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 (江苏连云港市塔山中学)
为了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以《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纲领,学校积极创建以“夹谷文化与乡土德育”为主题的思想品德市级课程基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学校积极营造“爱国、感恩、乐学”为主题的氛围,从建筑文化、广场文化、办公室文化、班级文化四个方面入手,对学校原有的文化进行升级改造,使校园思品文化得到凸显。
立足国家课程标准,务实推进思品质量提升工程,挖掘当地优质资源,结合学生实际,开发精品校本课程,开发数字化网络资源,使其成为国家新课程实施的有益补充,实现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优化整合,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用之才。
强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实践,改进教法与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良好的思品学习习惯,促进思想品德教学质量持续提升。课下,让学生到场馆观摩、讲解、宣传并撰写感想体会等,接受红色文化和传统优秀文化的浸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思品学科的综合素养。
进一步发挥学校基地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科学规范创新的开展思品教研活动,在西部五校教学教研联合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努力发展成为全区甚至全市思品教学优势团队,培养区名师2人,市名师1人,市学科带头人1人;积极与名校架起学科互助桥梁,促进校际教师的共同发展。同时在现有的红色校本教材、传统校本教材的前提下,构建一套完整的思想品德课程体系。
学校的思品课程提升建设过程中,有帮扶学校教师的参与,还将邀请五校教研联合体及其他兄弟学校教师的参与,共同整合和优化教学资源,实现思品课程的科学性、先进性,最终实现共同提升,共同进步。
思想品德课程基地建设,由注重知识传授向实践探究转变,不断加强学科理论研究,努力创新学科实践活动,积极开辟思想品德育人新途径,围绕课程内容的情境创设、模型建构、内容拓展等方面,着力打造四大平台。
为达到“块块墙壁会说话”,体现校园“处处皆教育”的深刻内涵,学校筹集专项资金对教学楼、办公楼、学生宿舍等进行整体再修饰,科学地规划布局,细化、深化教育功能。充分利用教学楼外墙和走廊,张贴名人名言挂图,展示学生书画作品,设置“走廊书柜”等。
通过“一山一水一浮雕”的建设和完善,进行扎实的渲染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以抗日山为模型建一座4米高左右的假山,以红色革命歌曲为音乐背景建一个音乐喷泉,以发生在抗日历史为内容,建一个16米长的浮雕墙。学生可以在广场的浮雕前进行“经典诵读、红歌绽放”等德育活动。
为了充分体现教师办公室的个性化、人性化,创设教师良好的德育氛围。我们将对教师办公室的文化进行布置和提升,努力做到“一室一文化,一室一特色”,为树立学校形象,为高质高效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制定富有特色班级口号、班风、班训等,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其次,制作样式新颖、独具特色的“班级名片”,集中反映班级目标、班级作风和各项丰富多彩的活动,美化育人环境,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通过“一馆一家一中心、两室两基地”的建设和完善,进行扎实的主题教育活动,挖掘学生实践潜能和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学生道德品质。
为使思品课程的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等相关内容得以物化体现,学校建设两口思品专用体验室:感悟室和体验室。
感悟室分为图片实物展示区和影视资料视听区。图片实物展示区有分为国情概略、国情聚焦、数字国情、法制启蒙、法制摇篮、法证风清六个部分;影视资料视听区播放与法制国情相关的视频资料。体验室分游戏体验区和心理测量区。心理测量区有我心目中的我、同学心目中的我、老师心目中的我、我心目中的老师等项目;体验游戏区以游戏、动漫影片的形式,将心理到和生活学习联系在一起,学会正确面对多彩的生活。
为了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养成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人生态度,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学校筹建了主体教育活动场馆。该馆由五个主题区组成:生命安全教育区、法制教育区、乡土文化区、生活技能训练区、师生成果展示区。
让学生在场馆活动中,体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养成自觉保护环境做好事的习惯,体验乡土文化,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体会劳动的艰辛,养成节约的习惯,让师生在观摩、总结和反思过程中获得自信和动力,推动师生不断进步发展。
学校在关爱留守儿童方面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如召开留守儿童座谈会,建立结对帮扶,开展假期走访慰问等。为了使这些留守儿童的校外学习和生活得到更好的监管,学校准备拟建留守儿童之家。儿童之家内将配有电子阅览室、3D影视厅、文体活动室、亲情话吧、生活技能训练室和自修室等六个关爱陪伴区。
在指导中心已有设施的基础上设立个体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宣泄室。个体咨询室是接待学生单独来访者的场地。团体辅导室是成长指导中心的工作人员定期辅导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的地方。宣泄室主要用于宣泄和放松,学生个体在适当的环境下通过肢体运动和呐喊,将内心的心理能量宣泄出来,再结合心理咨询师的引导,将有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促进心理素质的提高。
学校挖掘和充分利用当地的历史、人文、自然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借力抗日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和夹谷山战备山洞,开展各项思想品德实践活动,以营造学校浓郁的思品气息,引领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中去。
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学校特色,利用现有的设施条件,为不同潜质的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学习的选择和帮助,完善渗透德育的培养体系,学校将构建一套完整的校本思想品德教育的课程体系,形成适合本校学生的校本教育方案。
场馆已成为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学习平台,如为了让学生磨砺意志、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在生活技能区学生可以淘米做饭,洗菜炒菜,洗衣缝补等。在心理道德体验室,学生通过游戏、观看动漫影片,体验生活中特定情境的心理。在校外教育基地,学生在观看军民合力抗战文字图片、历史文物等感悟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更应该爱国爱家,努力学习。总之,在建成后的场馆里,思品课程的重难点得以物化,学生能充分学习领悟。
以网络为依托,以学生网站为载体,建立思想品德链接,从链接直接进入思想品德专用模块。模块中设立知识点释疑,活动场馆资源链接,课程视频的讲解,利用IPA或手机等上网工具及时检测等栏目。知识点释疑以单个知识点为主,以文字形式讲解知识点的相关内容和部分巩固练习;活动场馆链接,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打开链接,并随时随地进入场馆进行体验;视频讲解部分以视频形式按照课本课时内容形式讲解每节课的内容;及时检测部分,建立像驾校一点通考试形式的网络测试,及时反馈、错误讲解、错题集锦,以便学生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同时达到校园内网络可控全覆盖,学生可以利用课余时间,随时随地通过网站自主学习,来提升学生的思品素养。
1.李建平.聚焦新课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王家宝;傅佃元;孟庆洪.发掘乡土德育资源构建学校德育高地[J].现代教育,2013(3).
3.罗本农.挖掘乡土德育资源,开展热爱家乡教育[J].华夏教师,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