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相元
部编本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的阅读教学,以各单元课文学习(分“教读课文”和“自读课文”)为主,辅之以“名著导读”与“课外古诗词诵读”,共同构成一个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的“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这是新编初中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和创新之处,对于贯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的倡议,对于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目标,对于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及阅读能力的提高等,无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仔细研读“名著导读”,似觉得有一点编写遗憾,故笔者斗胆谈点个人看法,仅供专家修订教材时参考。
一、“名著导读”编写概况
部编本人教版初中语文“名著导读”(七—九年级)总共安排了12部,具体的导读篇目,在教材中分布的位置以及编写文字的长度所占页码等情况见下表。
二、“名著导读”编写遗憾
1.体例缺乏统一性
纵观部编本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的“名著导读”,我们可以约略知道其编写体例:首先在左侧配印作品封面照片,或作者肖像,或作者拍摄的书中人物肖像,或书中插图等,右侧选录两则对作品的评价语,或作者的创作谈等;其次进行作品介绍,包括作者介绍;再次是“读书方法指导”;而后依次是“专题探究”、“精彩选篇”和“自主阅读推荐”等。如果初中语文三个年级6册语文教材的“名著导读”都是按照上述的编写体例来编写,那么也就没有问题了。可遗憾的是,初中语文6册教材“名著导读”的编写体例却不够规范和严谨。一是“名著导读”12部中,11部均在开首左侧配印作品封面照片,或作者肖像,或作者拍摄的书中人物肖像,或书中插图等,而唯独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如何读诗》1部的编写却没有配印;二是“名著导读”12部中,七年级上册和下册4部,均编写有“精彩选篇”,而八年级上册2部、八年级下册2部、九年级上册2部和九年级下册2部等共计8部,其编写却都没有“精彩选篇”;三是“名著导读”12部中,编写的文字长度长短悬殊较大。一般说来,“名著导读”编写的文字长度宜大体相同或相近,而从教材实际情况看,编写最多的占8个页码,如七年级上册《〈西游记〉:精读和跳读》,而编写最少的仅占4个页码,如八年级上册《〈昆虫记〉:科普作品的阅读》,八年级下册《〈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最多和最少之间相差4个页码,悬殊有点过大,而造成页码过少的主要原因则是缺少“精彩选篇”。
2.撰写存有随意性
首先看“名著导读”的课题编写。由上表统计可知,“名著导读”课题一般由两个部分组成,即前一部分是某部作品名称,后一部分是某种读书方法或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前者如《〈西游记〉:精读和跳读》,后者如《〈红星照耀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等,然而,七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这个题目就值得推敲。文题后半部分“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似乎既不属于某种读书方法,也不属于某一类书籍的阅读策略,联系整个初中学段语文教材“名著导读”拟定的题目,这篇课文题目的拟定给人极不协调之感;再说,“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似乎作为其他作品后半部分标题也可以,因为:《朝花夕拾》是“经典”,那么,《西游记》《水浒传》等作品就不是“经典”?学生阅读起来就没有“隔膜”?这样看来,拟题又缺乏独特性。
其次看行文编写情况。七年级上册“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一课,文中关于“读书方法指导”的编写,共有五段,第一段为总写,后面四段分别为:“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读经典作品,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读经典作品,更有利于文化积累,让自己的思想与大师们联网接轨”“经典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阅读经典可以涵养情性,启迪人生”,这哪里是在阐述“读书方法指导”,分明是在阐述阅读经典作品的意义、好处或作用,给人以文不对题之感。导致这个编写结果,恐怕与该篇课文拟定的后半部分标题(“消除与经典的隔膜”)欠妥有关。
3.编排缺乏针对性
部编本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的“名著导读”,每册安排2课,一般安排在每册教材的第三、六单元(八年级上册安排在第三、五单元,九年级上册安排在第一、六单元),6册书总共12课,每一课“名著导读”又“自主阅读推荐”2部作品,为一拖二。这样安排乍看似乎是科学的合理的,然而联系当前教育现实一想,似乎又脱离教学实际,编排针对性不强。教材编写意图分明是要求学生在各个学期学习活动结束前完成这些阅读任务,而我们的语文教师和学生都必须面临着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和最后的语文中考这个教学实际。这样就有三个问题需要思考:一是如果上完每一册第6单元再来上“名著导读”,学生要复习迎接期末考试,“一拖二”作品的阅读时间是否能够得到保证?二是九年级,尤其是九年级下学期,学生和教师的主要精力是系统复习,迎接中考,这样安排在九年级的“名著导读”,包括“自主阅读推荐”的2部作品,是否会形同虚设?三是如何解决教材编写的理想化和语文教学的现实性明显存在着脱节和矛盾的问题?
三、“名著导读”修订建议
针对上述部编本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名著导读”编写存在的遗憾或瑕疵,笔者提出如下修订建议。
1.统一体例,规范编写
总体上来说,部编本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名著导读”的编写体例应该是不错的,需要的是局部修订和完善。首先编写要素要齐全和统一。建议将八年级上册、下册和九年级上册、下册等8课“名著导读”所缺的“精读选篇”补充上,既给师生使用教科书提供方便,又保持编写体例一致。其次编写文字长度要大体相同或相近。根据目前教材编写实际情况,建议“名著导读”编写文字长度占印刷纸张6—8个页码为宜。再次,九年级上册《〈艾青诗选〉:如何读诗》开首左侧配印上作品封面照片,或作者肖像等。
2.科学拟题,认真撰写
根据“名著导读”课题为“作品名称+某种读书方法或某一类读书策略”的编写体例,我们建议将七年级上册“《〈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的课题,修订为“《〈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的阅读》”或“《〈朝花夕拾〉:散文的阅读》《〈朝花夕拾〉:如何读回忆性的散文》《〈朝花夕拾〉:如何读散文》”,这样不仅使“名著导读”课题编写体例保持统一,而且拟题也更加具有独特性;同时,根据重新修订的“《〈朝花夕拾〉:回忆性散文的阅读》”或“《〈朝花夕拾〉:散文的阅读》《〈朝花夕拾〉:如何读回忆性的散文》《〈朝花夕拾〉:如何读散文》”的题目,将该课“读书方法指导”子栏目进行重新撰写,以求文题吻合,给学生以切实的读书方法指导。
3.结合实际,合理安排
我们知道,我国任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中考与高考改革,都不能脱离我国基础教育的国情和实际,一旦脱离了我国基础教育的国情和实际,都是注定不能够取得圆满成功的,教科书的编写也是这样。关于初中語文“名著导读”的编写和安排,也应紧密联系我国目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实际,尤其是师生必须面临的期末考试和中考的教育实际。因此,我们建议:初中语文“名著导读”,可三年总体规划、两年安排实施,即初中三年的“名著导读”任务共计12课,安排在初一、初二两个学年(初三学年不安排),每学年安排6课,每学期的3课可分别安排在每册书的第一、三、五单元。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初中三年的课外阅读任务的完成,又可以兼顾师生每学期的期末考试和最后一年中考的教育实际。
总之,部编本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的“名著导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其编写遗憾或瑕疵,应引起编写专家重视并加以修订和完善。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县域整体推进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的阶段研究成果。项目编号:jk17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