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高浪小学 王桂芹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用戏曲课程强化美育的措施。2016年《人民教育》刊发“戏剧教学”专栏。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编排了剧本《半截蜡烛》,这种文学体裁的展现,为传统教育打开了思考的大门,戏曲作为华夏瑰宝,承载着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小学语文教师,是否也可用我们的慧眼,为学生揭开戏曲文化的扉页?是否也可用我们的镜心,引学生窥一番梨园盛景,撷一曲经典风华?在此,笔者结合戏曲校本课程实践,简单梳理和思考。
戏曲是通过演员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综合艺术。我国戏曲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博采众长,从各种艺术中汲取了丰富的文化养料。所有这些艺术荟萃,皆为其内容即“故事”服务。如《秦香莲》等道德伦理剧,多取材于古代人物事件,运用移花接木、引申推理等手法进行再创作,用于道德伦理说教,“借虚事指点实事,托古人提醒今人”。再如《西厢记》等爱情婚姻剧,多是才子佳人的浪漫爱情故事;《窦娥冤》等清官断案剧,通常表达弱势群体希望依靠清官力量,惩恶扬善,弘扬正义。类型上虽各有侧重,但都有丰富的故事性,塑造了大批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
戏曲不仅要“讲故事”,还要引人入胜,因此需要运用大量文学手段,可以是描写、抒情、对话,也可以用比喻、衬托、象征,等等。人物对话多为凸显人物性格,语言特色鲜明;景物描写多为衬托人物心情,烘托渲染。如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起首引用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渲染离情别绪,后成千古绝唱。戏曲在文本呈现上具体到动作、语言及配乐等,对再现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揣摩作者思想至关重要,是戏曲最值得关注的文学元素。
戏曲的魅力首先在于形象生动,雅俗共赏;其次是对真、善、美的永恒追求;当然,更在于它张扬社会理性,表达民众心声。戏曲多是剧作者由现实引发思考,以文本形式呈现社会价值及内心观点。作为一种传播途径,戏曲文本以其曲折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塑造,生动的语言风格,充分的景色渲染,具有丰富的文学价值。可以引领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描写方法,陶冶艺术情操,积淀文学素养,并且,戏曲文本蕴含丰富的语用知识,是帮助学生从白话文学习向文言文学习过渡的有效途径。
戏曲文本的价值还在于学习谋篇布局。“一折戏”“一出戏”往往包含一个或几个情节,校本实践中,教师要尽可能有的放矢,对故事情节作必要的说明,帮助学生了解文本的来龙去脉,理清思路,避免断章取义,望文生义。戏曲文本兼具简洁与押韵的特点,教师要引领学生反复品鉴、领悟,感受戏曲创作的形式美、韵律美、语言美,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体系。
因为日常语文学习极少涉及戏曲文本,所以学生对戏曲文本缺乏文体意识。戏曲教学应有别于一般文体,不仅要理解人物、故事,更要引导学生获得戏曲文本的阅读方法。阅读时,还要关注“宾白”和“楔子”。宾白用于叙事,还用作除主角以外人物的抒情,对于表现剧情和人物性格有重要作用,故有“曲白相生”一说。元杂剧的编排方式是“四折一楔子”,“楔子”用以调节剧情发展变化,是整部剧本的引子和过渡。关注“宾白”和“楔子”,利于学生深刻理解故事情节,与作者形成共鸣,更利于学生体会戏曲文体特征,丰富阅读经验。
戏曲教学,一个基本矛盾点是一场戏的“长”和一堂课的“短”,两者相较的关键是如何以“面”托“点”?如何慧眼识“点”?基于实践,笔者提出如下建议:
首先,主题必须健康向上。戏曲历经千年洗礼,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受众是整个社会群体,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选择阳光的、“绿色”的,给学生积极的精神引领。其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小学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和阅读经验,可以阅读的戏曲较为宽泛,但应考虑到中高年级学生处于性意识萌芽阶段,内容上应有所甄选。第三,文本难度应由浅入深。小学生文言文阅读经验不足,可选取近现代戏曲,白话与文言穿插,唱词朗朗上口,抑扬顿挫,易于理解,如《智取威虎山》《红灯记》等。
戏曲选段较为丰富,教师不能“信手拈来”,而要突出重点,让戏曲“为我所用”,用到“点”上。那么,依据何来?还需回归“课标”,回归语文核心素养。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内容要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丰富人文内涵,提升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语文核心素养也提到“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的鉴赏与创造,文化的传承与理解”。戏曲剧本,不但贴合上述要求,而且符合小学生叙事类文体表达的学科要求。如《智取威虎山》选段“打进匪窟”,座山雕与杨子荣一问一答,一字一顿,杨子荣的机智,座山雕的蛮横,众金刚的狐假虎威,文本虽没有直接刻画,却已然从人物对话中呼之欲出。本段剧本的标点符号画龙点睛,尤其“!”和“?”,强化语言,延续情绪,言有意而韵无穷,无疑是提升学生文学涵养和语用内涵的佳篇。
戏曲文化源远流长,《诗经》有它的影子,《九歌》有它的前奏,如今,中国戏曲已保存大量经典剧目。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要着眼于剧本本身的魅力,选择文学色彩浓厚的曲段。如《三打白骨精》《空城计》等。仍以“打进匪窟”为例,这段唱词曲调铿锵有力,情节紧凑,富于戏剧张力。有教师教学时提出“杨子荣还在编他的故事,座山雕还没有见到他朝思暮想的宝图,结果呢?”依托传统经典,打开思维的大门,学生续写剧本自有源头活水,戏剧表演更是跌宕传神。
叶圣陶提出“我相信书本是一种工具,或者说是一种凭借,却不是唯一的工具唯一的凭借。”“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围绕教材内容选择戏曲文本,也是一个有趣的尝试。如课文《狼牙山五壮士》,描写五位壮士为掩护群众转移,与侵略者血战到底、英勇就义的故事。而戏曲《狼崖山五壮士》,同样的主题,同样的故事,但表达形式、表现手法都发生了变化。二者在突出人物特点和故事情节方面,有哪些异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同文异读”,在比较阅读过程中,感受不同文体特色,欣赏不同语言风格。
总之,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戏剧表现形式,其文体、结构、语言都有鲜明的特点。小学语文教师,要主动发掘戏曲文本的文学营养,从人文角度、文化角度,引领学生找到打开戏曲宝库的钥匙,品味汉语言文学的异彩纷呈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