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军
在2017年出版的叶永烈科普全集中,科普读物有《叶永烈笔下的〈十万个为什么〉》《我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电影的秘密》《化学的世界》《空气的一家》《白衣侦探》等,这些篇什有的是叶永烈从事科普创作之初的处女作,有的是其根据工作性质或个人兴趣的驱动而写就,内容涉及广泛,篇幅短小精悍,表达灵动活泼,影响深远,引导了一代代读者的科普启蒙,成为广大读者珍贵的青春阅读记忆。
叶永烈的科普作品题材非常广阔,如刑侦破案、熊猫习性、电脑使用、收藏鉴赏、电影拍摄、日常生活、农业生产、科学运用等,都是他笔下信手拈来的素材。在他早期的科普创作中,占比最大的,最具有说服力的,还是关于化学的内容。如由他主笔撰写的《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科学小品中,绝大部分是化学,或与化学有关。而《化学的世界》《碳的一家》《空气的一家》《石油的一家》《炸药的故事》《化学与农业》诸篇,则直接以化学元素为主体。可以说,叶永烈之所以走上科普创作这条道路,化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叶永烈之所以成为与众不同的科普作家,其化学专业的背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1957年,原计划报考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叶永烈,根据当年该系新闻专业的报考形势,听从了北京大学朋友的建议,改文从理,报考了化学系。在化学系念书的6年时光里,叶永烈成为一个“动手派”,通过在实验室做科学实验和严师的精心栽培,他逐渐掌握了专业的化学知识,养成了钻研探索的科学精神,以及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敏感和热情。这种化学熏陶,对于叶永烈的文学创作,尤其是科普文学创作,益处不尽,影响终身。
如果说化学专业背景赋予叶永烈严谨的科学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那么一直以来,对文学的爱好,是使他大胆跨出化学圈,开始跨界合作的原动力。11岁时,小学六年级的叶永烈给《浙南日报》投了一首小诗。诗歌发表后,他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青少年时期,阅读了大量的文学名著,其中包括很多科普书籍,如苏联作家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就以其鲜明的思想性、准确的科学性和高度的艺术性,深深感染了叶永烈。
叶永烈在科学和文学两方面,做到了很好的调和:正是对文学的爱好和追求,使得他有了优于一般化学科研工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表达艺术;也正是有化学的专业素养和背景,使得他有了过硬的解决科学问题、解答科普疑惑的能力。化学与文学,在叶永烈身上,产生了水乳交融的反应。尽管他自认为是化学阵地的叛徒,他当年的化学系老师也心痛地说白培养了他,但在科普创作的阵营中,读者收获了不可多得的作家叶永烈。
当然,叶永烈的科普作品,不仅仅止步于化学领域。他之所以能打开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领域,挑战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在于他的用心。叶永烈做感兴趣的事情,同时也善于在枯燥的工作中发现探索的乐趣。如北京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去电影制片厂工作,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兴趣。此后他根据拍摄经验,写成了《电影的秘密》。“文化大革命”期间,叶永烈下放到“五七干校”,做了3年植保员。他在劳动生活中,以苦为乐,积极观察,写出了《治虫的故事》等,他以科学的钻研精神,赋予下放教育生活新的意义。又如,他在电影制片厂拍摄以熊猫为主题的纪录片时,对熊猫产生兴趣并结下缘分,后来写出了《国宝熊猫》一书。这些工作之余的副产品背后,凝聚着叶永烈的辛勤汗水和智慧之光。
叶永烈说自己是一个兴趣广泛的人,对种种感兴趣的事情,写下一本又一本题材各异、内容千差万别的作品。这种兴趣,可认为是他对未知世界饶有兴致地探索和孜孜不倦地钻研。例如,他迅速接受了电脑写作这一概念,逐步尝试从286电脑开始,不断摸索新的电脑程序,了解新的操作模式,紧跟时代发展浪潮,后写出了《电脑趣话》。
叶永烈的有些科普作品是受命写作,在编辑部的邀约之下完成。1959年,刚读完大学二年级的叶永烈写了平生第一本书——《碳的故事》。他凭借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将书稿邮寄给少年儿童出版社,1960年该书顺利出版。责任编辑曹燕芳看中了叶永烈的文艺才华和专业背景,大胆决定,将上海几所中学教师撰写的《十万个为什么》中的化学分册的内容,交由叶永烈重新撰写。由此,叶永烈与《十万个为什么》结缘,他从1961年写到2013年,参与了《十万个为什么》6个版本的写作,跨越了半个多世纪。
叶永烈是爱憎分明的人,也是重感情的人。编辑曹燕芳和少年儿童出版社,都在他成为当代著名科普作家的道路上起到了引路和助推的作用。对此,他心怀感激,时常念及,他说:“我格外珍视第一本书的责任编辑曹燕芳给予的帮助,虽然她早已退休,但我总是去看望她。我也因此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建立了不寻常的友谊,直到去年(2000年)还为该社写了新著。”又如,当年在北京大学的恩师傅鹰、李安模等,叶永烈常怀感恩的心去追忆老师们对他的宽容与扶助,在《十万个为什么》第二版启动时,叶永烈就提议请傅鹰担任化学分册的顾问。
《十万个为什么》是叶永烈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在“文化大革命”中,虽然他因为这套书受到牵连,遭到批判和抄家,甚至下放到“五七干校”,但只要《十万个为什么》需要再出新的版本,他是一贯的热情支持与积极参与。这也使他成为该书第一到第六版全程参与的作者,也是该书写作内容最多的作者。之所以他对这套书情倾注如此大的热情和激情,除了上面提到的编辑老师和出版社的扶助外,还因为这套书是他相亲的礼物。当年那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就是因为这套书而认定这个人,组建了一个家庭。叶永烈夫妇二人,相濡以沫,同甘共苦。所以,他对《十万个为什么》的感情是真挚而热烈的。
读叶永烈的科普作品,不仅能受到知识的教育、文艺的熏陶,还能感受到作者涌动的激情和令人羡慕的亲情。譬如在《电脑趣话》一书中,读者可以通过作者的叙述,了解一个电脑门外汉逐渐转变为熟练的电脑操作者的喜悦与兴奋,在惊叹作者旺盛的精力、不屈的探索精神之外,还感动于这个家庭的其乐融融——文章中多次出现作者的小儿子为他准备新式电脑,为他创造便利以及作者教爱人使用电脑的细节。
叶永烈的科普创作道路并不平坦,在北京大学读书时,为了避免成为第二个刘绍棠,他悄悄写作,不张扬、不外显,得到了来自编辑部多位老师和领导的关爱;在“文化大革命”中,他面临被抄家、被批斗的厄运,是热心的邻居仗义执言、雪中送炭;他参加工作后,才知道电影制片厂的领导原来早就相中了他,给予他宽容的呵护……叶永烈在这种爱的氛围中生活、成长,同时他也不惧寒潮、不怕困苦,怀一颗感恩之心,将爱的思想和智慧的种子植入科普作品和科幻小说之中,以一己之力,为广大青少年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因此,读叶永烈的科普作品,不仅能感受到科学智慧的魅力,也能受到人格与精神的洗涤和熏陶。如他在介绍金刚石时说道:“世界上的金刚石,几乎没有一颗不是劳动人民找到的,可是,没有一颗不像‘皮特金’一样,被帝王将相夺走。”在介绍电脑的功用时,他说:“这两个关于莎士比亚的小故事说明,电脑铁面无私,是假的,就戳穿骗局;是真的,就提供佐证。”诸如此类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引导,与故事叙事融为一体,水到渠成,让读者在接受科学知识熏陶的同时,也得到情绪上的感染。
叶永烈的科学小品代表作《十万个为什么》,之所以成功,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一反教科书式的严谨陈述,以轻松活泼的文笔、风趣幽默的格调,迅速集中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在愉悦的阅读氛围中,了解科学知识,发现科学之美。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个浩大的长期工程,由一篇篇简短灵动的科学小品组成。他的《化学的世界》《碳的一家》《空气的一家》《白衣侦探》《电影的秘密》等科普读物,都能为读者打开一扇科学之窗,使其眺望到不一样的科学美景。
叶永烈擅长讲故事,有自己较为成熟的一套叙事模式,其科普作品最大特点是有趣。这种有趣,得益于有趣的形式和有趣的内容。
在形式方面,叶永烈多次强调,他的科普作品不是学术著作,只是常识性的小册子,通过有趣生动的故事,使读者了解科学的发展历史和对人类的作用。因此,叶永烈注重科普作品体量之“小”、题材之“微”。他的科普读物多以系列长篇形式出现,但每一个长篇,都是由一节节体量不大的短篇构成;每一节短篇,关注的都是一个具体而微的科学元素,在每一节短篇中,叶永烈以简明扼要的文字,描述复杂的科学现象和深奥的科学道理。这种体量上的“小”,给读者带来一种阅读上的放松和视觉上的愉悦;这种题材上的“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兴之所至,随意翻阅,每有阅读,必有收获。这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灵动的阅读状态,也容易获得读者的认同感,帮助他们克服对科学的畏难情绪。
在形式方面,叶永烈也特别注重叙述的腔调——即是一种与读者面对面对话的谈话风。在他的科普作品中,经常能看到这样的语句:“你有这样的经验吗?”“雨后,你漫步在街头或田野,会感到空气格外新鲜。”“每当开学的时候,你总是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到学校去。”“真巧,电影制片厂的摄影棚里,正在拍故事片,我们就一起进去瞧瞧,听听吧。”“就拿你平常画画来说,画一个立方体”……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作者多用第二人称,制造一种读者就在现场的感觉,而且,“我”与“你”在共同面对科学现象或科学知识时,姿态是平等的,是一种朋友式的交流,絮絮谈话,轻轻低语。甚至,作者为了使这种谈话风更有现场感,多用口语和叹词,如 “如果你有办法跑进冷云里去看一看,唷,云里满是闪烁着亮闪闪的冰晶。”“好吧,让我们走进化学实验室,看看‘鬼火’是什么。”“结果,糨糊虽然调成,却把搪瓷杯铐‘老’了,变成‘满脸皱纹’——裂啦。”……这种叙事的腔调,特别有代入感,能够让读者产生兴趣,不由自主地走进科学的世界。叶永烈特别怀念当年在北京大学写《十万个为什么》的状态,说那个时候的写作,有青春气息。我想,这种青春气息,与其写作时与读者文字交心、平等交流,有密切关系吧。
在内容方面,叶永烈牢牢把握住科普读物的品格,不把它们当作点心或小摆设。他的科普读物虽有活泼的文风和文艺的形式,但其内容却是紧跟时代脉搏、紧随科学前沿的。科普读物的内核是科学,为了使理性的科学引起读者的兴趣,叶永烈在内容方面也是做足了功夫的。例如,为了解释一个复杂晦涩的科学原理,他用打比方的形式,通过引入读者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内容,与科学原理作比较,以此来诠释科学内容;或者赋予科普主体生命,或拟人化,使原理的论述更加畅达明晰;再如,叶永烈运用大量古今中外的历史故事、案例、典故来辅助论证科学原理,令读者大快朵颐,兴趣盎然。他尽量使枯燥的科学道理生动起来,活泼起来,这种贴近日常生活和历史掌故的写法,很容易获得读者的青睐。