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利军 (江苏苏州市勤惜实验小学校)
“勤”,《说文》中,谓劳也。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尽力做或不断做”“次数多,经常”。这个字蕴含了一份朴实,一份坚毅,一份执着。
勤问,问出兴趣。万事起点于一问。问,是学生开启世界的钥匙。问之初,学之起。课堂中启发学生多问几个是什么、为什么,让学生好问、勤问、善问、会问,脑子里时时刻刻有着问号,在产生问号、探寻问号循环中保持学习的兴趣,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只有这样,学习才能变成一种真正的自主,才能变成一种真正的享受。
勤行,行出乐趣。知识获得无外乎两种途径,一种是接受,一种是实践。而事实证明,实践中所得的知识更为牢固,同时伴有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发展。课堂中要给予时空,让学生多体验、多探索、多发现,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调用各种感官去感受、去体验,在认知结构和知识结构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实现知情合一,感受乐趣,同时逐步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
勤思,思出志趣。智慧的核心是思维。课堂中允许学生静思默想,让他们在认知的关节处停一停,矛盾处想一想,疑惑处探一探,丰富自己的思维角度,逐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让课堂的新鲜度和挑战度得到保证。同时做到行思合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让学生在思中获得知识,提升技能,发展情感,逐步清晰志向。
“惜”,《说文》中,谓痛也。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珍爱”“舍不得”。这个字蕴含了一份简约,一份珍爱,一份智慧。
惜问,问于启智。对于学生的提问,为人师者,要珍视,要尊重。课堂中需要开辟学生提问、质疑的绿色通道,让问题自然流淌出来,让问题得到表达、生长和发展。同时,课堂实践中需要教师提问,但是提问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技能与情感,使学生进入一种积极的愤悱状态,不需要满堂问,浅层次问,而是精要的问,智慧的问。是学生似懂非懂时的追问;是学生理解肤浅的深问;是学生认识本质的叩问。课堂中追求学生的问与教师的问契合、相遇,碰撞出生长点,让课堂教学进入师生相融,共识共进的状态。
惜行,行于养智。叶老的“举一反三”,这个“一”“三”虽说是虚指,但是也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举的仅仅是“一”,是少数,课堂时间有限,对于这个“一”,举什么?何时举?举的目的是什么?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切入点——本质点——深远点”教学逻辑,课堂中要找到行的切入点,这一行要牵一发而动全身,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行中要扣住本质点,就是教学要凸显学科的特质,运用学科的方式学学科。行要立足于深远点,就是教师通过切入点抵达的育人核心——发展和提升学生的素养。
惜思,思于仁智。对于教学中的得失,教师要珍视。哪怕是一个教学语言的表达,哪怕是一个教学环节的前后放置,诸如此类的都需要思考、推敲、琢磨,思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将思考所得,慎之又慎提炼进而运用实践,帮助学生找到他真正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当一个学生找到了方向和内驱力之后,教师的使命也有价值了。
“勤”“惜”这两个字实而厚重、素而无华、纯而不杂、真而简明,含义丰富积极,意蕴深远,道出了学习的真谛。在课堂中,我们既要“勤”,又要“惜”,只有“惜”,才能“勤”。我们秉承“勤”“惜”的本义,践行的是朴实的“勤”“惜”,追求的是智慧的“勤”“惜”,想要达到的是和谐的“勤”“惜”。坚信“勤能生慧”“惜能悟福”,这也是从1906年建校起所追求的教育境界。让勤成为一种习惯,让惜成为一种态度,两者相辅相成,智慧融合,让苏式文化的行与神在课堂中传承、体悟、发展,这也是叶圣陶老师朴素平实言语中教育思想深邃、教育智慧圆融的体现。
[1]惠兰,包迎艳.浅论苏式课堂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J].江苏教育,2016(49).
[2]徐广福.以创新为主旨的课堂教学论[J].山东教育科研,20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