字)部门要加强统筹规划,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具体措施,确保工程各项活动广泛开展。

发挥专家力量。建立由资深学者、文化名家、诵读名人、书法名家等各界人士构成的核心专家团队,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积极参与项目策划落实、促进活动传播推广。

整合社会资源。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发挥机关的引领作用、学校的基础作用、媒体的示范作用、社区的普及作用,广泛动员和吸引企业等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形成合力,多方联动,共同促进。

保障必要经费。加大中央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各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应保障本地经典诵读工程实施的必要经费,同时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工程建设实施,献智献力,共同推动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字中华语言
语言文字运用题的变与不变
小题精练(四) 语言文字运用
小题精练(三)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是刀
文苑(2020年4期)2020-05-30 12:35:30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6:22:44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00:08:49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