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持续发展的动力源

2018-11-30 13:34黄文龙福建南安市福玲中学
教书育人 2018年7期
关键词:榜样学校发展

黄文龙 (福建南安市福玲中学)

教师决定着教育的成败,教师的发展决定着教育的发展;教师发展时常伴随着彷徨和焦虑,动力不足甚至熄火就会延缓甚至阻滞了教师持续发展。教育要发展,学校要发展,都必须为教师持续发展寻找和提供动力源,榜样带动、制度触动和实践推动就是学校能够长期稳健地为教师带来的发展动力源。

动力源一:榜样带动

榜样是行动的参照,是检评的尺码,榜样是做出具体实在事情的人,不管他们在时空上是远是近,他们都能够让学习者感到直观和真切。榜样的观念、业绩或行为是教师尊敬或仿效的典范,教师可以自觉自愿找到榜样,也可以接受一些有影响力的组织或个人推荐或指定的榜样。榜样不是挂在墙上的冰冷的没有灵魂的偶像,而是活跃于学习者心中并经常对话的师长。社会学家认为,“正是通过想象别人,我们的人格才得以形成;丧失想象别人的能力就成了白痴。”人们时常在为他人“画像”,依照自己的想象来填补与丰满他人的形象,籍以对照自己。人的社会角色和价值观念不仅影响着对他人的想象,而且影响着对榜样的选择。榜样没有数额的限制,榜样也会因为学习者的身份、环境和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因为职业和服务地点相对稳定,教师的职业榜样和立身处世榜样都较少产生剧烈变动。学校要推动教师发展,带动教师的业务成长和培育教师的正确观念,不但要引导教师选择合适的榜样,还要设法给教师推荐或指定榜样。学校要尽可能地为教师树立近距离的可以交流互动的榜样,促进教师向榜样学习或仿效,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学校要以榜样带动教师,就要着力做好领导引领和表率示范两项工作。

(一)领导引领。学校领导是“师者之师”,不仅要担负学校日常运作的管理责任,而且要担负提升每个成员素质的责任。管理学家认为,管理者比比皆是,而领导者非常少,可见管理与领导是有很大区别的。领导者制定规范,考虑的是正确与否,管理者依规行事,考虑的是有效与否,学校领导者是领导与管理的混合体,劣势在于双重角色容易引起思维混乱,优势在于权力集中可以减少办事的内耗。一个教师的发展包括专业发展与终生发展两大部分,学校对教师职业生涯里的专业发展可以进行领导与管理,对职业以外的个人终极发展是无权置喙的,但学校可以凭借较长时间对教师个体的交流、认识、约束和引领,指引教师的发展方向,促成教师形成发展习惯,为教师终生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应该看到,由于受到社会上信仰碎片化的影响,有浮躁、焦虑和挫败心态的教师不在少数,导致一些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产生起伏、停滞甚至偏离健康的轨道,给师生和学校造成不同程度的困扰或损害。学校领导不能局限于对教师进行约束或者劝说,而应该展示作为导师的行动力,以自身发展作为教师的榜样,以自己的持续发展带动教师不断进步。

(二)榜样示范。《说文解字》把“教”定义为“上所施下所效也”,作为“师者之师”,学校领导理当成为教师们“所效”的榜样,这是学校领导应该经常反躬自省的。教师在各个生活阶段会有不同的榜样,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改变现状需求也需要树立不同类型的榜样,学校应当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帮助教师唤醒其沉睡的榜样或者确立新的榜样。选择好的榜样,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个性的完善,而如果选中不良的榜样,则会导致业务的懈怠和人性的沉沦,因而学校不能把选择榜样全然看作教师个体的不可干涉的私事。教师往往选择古代名人作为自己立身处世的榜样,选择身边的名师高手作为自己业务发展的榜样,学校可以因势利导,透过反复的强调或者暗示,引导教师不断与榜样对话。教师与榜样的对话除了少量是面对面的,更多的则是在自己的想象中进行的。对话可以增强教师对榜样的理解,更加全面和客观地看待榜样,由粗到细地扫描榜样的做人做事,愿意拿自己与榜样作比较,从而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获取发展的方法和力量。学校应该让教师认识到,榜样的示范都是他人已经终结的历史,而愿意与榜样对话,愿意付诸行动才是开启自己的历史,愿意持续行动就会有全新的历史。

动力源二:制度触动

有制度才有秩序,有人群就需要有秩序。制度是指挥每个人行动的红绿灯,也是明确每个人活动范围的边界线。一个制度只能管理一个时期、一个区域或一个系统,没有一个制度能够详尽到密不透风,而且,人一旦发展就会使现有秩序失衡,所以,制度也需要随着情势变化而不断更新。学校的制度是掌控话语权者制定的游戏规则,主要是为了保障实现学校目标、规范校内人际关系和推动学校事务运作的,服务于当下乃至可预测的今后一个时段,游戏规则可以继承既往也可以重新建立,可以白纸黑字也可以口头约定,有规则就有权限,就会规定参与者的责任和任务,从而就衍生出责任的追究和成绩的奖赏。要促进教师持续发展,学校也必须有相应的制度。教师持续发展对学校和对教师自身而言很重要,但相较于教师承担的许多急需完成的任务来说,持续发展并不是最急迫的,处理一场学生吵架都会排在比它靠前的位置,这就是一个尴尬的悖论,重要的却不是急迫的,正因为这个悖论,一些教师才会在发展路上停下甚至后退,所以学校要通过制度给予教师触动,使之防范和矫正舍本逐末的过失,而触动教师的制度,不在多,不在细,而在于有针对性,对此,学校要着力做好出台条文和营造氛围的工作。

(一)出台条文。学校的制度应具备激励奋进和约束懈怠的效力,仅凭习惯或共识不足以支撑正常的运转,明确的条文更有针对性,更便于操作。每个人都在实践自己的价值观,都在为自我实现而努力,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外部环境经常会给自己带来压力,迫使自己的认识、心态和计划产生变化,对既定追求的延缓、搁置、放弃和改换是司空见惯的,压力所催生的郁闷、烦躁、困惑和沮丧同样举目可见,社会上如此,学校里也如此。学校里有条文的制度不可谓不多,人手一册的也不胜枚举,部门职责、岗位职责都有详细开列,但由于办学思想的差异,每个学校对工作目标的排序、评估和调控就有区别。当前各地民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普遍难以满足,教育资源配置畸轻畸重,教师之间也存在较大的素质差异,因此有的学校就把少数优秀教师绑定在“重点岗位”,对占多数的中档教师较少过问,导致优秀教师像陀螺那样忙得团团转而无暇继续发展,中档水平教师无人来引导发展,落后教师没有约束的压力来逼迫发展,教师职后的持续发展失去了内外的驱动力量。学校制定制度就应该把教师持续发展放在重要位置上,设定相应条文来鼓励、引导和检查、落实,促进每个教师的素质提升,努力谋求师资力量的均衡。

(二)营造氛围。人要是心不在焉,任何条文都会“漫漶如埽尘”;有时身处某种特定环境,会感到有种压力驱使自己该做一些事或者禁忌做一些事,这就是氛围。在学校里,氛围就是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介于二者之间的制度文化,所谓学校特色就是一进入学校马上能够感受到的气息,就是校园文化明显异于他校的地方。人可以改变氛围,氛围也可以改变人,关键在哪一方的能量更大一些,而不管是人的改变,或者是氛围的改变,颠覆式的变化都最为痛苦,也最可能引起反弹,渐进式的调适是多数人最能接受的,这是值得试图改变氛围或者以氛围改变人的操控者注意的。学校营造氛围都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需要营造氛围,不是先前有所缺失,就是某些方面有意补强,结果将是使原有氛围改变,而改变氛围的根本目的在于改变人。学校营造氛围的条件是拥有话语权和拥有较多坚定支持者的“民意”基础,为的是改变少数人或者改变群体中的某几个“通病”。学校营造氛围,就是让个体至少一踏进校园就马上意识到自己应该怎么去做,“自我感觉本身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像其它任何原始的感觉一样,不断地演变和改进”,学校需要的,正是通过氛围触动教师不断改变和完善自己。

动力源三:实践推动

教师发展需要思考,也需要实践,思考与实践都能强而有力地推动教师发展,二者不可偏废。没有思考的实践是蛮干,没有实践的思考是空想。有思考,目标才能够明确,做事才能够有条理;有实践,思考才能够落地,学识才能够验证。修身养性看重思考,教书育人看重实践。实践最能体现行动力,教书育人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双向交往的实践活动,每一个学生都是教师的课题,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都是教师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教师应该记住博西迪的话:“思考并不能使我们养成一种新的实践方式,而具体的实践却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一种思维方式。”从职业发展来说,教师的教育生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教师的发展因而就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进程,教书育人具有多样性、情境性、不确定性和生成性等特征,在长期的实践中推动教师持续发展也就有更多的切入点,也就可以有多元的评价标准,推动教师发展的方式方法也就更多。“非知之艰,行之惟艰”,教师发展会因为自身因素或者外部压力而持续、加速或者迟缓、停滞,自身因素包括追求自我实现或者是职业懈怠,外部因素包括社会评价、学校激励、同事竞争等,学校要因势利导,从精神到物质来激发和关照教师,以推动教师持续发展,引导教师致力于实践整合和持之以恒。

(一)实践整合。整合就是把各个零散的事物进行组合,以形成一种有效率有价值的新事物。很多小事只要向着一个流程或者围绕着一个主题就能变成一个大事,许多零碎的事物只要有个共同的目标或者相似的特点就可以凝聚成有影响力的大事物,反向来看,像秦国统一天下这种惊天动地的事件也是由无数的吃饭、睡觉、走路、谈话、攻击或流血之类的片段演变组合起来的,与史学家、文学家所萃取的摄人心魄的场面还是有距离的,因此,再轰轰烈烈的事件都可以分割成为无数个平淡无奇的画面。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学习、教学和研究,教师还需在课余对特定学生进行开导,每个小时、每一天的忙碌看起来都是东零西散的生活碎片,有时甚至没能做完一件完整的事情,与“发展”或“意义”可以说是沾不上边。学校要使每位教师认识到,教师的发展通常是稳健的有序的,教师的实践通常是平凡的淡薄的,但教师是有智慧的,可以设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围绕着目标编织自己的人生,进行有目的的实践,零散的实践、低效的工作和缺少价值的事物就可以在人生流程上被重新编织组合,创造出绚丽的篇章。

(二)持之以恒。实践是复杂多变的,有人会改变目标,有人会改换方法,有人会变更跑道,在发展路上有快有慢、有正有奇、有进有退都不是什么稀罕事。每个人都在实践自己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不起变化,哪怕遇到再多的挫折,也不会偏离既定目标,也能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教师发展是终生的工作,学生发展也需要教师为之进行长时间的工作,因而持之以恒对教师而言就十分重要。人生目标和职业目标的实现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前进道路上有压力、有阻隔并不会让人意外,当遇上困难的时候,有人需要扶持,有人需要鞭策,有人需要激励,多数人在激励下愿意继续前行,所以学校要特别看重对教师的激励。管理学家赫茨伯格说,“真正意义上的激励因素来自成就、个人成长、工作满意和得到赏识,也就是说,要通过工作本身而不是奖赏或压力达到激励的目标。”积累教师的实践行动可以来自两方面,一是自我激励,这是见效最快的,另一是他人的激励,可以是同事的,也可以是学校的,他人的赏识是最有力量的。持续发展的便捷之道莫如养成发展习惯。习惯是持久的行动力,是从意愿到实践的长时间持续不变的保证,是通向成功的重要工具;但习惯有好坏之分,学校要引领教师养成一些良好习惯,有好习惯就没有乏味和懈怠。

学校的引导和推动,是外部注入的活力,当它与教师个体的思想观念融合时,就能产生巨大的推动能量。“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只要教师选定适合自己的动力源,就能持续有力地推动自我发展和学校发展。

猜你喜欢
榜样学校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学校推介
教师发展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