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期末考试结束,意味着一个学年进入尾声,进入了暑期。但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很多知名学府,校园却并未就此沉寂下来。一批批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和家长,顶着炎炎夏日,兴致勃勃地在校门外等候,希望能一睹这些学校的风采。
多年来,这种旺盛的参观游览需求,催生出了“大学游”这个特殊的旅游产品,其自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争议。有人认为不应该搞“大学游”,它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损害应有的学术氛围,不文明的游客还会污染校园环境,损坏设施;赞成的人认为,学生和家长愿意来参观游览,是出于名校情结,一次“校园游”就如同一场体验式教学,高校良好的研学氛围、深厚的人文底蕴,都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激发出学生旺盛的学习热情,这比父母不厌其烦地口头说教效果要好。
高校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机构,确实应该和社会保持一定的联系和互动。西方很多国家的大学,连围墙都没有,对社会人士的有序参观游览是表示欢迎的。因此,对于“大学游”,讨论的重点不应是其存在的合理性,而是如何在尽可能维护校园环境、保障正常研学秩序的前提下,做好“大学游”的组织工作。在笔者看来,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严格控制客流量。同景区一样,大学校园对游客的承载力也是有限度的。游客数量太多,污染环境、扰乱秩序等情况就难以避免,也会无限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之前出现过“黄牛党”兜售门票,不经排队带游客进入校园的情况,甚至还有4名游客藏身快递车,企图“偷渡”进入清华的事情,这些乱象,让严格限流迫在眉睫。对此,一些高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如北大采取了校园参观网上预约的模式,游客需要事先通过系统主页按照指引完成预约,或者扫码进入“参观北大”小程序进行预约,每个手机号、身份证号,假期内只可成功预约一次。预约参观为学校控总量、分散人流提供了便利条件。
限制开放时间、空间。与在景区一样,参加“大学游”的游客也会出现随意乱跑、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影响平静、有序的校园生活。为预防此类情况,需要严格设定、管理游览路线,并限定可供参观的时间范围。如厦门大学发布的校园参观提示,强调除学校有关部门确定的参观时间、指定路线、活动区域外,校内教学、科研、行政办公区域不接待参观。
提升游览的档次和品位。前面说过,参加“大学游”的学生和家长,对所去的学校有着很深的情结和高度认同感,这与去其他景区参观的游客在诉求上有所不同。而目前大多数“大学游”,往往是“走马观花”,在校园的主楼、景点和其他标志性建筑前面合影留念了事;更严重的是,主导“大学游”市场的中介机构专业性严重不足,安排的导游对学校情况一知半解,解说内容错漏百出。曾有媒体报道,清华某教师一个小时内,在校园著名地标日晷前听到4个导游给游客讲解其历史,但4个人的讲解都是错的,甚至有些还在歪曲历史。这种浮于表面的游览、不专业的讲解,很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很难激发青少年求知欲和学习热情,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因而,“大学游”要想真正“游”出名堂,需要有高水平教育内容设计,需要学校提供一些支持。比如,招募一部分熟知本校情况的大学生,在暑期勤工俭学,为游客提供讲解服务;通过合理安排,开放部分图书馆、博物馆供游人参观,甚至可以遴选一些学生,旁听几节学校的课程等等。通过种种措施,增加“大学游”的深度,既进一步提高大学的社会影响力,又吹起青少年心中渴求知识的涟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