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苏州大学 念易
按照我原先的人生规划,现在的我应该已经在某房地产公司的某市事业部下属设计院入职了,静静等待着履历上三年工作期满,然后考上某大的非全日制MBA。再经过半工半读的三年,MBA顺利毕业,硕士学历与工作经验统统到手,从此升职加薪,人生一片坦途。
敢这样近乎理想化地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我当然有我的底气。第一学位建筑,第二学位工商管理,怎么看都像是为房地产而生的“复合型人才”。加上家中长辈大多在建筑相关领域从业多年,涵盖机电、暖通、消防、造价、施工等多个方面,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耳濡目染,慢慢也就习惯了工程师日常工作的高压高强。
大学四年,辗转在各大城市不同的公司里实习,在建筑设计院方案组里画过图,在施工单位项目现场搬过砖,还在地产公司售楼处卖过房。为了房地产公司招聘时的各种面试,我甚至专门在同济旁边报了一个辅导班。
我用了四年时间,耗费了每一个寒暑假和所有的日常空闲,终于积攒出一份可以让各大房地产公司HR都为之惊叹的简历。但是现在,在我大学的最后一年,我突然不想去工作了。
我想读研。
所有人都觉得我疯了。
我没疯,真的。我只是在选择的道路即将关闭时才遇到能指引自己人生方向的老师而已。现在遇到是有些晚了,但至少,我还没有错过。
事情的起因颇具偶然性。我一直有蹭文学院研究生研讨课的习惯,博闻强识的教授们与各自带领的研究生关于文学技法与感悟的探讨,每每让我获益匪浅。也因此,我结识了数位优秀的硕士或博士学长学姐。
一次课后的交谈,有位博士学长递给了我一本书,是他最近在写的论文的参考书目之一。这本书中收录的一篇论文,讲述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与中国传统文学叙事结构之间的关联性。学长知道我是建筑学专业出身,又对文学抱有极大的热忱,这样一篇论点独特,视角清奇的论文,我一定会感兴趣。
果不其然,这篇论文让我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文学与建筑,原本泾渭分明的两种艺术形式,中间如天堑般的鸿沟竟然存在着一丝跨越的可能。在这篇论文中,作者系统阐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院落式”结构布局与明清小说“章回体”叙事传统的关系。通过建筑结构布局的不断演化,最终促成了小说这一文学体裁成为明清主流时的叙事传统,这个结论让我脑海中盘亘的那些困惑,都开始有了松动的征兆。
建筑学与文学,从研究的起始年代看,后者的积淀远大于前者。如何将文学创作的技法用于建筑设计,是我大学里一直想要进行的尝试。以小说为例,小说有人设,有场景,有对话,而建筑的内部功能设计与外部景观设计,便是对于人物行动触发的铺垫和外部场景的展开,建筑内外部空间的交互更是被定义成建筑学意义上的“对话”。相同的概念,却又有全然不同的表达方式。我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很可惜,才疏学浅的我并没有能够深入思考和应用,就已经即将告别自己的大学生涯了。
我曾将小说写作的构思框架应用于建筑设计。主题视角、人物设定、情节编排、场景布置、桥段穿插……我将这些和建筑的理念、形态、空间、材料、结构的要素组成强行产生联系,从而构建自己的设计逻辑。我本以为这些只是我钻牛角尖般的自娱自乐,却没想到真的有先辈在这一领域耕耘多年。显然,这位教授的研究更系统,更深化。也许理论有些艰难晦涩,但理解之后,我的心中只有惊艳。
我看见很多和我一样纯理科出身,并没有太多艺术积淀和审美能力的孩子,因为不想浪费自己来之不易的高考分数,又或者羡慕建筑从业者的高薪资,最终选择了建筑,然后就被每次的建筑课程设计逼得食之无味,夜不能寐。在我即将走建筑系理科生的老路时,我仿佛看到了我理想中的老师,示我以美好,授我以希望。于是在学期即将结束之前,我赶赴南京与论文的作者教授见了一面,相见恨晚。我很感恩,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位导师,在我诉说了我乱七八糟的想法后仍然认可我的空想,肯定我的努力。文学与建筑的壁垒仍旧存在,但破壁不是没有可能;而破壁后的价值,也不仅仅是建筑与文学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更是文学创作对于建筑设计的良性促进。
这大概是我大学中的最后一个梦想,我想跟随老师去探索建筑与文学的广袤天地,我想让以后学建筑的学弟学妹,能够让建筑师有和作家一样的循序渐进的成长路径。建筑并不比文学更复杂,凭什么建筑师的养成却比作家难上千倍万倍。我们完全可以左手写文,右手画图,用文学滋养建筑,用建筑反哺文学。
现在的我,正在紧张地准备着自己的研究生考试。但愿我能更加幸运,未来能够真正意义上成为他的研究生,在更广阔的天地中探索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