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表现性评价策略

2018-11-30 21:28江苏灌南县长江路小学庞海霞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表现性标准情境

江苏灌南县长江路小学 庞海霞

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我们如何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测验”呢?于是,表现性评价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何谓表现性评价呢?它是在20世纪90年代,于美国兴起的一种评价方式,是指“教师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生活环境中,运用先前获得的知识解决某个新问题或创造某种东西,以考查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实践、问题解决、交流合作和批判性思考等多种复杂能力的发展状况”。这一评价方式能够有效“测验”不同学段学生综合能力的形成状况,以便教师能够从中发现问题,并及时调整实践活动中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表现性评价的组成要素及设计要点

(一)设计要素

小学五年级学生小组能力测试任务单。任务一,制定班级“吉尼斯”活动认证规则;任务二,现场组织班级“吉尼斯”认证活动。

由此可见,表现性评价的核心要素就是任务的设计。除此以外,还要有评价的目标以及评分标准。这两项也决定着表现性评价的最终效果。

(二)评价目标设计要点

1.目标序列化,体现层次性

在设计表现性评价目标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序列化。不同学段的学生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每一份表现性评价的目标都应当与本学段的培养目标相吻合。在具体的评价目标中,不能任意“拔高”或“降低”学生的能力培养目标。

2.行为主体化,体现主动性

目标描述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每一项目标的确立都要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表现性评价不是学科性的考试,而是在具体的情境中考查学生运用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动词可操作,体现实践性

评价目标中的行为动词一定是可以观察、可以具体测量的。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践中体现自己的综合素养。这些行为动词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自己应该做什么,并知道怎样去做。同时,这些行为动词也要有具体的标准,可以进行量化,形成最终的结果。

(三)任务单设计要点

1.创设情境,生活化

每一项任务的出现要有具体的情境,而不是“架空”的。这些情境其实就是“模拟”的生活场景。在生活实践中才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能力。学校要举行一场趣味运动会;班级要进行吉尼斯认证活动;家庭要组织“一日游”……在这些具体的情境中,学生的实践活动才能指向现实生活,指导他们的现实生活。

2.任务简单,易操作

任务单中出现的任务不宜过于复杂。小学阶段的学生毕竟能力有限,结合学情,我们的每项任务都要简单化,并且易于操作。当学生拿到任务单的时候,一看就该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并且有能力完成这些任务。我们的任务可以是需要合作完成的,如进行一次采访、组织趣味运动会等;也可以是考查个人组织与规划能力的,如制订寒(暑)假生活计划、个人读书计划等。

3.表述明确,易执行

对于任务的描述,不必进行过多的赘述,只需用简洁的语言说清楚就行。每一项任务学生应该做些什么,可以以条块的形式进行表述,一目了然。

(四)评价标准设计要点

1.评价主体多样化,多角度考察

学生自评时,学生就是评价的主体。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也是重要的方面。由于学生大多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的,小组也应作为评价的主体。教师的评价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有必要,学校的其他教师和家长都可以进入评价的“角色”。

2.评价标准外显化,操作性较强

在评价标准中要列出各种能力的外在表现。这样,学生才能依据标准来衡量自己完成任务的情况。

3.能力标准重点化,序列化构建

评价标准关注的重点是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设计的时候,也要重点关注能力方面的评价。同时,能力标准也直指此次“测验”的终极目标:学生的能力达到了何种程度;有哪些方面的缺失;如何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加以强化。

二、表现性评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在实际的“测验”过程中,可以发现还是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原因分析中寻求解决的策略。

(一)学生读不懂任务单

1.原因分析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学生以前很少接触这种类型的“测验”,他们还没有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二是教师的任务单设计本身有问题。任务单要有条理、有层次地列出学生需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单的设计一定要有指向性、操作性,让学生明确知道应该做些什么。

2.解决策略

(1)导语先行,适当引领。

在设计调查问卷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我们通常会设计导语。由此,我产生了一个想法:我们的任务是不是也可以设计一个类似于导语的部分,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有效完成任务单。导语的设计要简洁明了,让学生一看就知道怎样去完成任务单上的实践活动。

(2)分条分层,任务明确。

任务单上以叙述设计的情境为主,不要出现其他干扰学生视线的内容。任务的叙述也应当以条块式为主。同时,任务的叙述也要有层次,有一定的内在逻辑性,体现学生能力素养的序列化。对于重点部分,还可以着重指出,突出任务的重点内容。

(二)学生自主合作意识不强

1.原因分析

学生没有意识到组长的重要性是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由此也可以看出,在平时的综合实践活动中,组长的确立并没有形成一些“惯例”。学生们并没有意识到他们需要“组长”这个角色。最重要的是,这个情况反映出学生自主合作意识的缺失。

2.解决策略

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在设计任务单的时候,就要适当关注小组成员合作意识的树立,确定组长就是第一步。组长可以由两种方式产生:自我推荐和小组选举。一个好的组长不仅能提高完成任务的效率,更能加强小组的凝聚力。

(三)活动成了“能力者”的天下

1.原因分析

不管是哪门课程,学生的能力总是存在一些差异。但是,作为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实践活动来说,学生能力的缺失却反映出了一些问题。这些学生是不感兴趣,还是没有能力?是教师关注不够,还是学生本身缺乏主体意识?这些都值得我们对自己平时的实践活动进行反思。

2.解决策略

我们的考核是要获取每个学生的“能力值”。因此,评价的标准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评价最好采用“分级制”,体现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

(四)学生自我评价不到位

1.原因分析

学生无法对自我进行评价,是因为他们不清楚如何进行评价。评价的标准对他们而言只是一段文字,他们并没有把评价标准和自己的任务以及活动中的各种表现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评价标准也要具有操作性。

2.解决策略

要想评价相对客观、公正,评价的主体首先要多元化。除了自我评价,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小组观察员的评价,教师的评价,都应当作为评价的组成部分。每个学生最后的成绩单应当是多种评价形式的综合。

表现性评价能够有效地“检测”学生在阶段内的能力发展情况。但要想形成一个系统的考核体系,还需要我们多多实践,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我们要牢记评价的最终目标:发现学生能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万伟,新课程教学评价方法与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万伟,综合实践活动构建创意与实施策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表现性标准情境
2022 年3 月实施的工程建设标准
浅谈音乐课堂中的表现性教学提升策略
高中说理性文言文表现性评价案例设计
政治标准是发展党员的首要标准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情境新颖的概率问题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忠诚的标准
美还是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