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琳琳
[摘要]“读整本书”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低段要做好整本书阅读前的推介、阅读中的推进、阅读后的提升;要注重方法应用、自主阅读和个别指导;要做好整本书阅读与课本教学的取舍;要调整统一阅读与自由阅读的关系;要侧重整本书阅读与学生兴趣的激发;要分析整本书阅读与学生理解水平的落差。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小学低段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习惯,使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学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体验过程。
[关键词]小学语文;低段学生;读整本的书
1941年,叶圣陶老先生第一次明确提出读整本书的建议。 但是,叶老的读整本书的思想在当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没有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历史走到今天,阅读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讨论的主题。小学阶段进行整本书阅读不但成为了可能,而且成为必须要做的事情。2001年7月出版的《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部分做了这样的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整本的书”,这整本的书该怎么读呢?教师该如何指导呢?
一、阅读指导的原则
1.重方法应用
多读固然重要,但我们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领会表达的妙处。例如,在全班共读《西游记》这本书时,我就特别注重学生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获得。孩子们通过一些影视作品,对《西游记》并不陌生,甚至能复述出很多精彩的情节。对于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内容,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对于学生了解不透彻、领会不深的地方,教师要给予指点和引导,但也不宜讲得很多很琐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自己有所感悟。
2.重自主阅读
阅读是个性化的行为,对阅读速度、阅读时间等不用作硬性规定,应给与学生较宽松的阅读时间。在读《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时,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孩子们对于一些科学常识、生活原理,以及一些自然现象特别感兴趣,所以,在读书时无论是阅读方式还是阅读时间,都满足了学生的要求,让学生愿意接受。
3.重个别指导
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孩子天赋极高、无师自通,有的学生资质一般,理解能力较差。为了保护孩子读书的热情,我们采取区别对待的方法。如在读《木偶奇遇记》时,我采取个别谈话的方式,与他们交流读书时的困惑,并适当指导,给他们阅读的信心,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二、阅读指导的方法
1.阅读整本书前的指导
(1)利用精美的插图作为切入点。优秀的童书,它的插图也都非常精美。教师可以把书中的插图做成PPT,配合对重点情节的讲述,巧妙地把要进行的主题探讨隐含其中,这时候开始读书,效果是非常好的。
⑵以前言和相关书评作为切入点。阅读整本书之前,还要阅读书中的前言,并给学生读相关的书评。因为前言和书评中常常讲到作者写书的纲领、目的,这就像找到了阅读全书的钥匙,可以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少走很多弯路。
⑶以精彩情节作为切入点。读整本书之前,可以给学生读一读书中的精彩情节,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比如,在《海底两万里》的推介课上,我给学生朗读了一段描写海底美景的段落。读完后,趁学生还沉浸其中时,我顺势把这本书推荐给他们。
⑷以人物特点作为切入点。例如,在《木偶奇遇记》推介课上,我指着一个孩子的鼻子说:“你的鼻子真好看,但是有一个小朋友,他的鼻子会不断地长啊,长啊,这是怎么回事呢?他的鼻子还会变回去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本书吧。”这样一推介,学生们阅读的兴趣立刻高涨。
⑸以阅读计划作为切入点。在阅读整本书之前,最好制定一个阅读计划。阅读整本的书,特别是比较厚的书,需要较长的时间,有时候孩子会因为兴趣转移或阅读时间太长而半途而废。所以,我们要引导孩子在阅读前制定一个简单的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确定每天什么时间阅读、阅读多少页,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内容的初步了解,制定粗读和精读的内容。对于书中普通的故事情节,可以采用速读的方法,粗略了解故事发展的情节;对于书中值得品味的语言或精彩的片断,就要细细品味,领会其中的含义。
这样的阅读就有了目的、有了计划、有了方法,不但可以保证阅读的效果,还能在坚持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2.阅读整本书中的推进
在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关注学生的阅读进程。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既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通过挖掘細节,上好阅读中期的“推进课”,引导学生体会字词的精妙之处,对内容进行深入的阅读。
⑴课堂阅读“推进课”。如阅读《爱的教育》一文时,向学生提出问题: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在这些人物中,你最喜欢谁?结合他(她)的故事来说为什么?你明白他(她)为什么这样做吗?你从他(她)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是怎么解决的?
⑵课外阅读“推进课”。可以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制作“读书积累卡”、书签和读书小报,从中积累好词好句,记录点滴心得,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得更深更远。
“推进课”可能是一次、两次,也可能是多次,有时候是几分钟,有时候是一节课,可以完全根据孩子阅读的实际情况而随时调整。“推进课”的小主题讨论与最后读书汇报课的讨论是不同的,它只是针对某一章节、某一人物、某一情节、某一问题等进行交流,为后面的讨论做准备。
3.阅读整本书后的提升
⑴通过读书汇报课提升。可以由浅入深地设计几个问题,让孩子们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交流。高段可以写读后感,然后在班级进行交流。
⑵通过考查提升。除了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外,小学低段还可以采用考查的形式。如在读完《水浒传》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水浒传》中人物各具特色,他们的才华令我们震撼,这108将中,最具特色的人物你了解吗?跑得最快的人是谁?箭法最准的人是谁?长得最黑的人是谁? ……此类题目还可以更多。
⑶通过讲故事提升。讲故事,既可以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又可以锻炼理解力和记忆力。故事讲得好的人,在日常交往和学习生活中更容易获得成就感,找到自己的优势和自信。在读完某些作品后,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篇目,在班级故事会上进行展示。
⑷通过经典表演提升。让学生编写剧本,分配角色,对所读书目的部分剧情进行表演展示。如在读完《西游记》后,组织学生自主编排课本剧,记得有一个小组表演的课本剧是《三打白骨精》,学生表演得有模有样。
三、关于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思考
1.整本书阅读与课本教学的取舍
想让整本书阅读在语文课程中占有足够的分量,势必要改革课本的教学,除了教师少讲以外,还要进行单元教学整合,提高教学效率。
2.统一阅读与自由阅读的关系
自由阅读是很多学者和作家所倡导的,但是,阅读的本质不是培养学者也不是培养作家,而是培养具有阅读能力的人。在文学读物纷繁多样的今天,在学生还未具备辨别优劣作品的能力的时候,我们可以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对整本书阅读进行统一指导,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让孩子在阅读中学到更多的生活常识,收获更多。
3.整本书阅读与学生兴趣的激发
有教师认为,让小学生读整本书负担太重,会让学生产生压力,从而失去阅读兴趣。而教学实践证明,整本书具有情节的连续性,有助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形成新的阅读期待,不但不会让学生有负重感,反而能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4.整本书阅读与学生理解水平的落差
有人说,读整本书对小学生来说充其量就是在训练速度,精读品悟是全然没有的。其实不然,一本书总贯穿着一个思想,在孩子阅读的过程中一直影响着孩子,孩子的认知和感受也会越来越深。
参考文献:
[1]董菊初.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理论[M].北京:开明出版社,1998.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魏丽.浅谈整本书阅读的意义及策略[J].教育革新,2015,(12).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