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元魁,博士,就职于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儿童情感研究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评测与培养。
青春期是从儿童期向成年期发展的重要阶段。由于青春期的孩子往往表现出较多的情绪和行为问题,因此青春期在心理学领域往往又被称为“暴风骤雨期”或“情绪风暴期”。发展心理学中不仅有“可怕的2岁”的说法,还有“可怕的12岁”一说。
大多数父母都会发现自己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以后情绪反应剧烈、情绪起伏较大、难以控制情绪、敏感易怒,开始出现冲动、冒险、叛逆等行为。很多家长会抱怨说自己的孩子之前是多么地听话乖巧,好好讲道理都能听进去,怎么突然之间就变得不可理喻,而且还不愿意跟自己交流了。还有些家长在和孩子产生矛盾时会说:“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说这句话的同时伴随着淡淡的失落和忧伤,总感觉自己失去了些什么。
在新闻媒体的报道和身边的案例中,我们也会看到或听到青春期的孩子在受到教师或家长的批评之后,采取了暴力或自杀等极端方式进行报复。实际上,研究表明,失控的情绪和行为正是导致青少年身患疾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自杀、暴力、抑郁、进食障碍、药物成瘾、网络或游戏成瘾等都是青春期阶段常见的问题。
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发展受到脑发育等个体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社会文化环境、家庭支持和同伴支持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本文将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并给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初步建议。
(1)从脑发育的角度来说,人一生中脑发育最快的2个阶段分别是儿童早期和青春期。虽然人脑具有终身可塑性,但在儿童早期和青春期的可塑性是最好的,因此这2个阶段又被称为毕生发展中的2个重要“机会窗”。
在青春期,脑发育的不平衡性加剧。负责情绪激活和启动的边缘系统发育速度要远大于脑中的控制系统——额叶,这就导致了青春期的孩子情绪体验增强,但却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体验。因此,青春期孩子的情绪表现出易激惹、难控制的特点。脑功能成像的研究表明,当青少年在面对情绪性刺激的时候,边缘系统的活动变化剧烈,但是额叶尤其是前额皮层由于发育水平较低导致其还不能有效地控制和调节边缘系统的激活,这两个系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效能不平衡。有意思的是,在双侧杏仁核与双侧前额叶之间有着解剖结构上的直接神经投射,它们之间联系的有效性对情绪调节能力有着重大影响;而且左右两侧杏仁核与前额叶之间的神经效能也并不一致,这就引起了在脑电上一种非常有趣的现象——额叶EEG偏侧化(或称为额叶EEG不对称性),这是可用于评价个体情绪调节能力的重要脑功能指标之一,我们将在后续文章中对这一指标进行详细的介绍。
有关青春期的脑与行为发育特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参阅本刊2014年8、9、11月刊韦钰院士撰写的《青少年时期的脑与行为》系列文章。
(2)社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从情绪调节的结果和效果来说,情绪调节策略又可以分为增强调节策略和减弱调节策略。增强情绪调节是指能够使情绪体验得以增强和最大化、使情绪的行为反应和表达扩大的调节策略;减弱情绪调节是指能够使情绪体验降低和最小化、使情绪的行为反应和表达减弱的调节策略。对于悲伤、愤怒、恐惧等货性情绪体验而言,个体如果习惯性地使用增强调节策略,则会延长并加剧负面情绪体验。这就是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碰到负面情绪事件时往往越想越生气、越想越难过;人们经常会说这样的人怎么这么想不开,爱钻牛角尖。如果个体能够习惯性地使用减弱情绪调节策略,就能够有效降低由极端情绪所引发的负面心理感受和生理反应。
西方文化鼓励个体自由表达自己的情绪感受,认为宣泄情绪表达有益于身心健康,抑制情绪表达则可能会导致心理问题。但实际上,我们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宣泄情绪并不是一种很好的情绪调节策略,相反可能会导致更多的问题。有关减弱情绪调节的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不会由于减弱情绪表达从而引发其他心理问题,这与西方文化背景下的青少年情绪调节研究结果相比呈现出显著的文化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十分看重人际关系的和谐,所谓“打人不打脸”,不到万不得已一般不会直接撕破脸皮。如果个体在体验正性情绪并进行增强调节时,很容易被形容为得意忘形、小人得志;当个体在体验负性情绪并增强调节时,又很容易被形容为不给面子、不顾大局。因此,不管个体所经历的是正性情绪还是负性情绪,中国文化都要求个体尽可能地采用减弱情绪调节策略,以避免对人际关系造成损伤,让别人看不起或看笑话。中国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因此青少年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减弱情绪调节策略处理自己的情绪。有关中国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特点的研究表明,在正性情绪事件中,能够有意识地对正性情绪进行减弱调节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能体验到更为积极的情绪;在负性情绪事件中,习惯采用减弱调节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对负性情绪的体验也会相应减少。这說明在中国文化背景下,青少年情绪调节发展变化的确可能是一个以减弱调节策略发展为主导的过程,这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适应性的发展过程。
(3)家庭支持,尤其是父母的支持,对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也很重要。大多数青春期阶段的孩子不会像以前那样跟父母之间保持着亲密的身体接触或语言交流,争执或沉默逐渐增多,亲密感往往会逐渐减少。很多父母面对自己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管得多一点怕逆反,管得少一点怕放纵,家长必须在给青少年自由和监督他们的行为之间寻求一个微妙的平衡。尤其是对于女孩来说,青春期阶段父母的有效支持是她们能否发展出稳定的、适应性情绪调节策略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家长不能因为孩子乱发脾气而降低对孩子的情感支持,更不能跟孩子直接针锋相对地吵架,这会让孩子觉得:“我都这么不爽了你还要管我这么多,一点都不关心我、不在乎我!”但是,家长也不能因为孩子的负面情绪体验而喋喋不休地跟在屁股后面问前问后,表现得过于担心,这会让孩子觉得更加烦躁,会加剧孩子的负性情绪体验,尤其是在考试没考好的情况下。总的来说,父母应当尊重孩子的空间自由和情绪自由,尤其是在隐私方面,不能简单粗暴地揭开孩子的伪装,而应当从侧面进行引导。对于青春期的孩子,语言上的交流容易产生直接的冲突,因此可以采用写信的方式跟孩子讲述自己的想法;也可以鼓励孩子将自己对某个情绪事件的体验和看法写下来,用日记的方法进行表达。
(4)同伴影响和同伴拒绝对青少年来说比成人要敏感得多。融洽的同伴关系,如同伴的认可与支持,对青少年有更大的奖赏作用,但同伴的怂恿与刺激也同样会让青少年更加冲动和冒险。因此,家长对孩子的同伴交往不能放任不管,在不直接干涉孩子隐私的前提下应当有所监督。
对于青少年的情绪教育来说,家长和教师都应该认识到,情绪体验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体验任何一种情绪都是正常的,不能给他们简单扣上多愁善感、不可理喻的帽子。这一点不仅家长和教师应该清楚,还应当教会孩子认识到情绪体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不必为某种情绪体验感到羞耻或没面子。此外,家长和教师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由于家庭和学校对孩子的保护,青春期之前的孩子往往经历的负性情绪事件不多,这使得他们在情绪调节方面的经验积累不足;边缘系统与前额叶尤其是前额皮层之间发育速度的重大差距使得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比其他阶段更为薄弱。因此,不要苛求青春期的孩子能够像成人一样成熟地进行情绪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