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灵溪文化”理念,顶层设计学校课程

2018-12-01 02:15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校本资源课程

近几年来,学校以“灵溪文化”理论指导教育教学实践,立足于学生成长、教师成功、学校发展,积极构建“灵溪娃在行动”的“临溪课堂”(做与学的过程),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的价值追求。

一、构建“灵溪学习”的合作型课堂,改革学科课程

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一定的,学校的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力争把讲和练的时间压下来,把课堂时间划分给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在灵溪式学做的过程中,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更多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和规律。

1.改革备课制度

基于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整体设计、科学规划课程,鼓励教师设计行之有效的能够发展学生个性的开放性教案,进行单元备课,教师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中去。

2.重建课堂教学模式

构建“交换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将课堂学习提速,用大约三分之一的课堂教学时间进行教师讲解,将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相关材料的合作学习,课外拓展课内进行。

二、建立不同学科的学习体系,开发校本课程

1.合理使用现有的校本教材

校本课程的建设必须着眼于社区、学校的现有课程资源,这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能性保障,要根据这些资源并结合学校实际,确定校本课程建设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的专题。

如我校从学生的需要和学校的实际出发,通过对教师、学生,学校、社区资源以及家长资源等几方面入手开展了系列调查活动,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书法、绘画、排球、航模等校本课程。这几年的实施研究中,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形成了良好的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队伍,为校本课程进一步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实践基础。

2.树立凡适合儿童的都是教材的思想

积极探索学校文化的建设,构建校本课程建设学习共同体,将校本课程建设,学校特色建设与学校书香校园建设同步推进。

三、开拓各科教学的研究领域,丰富课程资源

随着课题研究的推进,课程建设以卓有成效的模式带动课改的实施,教师们努力开拓各科教学研究的新领域。课题组设计了“课程资源建设情况调查问卷”,旨在掌握学校在课程顶层设计与实施方面的真实情况,并引导学校、教师审视现有条件,开拓思路,移植现有资源、挖掘潜质资源,顶层设计体现学校特色、符合学生实情、教师能够指导的课程。实际操作中,这份详尽的问卷不仅实现了“摸情况”的初衷,更是意外地发挥了“拓思路、开视野”的功效,课程资源建设的思路和框架融入了学校教学工作的思考之中。

1.新农村建设中的社区教育资源

寻求社会力量支持,完善校外活动基地建设,学校积极争取相关单位的支持,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建立。加了学生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让学生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

2.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资源

学校施教区的社区有空港一村、空港二村等;还有一类是新农村建设后形成的社区,如温寺村、溪中村等。新社区打破了传统人际关系,以白纸一张建成的社区,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交往,必然会促成平等、自由、轻松的人际关系,这对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和开放无疑很有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是要以小学生的长远发展为根本目标,以“灵溪文化”教育思想背景下小学课程的构建、实施、选材和评价为立足点和基本抓手,从而从根源上探索出一套贴近少年儿童心灵和需求的、有助于他们学业进步和人格养成的面向未来的课程体系。有助于我们科学建构学校课程体系,为学生创造出多元化的、富有时代感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学习氛围,帮助他们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发展良好的人格意志,使学生们真正成为一条条“灵溪”,享受成功的快乐。

[1]李臣之.学校课程顶层设计[J].教育科学研究,2015(7).

猜你喜欢
校本资源课程
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程中的实施
《管理学原理》课程中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我给资源分分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