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末期糖尿病肾病与非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症对比分析

2018-11-30 11:57钱锋张玉丽郭颖周颖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2期
关键词:终末期低血压存活

钱锋 张玉丽 郭颖 周颖

慢性肾衰竭是由多种发病因素共同导致的终末期肾病,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所导致的肾衰竭达到1/4以上[1], 成为慢性肾衰竭的主要病因之一。血液透析能较快速度清除体内毒素, 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2]。由于DN患者的特殊性, 常合并各类并发症, 这类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率均不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血液透析患者[3]。本研究对比分析比较本院2013年6月~2018年6月血液透析的终末期DN患者和非DN患者的生存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 旨在进一步改善终末期DN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存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本院血液透析的32例终末期DN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组, 另选同期64例非DN血液透析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所有患者均确诊为终末期DN, 且达到肾脏替代治疗标准, 其中男18例, 女14例, 年龄35~73岁, 平均年龄60.2岁。对照组中男38例,女26例, 年龄33~74岁, 平均年龄59.7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 频率为2~3次/周,4~5 h/次, 均为到本院集中血液透析。针时每例患者情况给予控制血压、血糖综合治疗措施, 根据需要补充促红细胞生成素、叶酸、维生素、活性维生素D3等。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存活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透析低血压、急性左心衰、低血糖、肌肉抽搐)以及观察组中存活3年以上与3年内死亡患者首次透析前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存活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1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56.3%、31.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1%、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观察组患者的主要死因为心血管并发症, 占3年内死亡人数的42.9%(6/14), 5年内死亡人数的45.5%(10/22)。

表1 两组患者存活情况比较[n(%)]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透析期间透析低血压、急性左心衰、低血糖、肌肉抽搐发生率分别为56.3%、21.9%、62.5%、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31.3%、6.3%、12.5%、1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观察组中存活3年以上与3年内死亡患者首次透析前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与3年内死亡患者比较, 观察组中存活3年以上患者首次接受透析前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较低, 血红蛋白水平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中存活3年以上与3年内死亡患者首次透析前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s)

表3 观察组中存活3年以上与3年内死亡患者首次透析前肾功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s)

注:与3年内死亡比较, aP<0.05

项目 例数 尿素氮(mmol/L) 血清肌酐(μmol/L) 血红蛋白(g/L)存活3年以上 18 19.5±6.1a 568.4±162.5a 87.5±11.4a 3年内死亡 14 25.0±6.3 694.8±172.4 78.4±10.1 t 2.494 2.126 2.352 P 0.018 0.042 0.025

3 讨论

本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1年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年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56.3%、31.3%,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8.1%、60.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透析期间透析低血压、急性左心衰、低血糖、肌肉抽搐发生率分别为56.3%、21.9%、62.5%、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3%、6.3%、12.5%、1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年内死亡患者比较, 观察组中存活3年以上患者首次接受透析前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较低,血红蛋白水平较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DN透析患者由于血管顺应性差、植物神经变性、神经调节功能下降, 透析中易发生低血压, 本研究显示透析中发生低血压的比例达到56.3%。有研究表明, 随着透析年限的增加, 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增加[4]。因为超滤率与透析中低血压相关, 血液透析时泵速需由慢开始, 逐渐加速,开始以60 ml/min的速度进行, 根据血压及机体反应, 逐渐增加至150~260 ml/min。透析中严密监测透析中生命体变化,当患者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出冷汗等不适, 应及时监测血压, 平均动脉压下降>3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应考虑透析低血压, 立即给予高渗盐水及减少超滤率和血流量等处理。

心血管并发症是DN透析患者的主要死因, 本研究中心血管并发症占3年内死亡人数的42.9%、5年内死亡人数的45.5%其死因为心血管并发症, 这与段冬梅[5]研究结果一致。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过多是引起透析中急性心血管并发症的首要原因, 建议患者在透析间歇期要限制水分摄入, 两次透析期间体重增加不超过干体重的4%。鉴于DN透析患者并发症多发, 透析时多询问、多巡视, 观察有无急性心功能不全、低血压、高血压、低血糖等并发症相关症状出现,并积极处理各类突发情况[6-8]。

对比分析显示, 观察组中存活3年以上患者的首次透析前肾功能和血红蛋白水平优于3年内死亡患者(P<0.05), 故应向DN患者说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肾功能衰竭者相比, DN患者更提倡早期透析治疗[1], 即肌酐清除率在15~20 ml/min时即可考虑透析治疗, 一方面可以减轻尿毒症症状,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另一方面经透析后大部分患者尿量减少, 从而可减少蛋白从尿中丢失, 进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

总之, 终末期DN血液透析患者存活率较非DN血液透析患者低, 并发症更多。更早进行透析, 多措并举减少并发症是提高终末期DN透析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猜你喜欢
终末期低血压存活
透析及非透析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血管钙化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低血压: 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大问题
血压偏低是否需要治疗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
高通量血透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效果分析
病毒在体外能活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