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育的生活化是指以学生丰富的生活体验为起点,引导其在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并最终实现小学科学教育与学生当下生活的融通。开展生活化的科学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科学教师要选用那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素材来打造生活化的科学课堂。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越紧密,学生就越容易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现行的苏教版《科学》教材已经融入了不少生活化的元素,但各个地区的教学资源不一样,不同地区的学生也不一样,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生本化、生活化的改造,结合学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和问题创设教学情境。如:以“让学生倾听并分辨大自然中的各种声音”为情境开展“声音的产生”的教学;以“为什么大家游泳憋气的时间有长有短”为情境展开“肺和呼吸”内容的教学。
提供学生熟悉的材料并探究生活中的问题。当下,不少学校科学实验室中配备的实验器材很难满足学生的实验要求,许多实验材料需要师生自己准备,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和废旧物品进行科学实验,身边的材料不仅易于获取,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学习加热和冷却对物体体积的影响这一内容时,教材安排的内容是将铜球先加热穿过铁圈,再冷却然后穿过铁圈。这个实验存在铜球难找、铜球体积大加热时间长等缺点。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新实验设计,利用身边的材料,将废旧铜丝做成大小适中(玻璃球刚好不能通过)的铜丝圈,再分别加热和冷却铜丝圈,然后观察玻璃球能否通过铜丝圈。改进后的实验,材料简单,耗时少。此外,还要将探究活动与解决生活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实用价值及其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知识只有被活化,才能更好地被内化。打造生活化的科学课堂,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用于生活。学习了“吸热和散热”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夏天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比较适宜”,让学生解释“夜晚在海边,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还是从海洋吹向陆地”。当小学科学教育回归了生活,学生就会真切地感受到科学的价值。
基于学生真实生活,开展科技类社团活动。在组织学生开展3D打印、机器人、模型运动等科学社团活动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生活化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参与项目设计,确定学习主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兴趣。
除了社团活动外,STEM课程也是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的重要载体。STEM课程以项目学习为主要形式,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以工程设计为基石,学习时,学生要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解决真实世界中有意义的问题,或完成某项任务。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问题与聚焦→调查与研究→设计与制作→展示与评价→拓展与应用”等基本学习流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围绕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构建STEM教育内容,如制作鸡蛋保护器、投石机、水果电池、降落伞等。
激发学生好奇心,让大自然成为学生亲历科学的最佳场所。大自然是科学教育生活化最真实、最生动的实践场所,教师要让学生到大自然中去,用耳朵去听,用鼻子去闻,用手去触摸,用身体去感受。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开发种植、养殖课程,进行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等科学活动,从而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命周期;可以和学生一起观察风、雨、云、雾、日、月、星、辰,从而激起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学会从大自然中发现问题,并试着用科学知识去解释和解决问题,体验生命和生活的意义和价值。
重视学生家庭生活,开展家庭科学小实验。学生的家庭生活里蕴藏着丰富的科学知识。教师和学生一起开发一系列学生喜欢、易于操作、贴近生活的家庭趣味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此外,学生还可以和父母一同开展家庭趣味小实验,从而真正地让科学教育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如“漂浮的针”小实验,在杯子里倒一杯清水,然后小心地把一根缝衣针放在水的表面,针会浮在水面上,如果向水里滴一滴清洁剂,针就会沉下去。在家庭生活中学习科学,学生会倍感亲切和有趣,他们会被浓厚的家庭氛围和生活情趣所触动,进而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学习中。
亲历性学习呼唤学生的亲身经历、自主体验,强调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而科学教育的生活化离不开学生的亲历性学习。
创设以倾听为核心的合作学习关系,提供亲历的机会。小组合作学习是科学课堂中经常采用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有亲历的机会,就要以倾听为核心,建立新型的合作学习关系,形成学习共同体。在学习共同体中,有一群对科学有着浓厚兴趣的儿童,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他们在互相尊重的氛围中,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教师充分支持学生的探究,充分相信他们有共同学习的可能性,并给每一位学生思考、实验、交流、展示的机会。学生充分尊重每一位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在倾听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在学习共同体中体验平等、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
建设以自主为特征的社团活动文化,激发亲历性学习的动机。人在某个场域中建立了关系,感到自己能够产生影响,感到自己能被团队接受,就会愿意融入团队,共同行动。无论是在学校的科学社团活动中,还是家庭科学趣味小实验中,都应当充分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内容怎么选择、探究怎么进行、结果怎样呈现,都要以学生的亲历为基础,以学生的自主选择、自主设计、自主组织、自主完成、自主反思为基础,这样,学生才能亲力亲为,体验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