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方 胡智艺
本论文属于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校级教研教改项目:中高职衔接课程与教材研究——以《UI界面设计》課程为例(项目编号:JYB1616),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 (项目编号:JY201720)。
一、UI界面设计课程特点与常用教材
1.中高职UI界面设计课程特点
基于当前互联网行业对于UI界面设计人才的广泛需求, 大多数中高职院校都开设了UI设计课程。但是由于我国的UI设计行业发展不平衡,人们对UI设计的认识大多停留在表面,因此中高职院校开设的UI设计课程在系统结构上具有很大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课程设计不够完善。多数UI界面设计课程缺乏专业的、系统的课程设计。只是单一的讲授如何使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甚至为了省事干脆上成了Photoshop软件操作课。
第二,在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UI界面设计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但是许多院校在教学时定位不准,缺乏足够的实践课时,选用的案例也不够专业,与实际操作脱节。学生在学完课程后无法做到举一反三,获得知识与能力的提升。
第三,课程师资队伍不够专业。许多UI界面设计课程并没有培训和聘请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往往请艺术专业教师代劳,课程内容难免偏向美术设计,缺乏网页设计理念的传达。不合理的课程结构直接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水平和专业性。
2.常用教材
UI界面设计课程常选用《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图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等教材,由于与专业契合度不够,知识点分散且经常更新,通常需要选择多本教材。
二、中高职衔接学生特点
1.动手能力强
由于在中专期间学习过基础课程,学生在实操方面表现强于普招生。相对于理论,他们更熟悉的是动手操作,如PS一张图片、给网页切图等。这为本课程学习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2.所学广泛但程度不深
学生在中专期间已经学习过《图形图像处理》、《网页设计语言》、《UI设计》等网页设计相关的基础课程。虽然广泛的学习了各知识点,但整体掌握程度并不理想,部分知识点已经遗忘。尤其是在需要自主完成设计任务时,往往不能独立思考,做不出像样的设计方案。
3.部分学生基础较好
部分学生在中专期间已经参与过项目实战或大型比赛,具有一定的基础和实战经验,在本课程学习中可以培养担任团队组长的职务,带领其他团队成员共同完成设计任务。
三、中高职UI界面设计课程的衔接
1.人才培养方案的衔接
中、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方案应做到持续、连贯、前后呼应,特别是专业课程应有科学的、有效的衔接。因此,中、高职院校应该一起研究制定五年两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区分层次,合理衔接。
首先,对中、高职原有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课程进行调研;第二,对于中、高职培养人才的标准进行层次划分,准确定位各阶段人才培养目标;第三,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注意内容的前后递进及合理衔接,避免重复或遗漏。以网页设计为例,学生在中职期间重点学习网页设计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熟练使用软件制作网页中简单的元素,如按钮、菜单、横幅等,到了高职应掌握如何设计与制作静态与动态的自适应页面,重点培养全面参与整个网站设计与制作流程的能力。
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主要以职业能力为基准进行衔接,在中职培养初级网页设计师,主要培养学生制作网页的基本能力,能够完成网页前端切图、修图、网页测试等初级工作;在高职培养学生成为中高级网页设计师,重点培养学生设计与完成专业网页的能力,能够胜任网页设计师、网站设计师、UI设计师、程序开发员及数据库开发员。
为实现网页设计与网页制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高职院校坚持“育人为本、工学结合、创新发展、服务社会”的培养原则,加强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对于“UI界面设计”、“静态网页设计与制作”、“动态网页设计”构建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逐层递进的专业课程体系。
2.课程标准的衔接
中高职衔接的重点是课程的衔接,为了做好课程标准的衔接,避免课程的交叉、重复设置,我们与对口的中职学校进行了多次探讨,在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制定前后呼应、层层递进的中高职衔接课程标准,并且分析在课程设置、课程设计、实践操作等方面如何进行有效衔接,避免课程内容的重复或遗漏。
首先,以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对于中、高职课程内容进行准确的定位,对于不同层次人才的培养,以不同层次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来要求。第二,双方骨干教师一起按照中、高职的不同层次来进行课程内容与案例的选择与设计,这有利于双方培养观念交流与碰撞,最终达成一致。最后,课程标准在难度与广度上应有梯度,区别对待,体现出中、高职能力培养目标的区别。
接下来以“UI界面设计”课程为例说明中、高职课程标准衔接的方法和思路。在中职期间,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图形图像处理”,课程主要讲授使用图形软件Photoshop处理图像的基本操作。在中职学习期间,学生熟练掌握Photoshop软件的基本操作,如处理人像、处理风景图片、合成图片、海报制作等,能完成图片素材的基本处理,进行简单的图像制作。
学生进入高职后,学习对接课程“UI界面设计”,这门课程采取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案例式教学。一方面,学生以不同种类的界面设计来进行训练,培养学生为多种应用界面设计效果图的能力,着重练习淘宝网店界面设计、微信app界面设计、游戏界面设计等案例;另一方面,足够的实践操作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在中职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多元化的案例教学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打下良好基础,在中、高职课程间建立了层次,较好地实现了中、高职专业课程的衔接。。
四、中高职UI设计课程的优化设置
1.合理分配课时
由于UI界面设计课程为“网页设计与制作”、“动态网页设计”、“微信程序设计”等课程的基础课,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应先于这些专业课程,在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后的第一学期进行开设,如在同一学期开设可实行阶段式排课。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这样的设置使学生尽快熟悉软件设计与界面设计的流程,有利于建立UI界面设计的大局观,快速进入状态。课程的实践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可以初步投入到网页设计工作室的实践中去。
2.课堂引入案例式教学
UI界面设计注重培养学生为各种应用界面设计界面的实际操作能力,所以在课堂中应摒弃“满堂灌”、100%的理论教学方式,而应该从实际应用案例入手,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都围绕不同环境下的具体案例开展,每一个知识点的技能学习和能力培养应体现在实际案例中的某个模块的设计与制作中,做到学有所用,在课程设置上理论与实践课时应有所平衡。
3.课外引入工作室模式
由于UI界面设计具有较强的实操性,在课外通过实际项目同步的进行实践训练,有利于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因此,课外可以引入工作室模式,由专业教师进行指导,将具体实践项目进行分解,将界面设计模块交给UI界面设计课程的学生进行设计与制作。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将课堂所学应用于具体实践,巩固知识点,反思自身不足,做到举一反三。对于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进行重点培养,引导他们建立团队意识,逐步担当起项目负责人的角色,鼓励学生团队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所学应用于实践。
4.推进校企合作
应积极建立学校与企业间学习与实践的平台,推进校企合作,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网页设计行业,直观的了解企业的UI设计标准与操作模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尽早的做好职业规划;有利于高职学校调研行业需求,了解行业动态,适时修改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有利于企业提前选拔学生,将行业培训提早在学校阶段进行,节省企业的培训成本和培训时间。
五、课程教材信息化
1.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
当前已进入“互联网+”时代,尤其对于“UI界面设计”这样走在移动互联前端的课程来说,传统单一的纸质教材大部分都落后于时下的热点,不足以满足企业对于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需求。所以,纸质教材之外,还可建立立体化的课程资源,除了包含基本的课件、教学视频等资源,还可以加入行业热点、拓展素材、技能考证等内容。将课程资源信息化、数字化,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满足学生在线学习的需求,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信息化教學
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到课程教学水平与课程资源建设,所以中高职学校应大力推广信息化教学,培养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中高职学校可通过培训、观摩等形式,培养和引导教师建立课程团队,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学习和掌握最新信息技术,使课内与课外、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相辅相成,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