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重视“由意到言”的教学

2018-12-01 02:15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表达方法课文文章

近日,笔者观摩了几节关于阅读教学的公开课,教师扎实的基本功、声情并茂的范读、多媒体课件的恰当运用,使整个课堂书声琅琅,使人陶醉,让人欣喜。可欣喜之余,也令人深思。我们的阅读教学是不是就是这样的呢?其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教学包括两个环节:一是由言到意,就是透过语言,领悟课文的思想内容。二是由意到言,从表达的角度研究作者之意是怎样用言来表现的。如果不完成这个过程,就只是“半截子”教学。而在“阅读本位论”的影响下,我国目前的阅读教学多数只重视“由言到意”的过程,轻视了“由意到言”的教学。经常是“得意忘言”,注重阅读理解与体验感悟,轻视语言学习与运用的训练。我们知道,由意到言的转换,就是从表达的角度再研究作者之意,是怎样用言来表现的。以体味言的“实现”功能、得失和规律,从而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由言到意,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共性,无须赘言;而由意到言,才是语文学科教学需要着力完成的过程,才是真正属于“语文”的过程。教材所选的范文都是些经典文章,这些文章中包含了丰富的人文内涵,而其中优美的词语,精彩句段,各种语言图式以及它的表达方法等也是教师学习的重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由言到意”的过程,更应该加强“由意到言”的教学。

一、积累运用课文的语言

语文学科固有的思想性、人文性等形象易感的外显特征,往往使语文教学不自觉地演变成了“得意忘言”式的一般性阅读行为方式。实际上,在小学的课内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应重于学习阅读。学习语言重在积累和吸收新的语言形式,通过动态的言语实践,把文本语言转为学生自己的语言。通过举一反三的方式领悟语言的内在规律,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言语交际能力。

教材中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课文,读过了,理解了,并不等于积累,而不能积累一定数量的最基本的语言材料,就不可能掌握好一门语言。没有基石,任何表达交流的高楼大厦都不能建立起来。当前我们的一些学生语文能力不能令人满意,其原因之一就是积累的书面语言太少,能运用的就更少了。因此不少学生在作文写时或正规场合说话时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词汇贫乏等“语言痛苦”的现象。郭沫若说:“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这就是说,只有积累了丰富的语言材料,语言表意才会得心应手。所以,这一阶段,在学生理解课文之后,要引导学生一遍遍入情入境地读文、内化语言。如果把书面语言读得“皆若出于吾之口,皆若出于吾之心。”就好了。有时,只读还不行,还要依赖于记忆。对绝大部分人而言,学习书和语言时背诵就必不可少。所以,对于大部分课文,笔者应该要求学生背诵,如果课文太长,就要求复述。引导孩子们进行复述练习,让学生在不看书的情况下,通顺、有条理地讲一讲课文内容,是一种良好的语言训练方法。笔者认为许多孩子往往习惯于用简单的句子东一句西一句地讲话,不能用连贯性的句子来表达意思。常常说不清楚或写不通顺,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独白语言”(我们通常把口头语言分为“会话语言”和“独白语言”,“独白语言”通常指报告、演讲、讲课等较长时间的独自的言语行动中使用的语言。有人说,“独白语言”是用口说的“书面语言”)发展不太好。而复述课文材料定了,学生不会因没有话说而讲不出,只需要根据材料专心思考如何用通顺恰当的语言把故事讲好。复述的过程,就是对“独白语言”的有效训练的过程。复述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组织语言的能力,还是把书面语言转化为个人语言的重要手段。熟背是不够的,会背不一定会用,要让这些语言在学生脑海中活起来,使它从消极语言变为积极语言。还要设置情景让学生尝试运用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让他们试着用这些词语造句,辨析近义词的不同用法;课文中的优美句段背诵后,教师要设置不同语境,让孩子尝试运用一下;课文中的独特句式,也要让孩子们尝试运用一下。

二、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的阅读要求中这样提到:“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的确,在阅读教学中还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学生从语言文字中理解内容后,还要看看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中心内容的,即从中心出发,研究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如何谋篇布局。广东潮州丁有宽老师总结了七个读写对应点:从读学解题,迁移到作文审题和拟题;从读学归纳中心,迁移到作文表现中心……这些传统需要我们辨证地吸收。

当然,并不是对每篇文章都必须面面俱到,可结合学生实际,针对文章最显著的表达方法,抓住一两点引导学生体会、学习、实践,有时可能只是一个文章开头的方法,或者标点的运用。比如《小摄影师》一文主要是通过人物对话描写表现人物的,笔者决定抓住这一写作特点,学习如何写人物对话。于是先引导学生分析原文中对话的写法(什么叫提示语,提示语的作用与位置,冒号和双引号的运用等。)再通过看表演写对话,想象写对话等转换不同情境进行对话练写。

再比如,学完《奇怪的大石头》这篇课文后,其中有一个学习目标是体会文章是如何具体写的,如何引导学生体会这一写法呢?我灵机一动,将课文缩写成下面一段话:李四光小时候和小朋友一起玩,发现了一块大石头,他想知道这块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就去问老师和爸爸,可他们也说不清楚。这个问题他想了很多年,他长大到英国留学后,又回到家乡进行考察,才弄明白这块石头是从秦岭被冰川带到这儿的。首先引导学生比较原文与缩文的区别:原文——具体详细生动,缩文——笼统,不具体。阅读原文和缩文相对应的语句,仔细比较两者区别,领会出把文章写具体的方法:抓住具体事例来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进行细致刻画;住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对话具体描绘。

然后,让学生把其他学生写的日记改写得具体。如:“今天,我在操场上见到一元钱交给了王老师。”先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说说如何把这件事写具体。也就是说仅仅领悟是不够的,还要引导学生模仿练写。

总之,阅读教学不仅仅是“读”的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即要注重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也要注意对文本语言和表达方法的学习;既要关注“由言到意”的过程,又要落实“由意到言”的教学,使感悟、积累、运用齐头并进。

猜你喜欢
表达方法课文文章
背课文的小偷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
英语中序数词的表达方法
表达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