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张家港市白鹿小学 姚莉华
小龙同学是我班一位比较特殊的学生。据了解,这孩子在一周岁时因患脑积水动过脑颅手术,大大影响了这孩子智力,言语表达不清,还落下了不少坏习惯:孤僻,自控能力差,上课时不但自己不听还要影响其他的孩子,时不时地还要怪叫几声,作业根本就不做,学习成绩很差。父母对这孩子也没辙,他们仅仅希望孩子在学校里能平平安安一天天过日子,至于能学到什么他们根本就不奢求。面对这样一个智残的孩子在班里随班就读,我费尽心思,尝试了不少的教育方法,试图能让这朵迟开的花儿在老师的呵护下也能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享受同等的教育,开得更加鲜艳,能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让他今后自立、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下面就结合对小龙的教育谈谈我对智残儿童随班就读的粗浅体会。
鲁迅说过:“教育植根于爱。”对智残儿童来说尤其如此。这些智残儿童大都自卑、孤僻、胆怯,他们的情感相当脆弱,他们更渴望得到别人的爱。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用良好的情绪感染他,以饱满的热情、真诚的微笑去面对他、贴近他。课间经常有意和他聊家常,虽然他表达得不是很清,有时甚至前言不搭后语,但我还是很耐心地听他诉说。大课间活动时常和他一起跳绳、丢沙包、做游戏,使他感受到老师时刻关注着他,喜欢和他交朋友。平时注意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一次字写好了,图画对了,上课能倾听同学的发言……都要在同学们面前表扬他。“你的字进步真快”“你的图画得真棒”等鼓励性语言以及某种手势、体语或亲昵的抚摸等都像注入强有力的“兴奋剂”一样,渐渐诱发其学习的热情。渐渐地在课堂上偶尔也能看到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认真听,能主动把上课时讲过的题目努力地在书上填好,有时还能主动地把作业送给我批改。我组织学生开展“爱在我身边”的教育主题活动,教育正常的学生不要讥讽他,要关心他、帮助他,努力营造和谐氛围,让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涌动着一股爱的暖流,让他体验到班集体的温暖。在老师的教育下,同学们也乐意和他交往,在学习和生活上关心他,帮助他。师生给他的这份特殊的爱,感召着他,融化着他,课间不再看到他那孤独呆滞的身影,他也渐渐融入了同学之间和同学一起嬉戏。
智残儿童的智力低下,如果对随读的智残学生和正常生一样要求,定的目标过高,以致智残学生根本就没办法实现目标,这样就会大大扼杀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孩子就会破罐子破摔,失去学习的信心。但是如果把教学要求定得过低,没有充分挖掘智残学生的潜能,就会导致随读学生和正常生差距愈来愈大,没法跟班。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要求,使孩子通过“跳一跳”能达到要求。例如:在教学《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这两单元时,对小龙同学的要求我做了相应的调整,要求他能背诵乘法口诀,能用口诀计算比较简单的乘法和除法算式,对于理解乘法和除法的意义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对小龙就不做要求。小龙在老师、同学和家长的共同帮助下,花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将乘法口诀背了出来。在此基础上,我又教如何根据乘法口诀计算简单的乘除法算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小龙逐步掌握了用口诀求积、求商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式题计算,迈开了学习成功的第一步,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智残儿童上课时好动,注意力不易集体,学习能力比较差。在课堂上我运用直观教学手段,通过有趣的画面、生动的游戏等创设学习情境,吸引小龙的注意力,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另外智残学生由于感知方面的障碍,智力上的缺陷,其它同学能理解掌握的问题,他们却感到困难,影响继续学习。为此,我常为小龙提供一些学具或辅助材料,让他多动手操作,通过动手画一画、摆一摆、分一分等活动帮助他理解知识。注意在各个教学环节关注着他,及时检查了解小龙同学听清楚了没有?看清楚了没有?是否已理解、掌握了?及时给以辅导帮助。同时尽可能提出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请他回答,如请他看图说说你从图上知道了什么等,让他在课堂上有表现成功的机会。哪怕是小小的成功、点滴的进步,及时地表扬鼓励,让他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
对于小龙这样的特殊儿童,学校的教育,教师的关爱固然必不可少,但也不能忽视家庭的教育。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对于随班就读的智残儿童来说与家长的密切配合更为重要。我与小龙的家长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当我了解到小龙的家长因孩子智力低下,对孩子总有一种负罪感,平时对他过分溺爱,缺少应有的要求和锻炼,对孩子的将来也不报什么希望,甚至对孩子听之任之放任自流时,我和孩子的家长做了一次深刻的交流,消除了家长这种消极的思想,帮助家长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孩子只是在学习上比较困难,但在其他方面跟正常的孩子没多大的区别。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发挥孩子的特长,让孩子也能像其他正常的孩子健康成长。孩子的家长见老师那么关心自己的孩子,表示一定很好地配合学校,齐抓共管,培养这个孩子。之后我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表现,了解孩子的性格、习惯及在家情况。针对具体情况,经常给家长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方法的指导,家长按要求积极配合,对孩子进行教育和训练,对他既要严格要求,同时也坚持正面鼓励为主,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智残儿童的教育任重而道远,在学校与家庭的协力共育下,在孩子自身的努力下,小龙有了较大的进步,变得开朗合群,课间能看到他快乐地与同伴交往游戏,学习也有了新的起色,愿意较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动手操作,计算一些简单的式题。小龙的进步给了我教育的信心和鼓舞。是啊,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智残生不是畸形儿,他们是世界上最脆弱、最娇嫩的鲜花。”只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爱岗敬业、爱生如子,在教育的百花园里辛勤耕耘,精心浇灌,每一个学生一定会成为未来社会的有用之才,迟开的花朵也能绽放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