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本特点 落实言语表达
——“互联网+”时代指向文本特点的低年段言语实践教学视野

2018-11-30 10:02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陈淑娟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荷叶互联网+文本

江苏常州市武进区横林实验小学 陈淑娟

文本是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元素,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载体,被赋予了丰富而精彩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感悟语言、积累运用语言的良好范例。“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引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教学变革。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如何巧妙地融入移动智能终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特点,将语言实践落到实处呢?

一、利用“互联网+”的“形象”优势,解读语言特点

任何文本都是借助语言文字来反映内容、传递作者思想情感的。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教会学生理解作者在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及其遣词造句的妙处。

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第五自然段时,教师说道:“荷叶既大又美,小伙伴们多么喜欢这大伞一样的荷叶呀!”接着屏幕上把相关句子投显出来,教师指名读:小鱼来了,在荷叶下嬉戏;雨点来了,在荷叶上唱歌。然后教师话锋一转,追问道:“1~2两行诗句与3~4两行在结构上各有什么特点?”轻轻一点,学生立刻有意识地将目光投向文本表达——转而去关注言语表达的形式了。通过比较,学生很快就发现两个句子都是写(谁)来了,在荷叶上(下)(干什么)。“荷叶还会给哪些小伙伴带来快乐呢?他们都藏在这长长的省略号里了。”教师顺水推舟地说道。情动而辞发,这时再要求学生拿起手中的笔来写一写,一切就显得水到渠成了。儿童是最富有活力的,他们对周围世界万物充满了好奇,有着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大胆而又丰富的想象力。再加上教学中交互媒体、自媒体的使用,让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了美、亲近了美,从而愿意去表达这一份美丽,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怀,把对大自然的爱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整堂课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洋溢着学生生命成长的气息。

二、利用“互联网+”的“演示”功能,优化语言训练

语言训练有的侧重语言描写,有的着重抓住动作进行刻画,有的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语言凝练、句式工整……文本不同,语言特点各异。备课时,教师要深入研读文本,因文而异,明确语言训练的目标。

1.为理解重点词句而进行的语言训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为突破某个教学难点,教学中教师抓住知识间的联系,利用语言、动作、图片、音频、动画、视频等多种技术手段,甚至用人工智能创设生动、直观、形象的声音情境、图像情境、影视情境、信息资源情境等,突出语言优势,真正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如下是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教学片段:

师:瞧,蝴蝶们来了,它们在干什么?

(播放蝴蝶飞舞的画面)

生:在花丛中飞来飞去。

生:在花丛中翩翩起舞。

师:谁愿意变成一只蝴蝶?其他同学配合一下,都变成花儿朵朵(做手势)。音乐起,蝴蝶飞舞;音乐停,迅速归位。(学生表演)

师:课文中专门用了一个词语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过来飞过去的,你能找出来吗?

借助于现代化技术手段强大的交互性和直观的演示功能,学生们在“表演—纠正—再表演”的过程中,形象地理解了“穿梭”这个词语并内化成自己的语言。这样的词语教学更显深刻、灵动、“无痕”,这样的语言训练更能启发学生思考,丰富学生想象。

2.为学习语言表达方法而进行的语言训练

阅读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又要关注学生“表达”的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格外留意文本的言语表达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训练,让两者融为一体。如《下大雨》一文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进行了描写,其中第二自然段的正面描写又主要抓住声音和状态进行刻画。学完此文后,笔者要求学生迁移运用——试着写一写大风。风和雨虽然是两种很常见的自然现象,但对于仍以形象思维为主的二年级学生来说难度自然不小。一方面他们往往疏于观察,另一方面又对熟识的事物“熟视无睹”。教学时,笔者遵循“说说写写”训练“先说后写”的规律,从网上搜索了一段台风过境的视频,一边组织学生观看,一边画龙点睛地描述。直观的画面,清晰的声音,一下子紧紧吸引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仿佛置身于台风来临的场景之中,语言表达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

三、利用“互联网+”的“交互”特性,强化语言运用

在渗透数字化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结合文本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资料,组织学生在课内展开拓展阅读。学生借助手持式智能终端,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意志,进行开拓性的、适应性的、自主性的学习,来强化语言的运用。

1.巧妙使用课时资源包,让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

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在不同的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学生通过了解与写作有关的一些背景,更容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例如,《钱学森》是一篇记叙文,它以叙事为主,人物当时的心情和满腔热忱尽显其中。可是由于故事发生的年代离现在较远,学生对文中人物的感情难以产生共鸣。课时资源包里有相关的图片资料,还补充了一些文字资料。在生生、生本、师生的对话中,学生对文章描写的时代背景有了大致的了解,此时笔者再引导学生把钱学森在国内外的工作环境、生活待遇等方面进行比较,人物的形象一下子就高大起来。

2.巧妙组合多种信息技术,让文本的内容丰盈起来

限于篇幅,选入教材的文本都进行了一些删改,文章中一些情节跳跃较大或写得相当简单。在阅读时,需要对这些“留白”之处作出相应的补充。如苏教版小语教材《沉香救母(一)》一文中写道:“沉香望着苍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紧了拳头。”老师运用iPad的投屏技术把这句话出示在大屏幕上,接着把“攥”醒目地“标注”起来,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做一做“攥拳头”的动作。紧接着追问:“这个‘攥’字写起来那么复杂,可见,当我们攥紧拳头的时候心情也是复杂的。此时此刻,沉香攥紧拳头心里会想些什么呢?”看似简单的一句话,我觉得却是能极好地训练学生思维与表达的句子。通过这样将课文中的某一点加以具体化,增添必要的想象性情节,文本内容一下子丰盈起来。

3.优化组合现有的软件资源,让课堂知识的容量丰厚起来

一些课文的结尾描写比较含蓄,留给学生诸多猜测、想象的空间。语文课堂的内涵有多大,外延就有多大。对于这样的课文,我们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抓住结尾,通过合理想象,把悬念用自己的文字表达出来,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如在教学《青蛙看海》一文时,小青蛙登上高山看到大海的消息很快传播开来,小蚂蚁、小蜗牛……它们很羡慕,都跑来问青蛙。小朋友,你能帮小青蛙分享一下它成功的经验吗?学生们借助“信语技”,迅速把自己的想法整理成文字记录下来。通过交互式的反馈方式,实现对知识目标达成情况的当场反馈,在有效保证参与度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合理想象来续写结尾,学生变得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实践证明,“互联网+”时代,新技术、新媒体融入后的课堂教学模式正在不断地被重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引领学生关注文本内容的同时,不要忘了带着学生跳出文本,聚焦文本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把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有机结合起来。立足于课内,放眼于课外,从而使学生有“进”有“出”,吐纳自如,让语言文字训练真正落地生根。♪

猜你喜欢
荷叶互联网+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荷叶像什么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荷叶圆圆
荷叶游乐园
小蚂蚁喜欢躺在荷叶上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