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晖
2017年暑期,应台湾吴大猷学术基金会邀请,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组织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的12名大学生代表赴台参加了为期1周的吴大猷科学营活动。科学营结束时,代表团成员发自内心地感慨:这是一个精彩的高规格学生活动,是一个让科学梦想腾飞的地方。
为纪念著名物理学家吴大猷先生,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沈君山、吴葆之5位学者于2000年发起成立吴大猷学术基金会。基金会每年面向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大学生举办一期科学营,邀请国际国内科学大师,就科研经验、研究方法及尖端科学领域的现状与展望等开展讲座与交流活动,旨在培养未来的杰出华裔科学家。吴大猷科学营的主体活动包括专题演讲、与大师对谈、尖端课题介绍与讨论、小组辩论、走近大自然,以及2017年新增的科学电影找碴比赛等生动形式。
特色与亮点
优秀是入营门槛。吴大猷科学营聚焦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两个领域,每届科学营的主题在这两个领域轮换,2017年为生命科学。本届科学营学生名额约100人,大部分为台湾的大学生,另外邀请部分来自大陆、香港、澳门,以及马来西亚的大学生。经过遴选,生命学科成绩优异、英语流利的学生才能拿到科学营入场券。主办方希望为这些志趣相投、同等优秀的学生搭建平台,以利相互交流和学习。
邀请大师做导师。主办方希望为学生创设一个与世界一流科学大师面对面的机会,故而邀请专家时讲究高规格。本届科学营邀请了13位院士、专家,为学生们作有关基因组研究、人工智能、现代生物技术、医学等方面的专题讲座。这些忙碌不堪的知名科学家,学生平时见一位都难,现在一次见到十几位;平时说一句话都难,现在有机会交流整整1周。这些科学家成为吴大猷科学营强有力的后盾,他们的科学成就、科研热情、人格魅力,强烈地感染激励着每一位营员。
日程安排紧凑。科学营虽然安排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地点,但科学营的目的不是休闲游玩,日程安排非常满,白天专题讲座,晚上尖端课题介绍与讨论,为的是要让学生全身心沉浸在科学的海洋里。白天讲座以学生听讲为主,讲座后留有适当提问时间;晚上尖端课题介绍后则给学生们留出足够时间展开充分自由的讨论。这1周,学生每天都是早上6点多起床,晚上十一二点休息。
让师生充分交流。通常的学生活動,专家们讲座结束就离开了,与学生的实质交流有限。科学营主办方考虑到这点,有意把活动地点选择在深山老林、景色宜人但交通不那么方便的地方,使师生专心于营地活动。在活动形式上,把专题讲座、尖端课题介绍与讨论安排得很满,同时吃饭时间也不浪费,让学生们分小组就座,专家们按就餐桌次表轮流跟不同小组交流。这种零距离的充分接触,让学生们的科学兴趣和思维活性被极大激发。
学生分组有深意。主办方有意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学生组成小组,避免熟人抱团,以利结识新友。小组长选择方式尤甚独特,欢迎晚会上,活动主持人孙维新教授突然说要考考大家,而这并不在日程表上。大家都以为是专业知识摸底考试,拿到手却是野外求生题。要求每个小组勾选出共同认可的答案。孙教授走到每一组旁听,并在本上记录着什么。最后,大家尖着耳朵想知道答案时,孙教授快速公布了答案,之后出乎意料地公布了各个小组长的姓名。原来各小组讨论时他在观察大家的表现,找到小组中最有影响力的人。这种小组长选定方式让大家耳目一新,同时也有心灵上的触动,意识到在群体活动中应该克服羞涩更积极主动一些。
强调纪律有方法。看到欢迎晚会有学生稀稀拉拉地迟到,孙教授抓住机会说,我们参加国际会议时有一个“FiveMinutes Rule”,就是至少比日程表上要求的时间提前5分钟到达现场才不算迟到。这种举国际惯例、以身示范、磁性美语发音说出“Five Minutes Rule”观念的方式,让学生们莞尔一笑却又深深接受。
强调吃苦也幽默。孙教授说,近些年台湾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太多,甚至有些高中生还要开车接送,富裕滋生懒汉,学生应该逼迫自己努力学习才对。这次住麻布山林,我有点不好意思,让你们丧失了一次受苦的机会,应该住滴水的帐篷才是。学生们听了,对于这一周满满的日程安排和缺少睡眠的作息安排不再有抱怨。
哲思智语引人深思。这届科学营的专题讲座和尖端话题请的是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展示的是生命科学领域最前沿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主持人孙维新特意提及这点并指出“只有看到未来,才知道调整现在”。活动过程中充满这样富有哲思的话语,以点醒学生思维和心灵,给了学生们一种使命感、责任感。
感触
衡量活动效果的标准——学生认为值。学生对吴大猷科学营的评价非常高,普遍认为这是一场对学生学科知识和英语水平要求高、专家级别高、充满科技前沿知识、充满乐趣、发人深思的活动,并表示很庆幸有机会参加这种高规格的活动,也非常希望以后还有机会参加。这样的评价无疑是活动主办方最大的欣慰。
设计好活动细节。主办方在活动的入营资格、大师邀请、师生交流、教育效果等细节方面都下足了功夫,哪怕一个小小的胸牌也要做点文章。活动闭幕式后,主办方特别提出一个要求,要求大家把自己胸牌里写有活动名称和自己姓名的纸片取出来留存,把外面的塑料封皮和挂绳交回组委会,以便循环使用,这样的细节在这个活动中比比皆是,让人深受触动。
善于利用明星科学家效应。吴大猷科学营有着自己的金牌主持人——孙维新教授。他是台湾大学教授、台湾自然科学博物馆馆长,得过台湾小说奖,还是非常出色的演说家。孙教授主持活动时,儒雅博学,幽默风趣。比如,他介绍郭博昭教授时形容道,上次郭博昭教授演讲,是打着领结带着小提琴来的,我就问他“您是来参加音乐会的么?”郭教授答日:“我的讲座分4部分,换场时怕学生无聊,所以拉拉琴。”这么一讲,学生们对郭博昭教授的讲座就变得很期待。江安世院士讲完果蝇的基因研究后,孙教授感慨到:
“有个讲座说,爱因斯坦的脑子被研究人员切片研究,几十年来发了很多文章,发现他的大脑与常人并无太大差异,只是左右大脑之间的gap比较薄,结果听完大家都挤自己的脑子。”场下笑成一片,吴大猷科学营活动一直在这种氛围中愉快地进行着。孙教授在当地有不少粉丝,不少学生报名参加科学营就是冲着他来的。可见,多发掘和推出一批明星科学家,让这些自带光芒的科学家影响、教育青少年,是一件事半功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