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力”牵引课改走向纵深

2018-12-01 00:57姚卫华
初中生世界 2018年44期
关键词:三力学案同学

■陆 丰 姚卫华

课堂观察

“我们的课改从2008年算起,到今年正好10年。现在可以说学校的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了。”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实验中学校长赵爱民介绍道,“和各地课改进程类似,我们也经历了学案导学阶段、小组合作阶段以及如今的课程生态和课堂生态的构建。”

“我们边思考边实践,几年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在乎的不是成绩,而是课改进程的每一步都是算数的。只要能激发孩子的潜能,帮助他们实现生命的最大自觉和可能发展,只要能激发老师的职业热情,帮助他们实现教育初心和最大发展,相信我们就是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场景一: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小A,来自四川绵阳。周一早晨七点,她和当地的孩子们一起,愉快地走进古朴的华士实验中学,开启一天的学习生活。在这苏南乡镇企业发源地的江阴市华士镇,像她这样的孩子大约占到这个学校总学生数的一半。

“各小组长,请检查一下组员的英语学案。把各小组学案预习情况反馈给我。”杨子悦是英语学科长,这是她进入教室做的第一件事。第一堂是英语课,她娴熟地反馈着班级同学通过“查划写记练思”六步结构化预习所产生的问题,和同学老师一起解决。同学们在课堂上根据预设的“主问题”进行学习,通过学习生成新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然后提交全班进行探究,进而深入解决问题,提高能力。这是每天课堂所演绎的故事。

学案是学生导学的手册。学案上预习体验部分引导他们自主进行课前的预习,问题导学和能力探究部分是学生课堂学习的导学单,达标检测是对当堂学习的反馈与查漏,归纳整理引导着学生们进行课后的复习反思。教室内墙上还挂着课前“查划写记练思”,课中“展思论评演记”,以及课后“纳练思展问演”的自主学习十八字诀。通过自主学习方法的系统训练以及学案导学工具的使用,他们逐渐懂得了如何进行自主学习。这也是小A最喜爱的学习方式。

华士实验中学从努力编制基于问题发现的学习方案——学案着手,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如今,学校各个学科都已经有了一整套完善的学案资料,学案已经成为学生课堂学习必备的工具。

华士实验中学的实践表明:要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帮助学生自主学习比教授知识更重要。要让学习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学习的动力源不在老师身上,在学生身上。

场景二:让同学成为“同学”

“请大家先组内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同时参看、点评伙伴的学习成果。五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展讲。”一时间,全班各小组起立、聚首、开口、讨论,围成了一个个“学习圈”。或高或低的声音在不同的小组起伏,喧闹中有着某种默契的秩序。这是王老师的数学课。

“关于深水井测量的方案,刚才已有三个小组提出了不同的方案。请大家探寻一下这三个方案的优劣。最好能举生活实例演示一下。讨论时间为五分钟。”王老师再次进行了关键的点拨。小B同学所在的风帆组有两位同学在分歧中较劲。他们抢着在自己的黑板上演示,拿着手中的绳子,折来折去。小B同学拉着一个同学一起在讲解、分析、探讨,那是她负责帮扶的小伙伴。

这是一种团队合作学习的方式,也是华士实验中学课堂变革的一小步。他们强调四个系统的建设:一是双元管理系统。既有行政小组长,也有各科的学术小组长。学术小组长专门负责各小组该科的学习。二是小组培训系统。从期初的小组体验式培训,到期中的合作制度培训,再把社会管理学引入小组建设,如小组制度建设的热炉法则、小组竞争的马蝇效应、学困生辅导的赫勒法则等。小组合作团队学习让学生的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思考问题更深入,参与更有序,能力更全面。三是问题发现系统。从自主学习的问题发现、小组的问题梳理直到全班问题的深层探讨,由易到难,逐步深入。关注“展讲”和“点评”环节,发展学生倾听、表达、质疑、讨论、归纳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养,培育互助、合作、共赢的学习氛围。四是课堂评价系统。学校以学习小组为载体,取消“三好学生”评选,用“三争活动”(争当“红星少年”、争做“红旗小组”、争创“仁宝中队”)来整合教育评价,把学生平时的每一节课、每一天的表现与各项评比紧密结合起来。

“过去,我以自我为中心,组内大小事一手包办;现在,放手让组员去做,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小组合作不是只有组长一人的表演,是每个人发挥长处的一个小舞台。”小B这么说道。

华士实验中学的经验告诉我们:要主动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逐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课堂适应每个学生的发展。要使学生知识得到扩展,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关键是让学生养成自主、合作和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这样的课改脚步走得才踏实。

场景三:做最好的自己

“老师,我希望不要给我家小C太多压力。她呀,学不好了,我也死心了。”小C的妈妈这样跟老师说。原来,小C在小学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差,上课无法专心,有严重厌学倾向。了解情况后,语文老师专门将她安排到了一个比较团结融洽的小组,用团队的力量感召她。同时,在小组中为她找了一位耐心负责的同学做小老师,在学习上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及时请教,小老师也要及时帮助。由于师徒捆绑考核和小组捆绑考核,所以组内的成员都很热情地帮助、关心她。

两个月后,小C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进步,小组的同学都对她的表现赞扬有加。期中表彰大会上,她被评为“年级进步之星”,他们小组也被评为“红花小组”,并被学校奖励周五免费参加“远望号”游学一次。如今,小C的作文一直被语文老师当作范文向全班朗读,她也可以为小组增光添彩了。小C的进步离不开小组同学的互帮互助,是小组合作激发了小C学习的动力,也成就了小C的今天。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每个人都有着向好的积极意愿,这就是学习的动力。课改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同学成为“同学”,建立互助共学的伙伴关系,通过改变课堂的学习方式,把这种学习的动力激发出来。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场景一: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最好的发展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让小课题研究走进生活实践’。”第二节课结束后是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今天赵小杨作为综合实践活动优秀课题组代表发言。她们小组研究的课题是“中华恐龙园游客参与项目等候时间过长的调查和改进建议”。这个综合实践小课题研究获得了校课题评比一等奖。

除了参与综合实践的课题研究,小杨也有自己喜爱的俱乐部——猎狐俱乐部。这是学校近40个优秀俱乐部中的一个。她所参与的多个项目,代表学校先后参加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澳门、高雄以及新加坡等城市的创造发明博览会,他们小组发明的高铁提示系统获得了第28届江苏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一等奖。今年暑假,作为组长的她还荣获了第十一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受邀赴北京领奖。她是无锡地区首位获此殊荣的初中生。

活动类课程是华士实验中学进行课程设置改革的探索。根据学校、社会的资源,他们开发了综合实践类、创新发明类、体育健身类、益智健脑类、乐器艺术类和学科拓展类等六大门类的活动课程。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课程,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能力和素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是课堂活力之源。完整的课程体系培育完整的人。着眼于人的发展,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这是华士实验中学课改走向深水区的顶层设计。

场景二:让学生做“思维体操”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制作纸飞机。在制作之前,请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做的这个飞机要有什么样的功能?”

“如果要保证它飞得快,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实现?如果要保证它飞得远,要做成一个什么样的结构?如果要保证它滞空时间长,又该如何设计?”

这是肖老师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这节课运用了STEM的思想进行课堂教学,学生学会的不是模仿制作纸飞机,而是创造纸飞机。思维启迪之后,根据兴趣分组,各小组根据要实现的飞机性能自拟制作目标,之后小组讨论和设计款式,画出草图,标注尺寸。教师分发相应的材料。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动手制作。最后,分小组进行试验和改进。课后,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小论文的写作,并查阅网上案例,对自己的作品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

学习不仅仅是模仿,更是创造。课堂活力不仅仅是课堂气氛的热烈,学生参与的广泛,更要让学生做着“思维体操”而不是“机械训练”。华士实验中学坚持使用江苏省特级教师常建强编制的校本教材《数学发明法》。通过校本课程启蒙和实践,学生累计产生了上千个有价值的发明创意,有600多人次在省、全国及国际性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已获得国家专利400多项。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场景一:这样改行不行

“在学案中如何体现语文味?”“如何在学案中体现英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物理学科的特点需要学生在实验基础上才能完成预习,学生知道结论后就失去了探究的兴趣,如何解决学生先学的问题?”“我们的数学课学生过度预习了怎么办?还有课堂的精彩吗?”……一系列的尖锐问题抛向学校的管理者,抛向来校讲学的专家。问题的答案在哪里?

走,到外面看看去。北边杜郎口的课堂活力,南边浙江安吉的小组合作,西面南京东庐的学案课堂,东面南通的分层走班,看看人家在做什么,看看人家怎么做的。

辩,我们的课改怎么走。QQ沙龙、龙砂讲坛、景云论坛、研讨会都是教师讨论的场所。在争辩中,思路理清了,课改的概念逐步在老师们的脑海中建立。

学,跟着手册学一学。《项目操作手册》是学校课改的操作指南,是指点教师进行课改的路线图。

看,大师手把手教一教。“这是大师指导下的课改课,你来看看怎么上。”

学习即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的过程。课改倒逼着教师去发现问题,尝试思考和解决问题。问题即课题,大家一起带着问题去研究和实践不就是课题研究吗?这不就是我们一直在追寻的教师的最佳学习状态吗?

理念变观念,这是课改要跨出去的第一步。华士实验中学通过走、辩、学、看,让课改看得见,让教师们成为同行者。

场景二:这堂课不合格

“这堂课,我给不及格。我们对照学校的评价表,学生活动在这个课堂占比太少。通过当堂检测环节,我们也发现,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不是很到位。”“你讲了知识,也练了技能,但知识部分你其实可以不讲,小组没用起来。而对难点,你没有让学生去体验,讲了也不会的,就让学生去体验,体验中就可以出来语文味、数学味。”“小组的组建框架是有了,但合作的时机把握不准确,是否要合作?何时合作?合作如何更有效?我还是强调合作中的‘1+X’模式,更注重‘1+1’的合作模式,两两合作非常高效和必要。”这是骨干教师在对照标准进行过关课研讨。

针对课堂细节,制定评价表,对标检验,逐个过关,这是华士实验中学课堂走向深水区的安全保障。敢说真话,敢做真事,动真格,做真研究。

观念变技能,这是课改要走好的第二步。课改理念要考试,学案编制有流程,合作机制有样本,考核过关有标准,评价激励有表彰。这是华士实验中学所作的努力。

认准了路就不怕路远,就不断去研究和改进。由于课改,让华士实验中学人心更加凝聚。因为大家知道,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

场景三:追寻职业的幸福感

“上周,我们课改俱乐部成员去如东景安初中培训,看了他们的小组合作,听了他们的报告,我很受启发,我喜欢这样的学习培训。”沈老师在一次英语教研活动中如此汇报,带着满满的收获感。“我们英语组在这一轮的学校课改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案我们已经形成系列并经过多轮修编,系列样稿在《英语周报》发表;我们的课改课在牛津英语教研网向全省直播;我们的备课组教研活动模式在全市展示和推广……课改给了我们努力的方向、发展的空间和展示的舞台,给了我们在一起努力的机会,给了我们职业的荣誉感和生活的幸福感。”英语教研组组长这么总结道。

课改改的不仅仅是课,更是教师的专业能力、职业愿景和生活品质。在课改的过程中,老师们会自觉、自发、自愿地参与到培训中,去学习相关技能。在此过程中,老师们的工作心态也在学习中得到了优化,境界也得到了提升。课堂发生变革的时候,学生能力在得到发展,教师又何尝未得到发展呢?

技能变文化,这是课改的第三步。“与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做着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注定会看到更美的风景。一个只顾低头走路的人,永远领略不到沿途的风光。课改永远在路上。”赵爱民校长这样说道。

学校在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中,积淀了深厚的人文底蕴,先后被评为江阴市十佳特色学校、江阴市管理规范先进学校、无锡市德育先进学校、无锡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点学校、江苏省首批教育现代化示范初中、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STEM教育试点学校、全国中小学生创造力培养示范基地、中国当代百强特色学校和全国中小学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等。课堂有活力、学习有动力、师生长能力(“三力”)正在华士实验中学潜滋暗长,它通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升学校整体教育质量,为每个家庭带来幸福和希望。

猜你喜欢
三力学案同学
地方本科院校音乐与舞蹈学“三台三同三力”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加强政治机关建设,提高“政治三力”
仪征:“三力”铸牢共同体意识 “三紧”建美红石榴家园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方法求解三力作用下物体平衡问题
“比例尺(一)”导学案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